2013年11月16—17日,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办的“儒学的当代发展与未来前瞻——第十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深圳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2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儒学的当下境遇、发展与未来走向,作了深入探讨。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蔡仁厚认为,如果在儒学研究中不返回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深处,我们的研究成果就没有根基、文化创造也就没有基石,自身精神也无从安立。在儒学研究中,返本开新是一个基本方法和立场,如此才能接续文化薪火,疏通源头活水。儒学研究,就是坚持“守常以应变”的理念,而儒家一些最核心的观念,比如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具有超越时代与地域的属性,应以对这些核心价值的肯定为基本,以具体的生活情境为落实土壤,以求对其做出适应当下的新诠释、新解读。
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看来,儒家思想所体现出的批评精神,是其未来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国哲学已经走出拿来主义的认同危机,开始形成自信,正呈现动力最大、人才最多、议题最丰富、碰撞最激烈的态势,相信其“健康状态”会日益进步。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成中英则探讨了当代新儒家哲学发展的问题基础与理论框架,指出对其必须从“睿智”与“信念”两个方面来论述与考察,以建立一个实事求是、与时并进的儒学所包含的知识与价值体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回顾了百年来儒学的发展和起伏,并对儒学研究的未来给予厚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志明认为,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特别重视工具理性,为此我们应重新审视儒学与培养工具理性的关系,利用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为科技创新提供积累知识的文化土壤。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主张,儒家的人文精神,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儒家强调用物以“利用厚生”,但不会导致一种对自然的宰制、控御、破坏;它强调人文建构,批评迷信,但不消解对于天的敬畏和人所具有的宗教精神、终极的信念与信仰。如能走出传统与现代二元对峙的模式,在文明对话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东亚精神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将发现在伦理与公共治理等问题上,儒家思想都有可供借鉴的资源。
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教授刘述先认为,全球化与在地化之间表面看是对立两极,其实相辅相成。儒家需吸纳西方的逻辑与经验科学,开拓“客观的学统”。有学者指出,民族国家无非是欧洲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的回答,而周秦之际的中国也对类似的问题有自己的解答,无论是将恻隐之心作为对国家内在凝聚力的文化认同,还是在这种认同下根据泛爱与差等的原则发展出来的国际关系模式,均表现出某种相对于西方理论的优越性。在长期发展中,儒家的道理既渗透在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接人待物之中,也表现在众多的制度设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