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资源重组的现实与预期——“香港牌照风波”的启示

2014-08-15 00:54赵永志
视听 2014年9期
关键词:牌照广电免费

赵永志

说到广电资源重组,内地广电界多数局限于本区域本系统内部的行政力主导下的重组,例如早些年的集团化、总台化改革。但基于国内统一市场领域内的资源重组,例如跨地域的电视机构整合、创新,却少有人加以考虑。香港同行2013年的一场“增发免费电视牌照风波”,能给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一、内地电视频道过多,不患贫患不均

“牌照”一词在国内广电界属于新鲜事物,因为自“四级办电视”政策以来,中央、省、市、县四级都设置了广电机构,甚至有些村镇也存在电视台。电视机构如此之多,以至于观众已经习以为常,不把电视台的存在当回事,也就极少人去订购付费数字频道。免费的电视频道都看不过来,何必花钱订购?以这个逻辑,付费电视频道在国内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也就在情理之中。

“牌照”太多,也就等于没有牌照,这是国内数量庞大的广电机构的现状。1983年10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体制,形成了行政区域化的广播电视发展格局。此即“四级办”政策。

在以宣传为核心的广电管理政策思维下,电视机构越多,越能保证宣传的到达率。但是当电视媒体都被推入市场,自负盈亏、自生自灭后,生存发展更是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此时,以前“四级办”政策的负面后遗症涌现出来,3000多家电视台,等于3000多个竞争主体,僧多肉少,生存压力成为近十年国内广电媒体的主要烦恼。

“不患贫,患不均”,这是国人的典型心态。几千家电视台,如果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即使有生存压力,心态还是平和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影响和国外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引进,“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央视、一线卫视成为国内广电圈内的第一阵营,发展顺风顺水,大多数电视机构、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和行政级别低的地区的电视机构在这场赛跑中被拉开差距,落在后面,生存境况比较难堪。

过多的竞争主体必然出现行业洗牌,这是市场经济环境里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由于国内电视机构带有政治宣传的功能,受到地方政府行政力的保护,即使大部分发展相对滞后的电视机构影响力有限,但它们“危而不倒”、“贫而不死”,客观上阻碍了行业重组、资源优化、市场自我调整的实现。因此总体上说,大陆广电行业的竞争市场仍然蕴含着极大的结构潜力。

二、香港的电视牌照之争

自从1978年佳艺电视倒闭后,香港免费电视台只有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和亚洲电视有限公司(亚视),香港政府一直没有再增发新的免费电视牌照。多年来,无线电视被指独霸免费电视市场,除局部时期外,亚视节目整体上收视偏低,因此民间有不少呼声要求香港政府开放免费电视市场。此外,虽然香港有多家收费电视,但服务费并不便宜,每月至少一百多港元,均未能对无线电视造成冲击。

两家免费电视台的市场格局,本来亦可构成有力竞争,但其后亚视的剧集近乎停产,制作的节目数量与质量不断下降,愈趋依赖外购节目、重播节目充撑,此举更令无线和亚视的收视进一步拉大,2012年11月某星期晚上时段,个别亚视节目甚至接近零收视,再加上无线电视节目在缺乏竞争环境下水平不断下降,民间更期望政府尽快批出免费电视牌照,通过竞争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提供更多不同种类的高质量节目选择观看。

2009年,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于2009年至2013年间增加免费电视台,于是在香港电视业界触发了一场长达数年的争议;由于电视媒体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这场争议也波及到香港全社会,各界对此意见不一。2010年初,香港广管局收到香港有线电视及城市电讯的申请;2010年底,now宽带电视以香港电视娱乐名义申请免费电视牌照,至此,共有三家电视服务机构申请免费电视牌照。2013年10月15日,新增的免费电视牌照水落石出,奇妙电视和香港电视娱乐获得政府批发新的免费电视牌照,此前态度最坚决、动作最大、争取最积极的香港电视网络却不获接纳,从而引发12万人大游行,此争议亦使香港特首梁振英面临上任以来最大的争议风暴。

三、香港电视牌照风波的启示

对于香港的电视牌照风波,内地媒体基本没有加以关注,电视节目里几乎没有相关的报道。事实上,香港同行这几年的经历,对我们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1.适当数量的市场竞争主体有利于有益竞争和公平舆论格局的形成

内地几千家免费电视台,但香港只有两家,而且无线一家独大,几乎在当地形成垄断局面。因此当香港特区政府征求市民对于增发免费牌照的意见时,发现受访人士赞成增发免费电视牌照的比率达99%,主要原因是对无线及亚视的节目质量不满意,而且期望新的免费电视台能形成“鲶鱼效应”,打破无线电视收视垄断的局面,使电视媒体多样化,有利于舆论的相对公平。

可见,内地电视台数量太多或者香港本土的电视台太少,都不利于有益竞争和公平舆论格局的形成,都不是健康的行业发展状态。以内地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本来不应该均衡地在每个行政区域都有相应的电视机构存在;以香港的富裕与繁荣程度,也不应该只有两个免费电视服务机构。市场和民意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如果是一个竞争充分、行为自由的市场,只有最大程度生产迎合民众需要的产品才能获得上升。内地目前的广电市场格局并不符合这样的判断。

2.市场资源重组和内容产业的质量息息相关

假设内地相关政策放开,出现大鱼吃小鱼,那谁会是大鱼,谁会是小鱼?以目前的广电格局而言,不一定排名高、营收好的电视台就一定会成为最终的赢家。纵观国内十多年的电视竞争历史,一档好节目经常能捧红一个频道,但如果节目质量难以为继,也就会迅速跌入低谷。

市场资源一旦可以自由重组,资金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根本的竞争力还是在内容产业上。香港电视网络近年来高调争取发牌,自2009年开始已经投资花费了50亿港元,而且已经拍摄剧集和纪录片。香港电视业以剧集和娱乐节目为主流,港人均期望香港电视网络能够打破无线电视收视垄断的局面。虽然最终香港电视网络未能成功拿到牌照,但这几年的民意均显示民众期待它能生产高质量和类型丰富的电视节目。因此可以预测如果香港电视网络获牌,必然成为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3.行政力量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弊大于利

在内地,行政力量的扶持是广电媒体一个隐性的核心竞争力,抛开意识形态的附着,我们必须承认,这不是足以长久依赖的、原生性的动力。所有的作用力都是相对的,在提供扶持动力的时候,也肯定施加相应的限制、制约和条件,并最终成为一种掣肘。即使是在高度自由、以公开透明著称的香港社会,民众仍然对政治势力暗中操控传媒产业深感担忧。特别是香港特区政府在整个发牌过程中一直未对相应市场主体的疑问加以解释,使得多数评论员指出,特区政府应公开决策理据,否则坊间猜测“发酵”,对施政没好处。可见这次牌照发放风波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传媒市场范围,演变成公众要求政府施政公开、透明的一次行动。

四、上海广电重组与市场预期

继2013年10月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实施资产合并之后,上海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文化系统重大改革。此次改革涉及SMG、上影集团在内的整个上海广电系统,而百视通、东方明珠等上市公司或将面临重大重组预期。目前,除了相关媒体的猜测性报道外,并没有确切的后续消息传出,行业内部都在翘首以盼,这究竟是一次炒旧饭式的行政主导的乾坤大挪移,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自主资源重组的开端?

早在数年前,国内广电市场重组的尝试已经开始,碍于强大的地方行政力量的反弹,不得不低调收场。此次消息一出来,众人关注的焦点仍集中在上海广电系统内的新一轮资产重组上。一旦预期变成现实,就意味着纸媒、互联网、电视、影视、新媒体等“大文化”产业的融合成为可能,而新媒体的攻城略地也是内地纠缠传统媒体多年的头疼问题。虽然这仅限于上海区域内部,但由于上海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和示范效应,内地的文化产业正常保护堡垒将出现松动,僧多粥少的畸形市场竞争格局有望真正被打破。

1.章波:《关于“四级办台、混合覆盖”方针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第6期。

2.赵民:《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平衡——再论香港免费电视牌照增发结果的争议》,《新闻大学》,2013年第6期。

3.王义军:《叙事转向:香港电视对广东电视的影响》,《南方电视学刊》,2013年第6期。

4.韦聚彬:《广电跨省整合狂想曲》,《视听界》,201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牌照广电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红景天 直销牌照何日可待
新能源汽车牌照叫停疑云
牌照
牌照红利之后的直销未来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