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2014-08-15 00:47健,唐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产学研基地院校

康 健,唐 欣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人才培养机制就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培养方式、程序培养人才的整体机制,它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师资条件等许多构成要素。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本着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中央政府管理为主体转变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体,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局面得到基本解决,高等学校呈现了明显的地方化发展趋势,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产生和建立起来。

经过多年的努力,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在教学、科研等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中央部委所属大学或重点大学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人、财、物等教育资源获取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在重点学科、博硕士学位点、重点实验室、优质师资和生源等方面根本无法与其展开竞争,而且不平等格局还呈现扩大趋势。为了在高校林立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宗旨,建设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应用型大学,在客观上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采用新的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加强了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合作,弥补了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把以课堂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可以促进产、学、研共同承担生产、教育与科研任务,有效地改变原有师资队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毕业后在用人单位开展更高层次的开发与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下培养人才不仅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也符合学科专业建设思想,同时也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议

(一)树立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应该是一种面向社会、企业需要的高等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应该体现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也就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紧紧围绕实际应用这根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创新教学内容,体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特色。

1.以就业为导向

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是指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满足社会及企事业岗位的要求,也就是要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和与岗位要求的适应作为地方高校会计教育的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上达到较高的应用水平。比如,对会计专业来说,推行毕业证与会计从业资格证结合的“双证制度”就是实现“就业导向”的关键。

2.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应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综合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的内部逻辑关系为中心设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重点,而不是掌握知识、创新理论。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还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岗位就业能力,使学生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气氛、工作环境,而不是等待用人单位的长时间培养。

(二)建立新型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内容的完善需要一系列的保障体系,比如师资保障、实习基地保障、合作基地保障等。其中,实习基地保障、合作基地保障是属于“硬件保障”,而师资保障属于“软件保障”。我们的做法就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思想的影响下以“硬件保障”促使“软件保障”不断深化和逐步完善,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

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主要载体,应该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的建设思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建设成具有充分保障机制、运行良好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储备库,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机会,实现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无缝接轨。

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内涵、模式及建设思路的探索与实践,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合作途径,巩固和建设一批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群,特别是促进一些实习单位与学生就业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就业前岗位综合能力的形成,并建立起校外实习信息采集制度,及时获取各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岗位稳定率、职位晋升等情况,使学生实习基地的管理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提高师资水平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是突出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思想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可以在这方面采取两种措施:一方面是加快对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实行依托行业,通过校企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第一线顶岗挂职锻炼,了解、熟悉生产环节和最新生产工艺、技术、信息等,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把他们打造成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队伍;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积极聘请校外名师、企事业会计师等担任兼职实践教师,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等,这有利于把实际工作岗位的成功经验引入课堂和实训环节,同时也是对学校师资队伍的有益补充。为建设学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还可以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教师培训资助制度等政策激励教师参与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3.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地方高校应该以学校董事会企业为依托,一是要积极争取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立项,二是要设立校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平台。充分应用企业和高校师资力量,采取“校内+校外”、“学校+企业”结合的方式联合企业开展认证培训,为引导高校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工业园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而努力。与企业建立战略性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借助企业平台,依据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状况,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储备人才是地方高校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而有效的举措,是践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

(三)确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要求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企业都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建设中来,那么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也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以学校教学管理机构作为人才培养评价主体的局面,确立新型的学校、师生、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1.加强学校教学评价制度

良好的高校教学评价制度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重要保障之一。主要是加强教学信息评价反馈制度和教学督导评价制度。比如,实行教学系统教学例会制度,通过教学例会及时通报实践教学情况;并通过教学日志及时记录学院实践教学工作动态,反映实践教学工作的新内容、新变化;坚持通过学生评教、督导听课、领导调研等多种方式来反馈课程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并由地方高校成立教学督导室,通过学生、督导、同行及领导的四级评教机制,考评教师实践课堂教学质量。

2.重视师生意见搜集

地方本科院校应分别采取座谈会、发函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人才培养机制的认识和评价,搜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评价和意见将为地方院校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3.突出社会评价信息反馈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要求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突出通过社会反映来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以用人单位、实习企业等社会反馈的信息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了解,以反馈信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不断地进行调整。

[1]魏新生.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2]王连巧,孟宪景.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J].刑台学院学报,2013,(6).

[3]许青云.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8)

[4]陈静.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产学研基地院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的基地我的连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