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沈平
(中共通州区委党校,江苏 南通 226300)
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是连接人和社会的唯一纽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而社会活动必然有其针对的对象,这就是各个个体,而个体的需要成为了连接个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因个体的需要而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个体的需要为动力,并以实现个体的需要为价值追求。[1]研究个体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寻求个体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和教育价值的发挥。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需要定义为“人的一种主观意识,是人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自觉反映”[2],马克思还认为,“需要即人的本性”。[3]人的需要包括许多方面,既有物质层面上的,也有精神层面上的,是客观存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马克思对需要的定义可以看出,需要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个体需要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在已有的物质精神生活基础之上形成的,无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是精神生活需要都是客观的,都因客观条件的存在而存在,因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需要的客观性表明,个体对需要的追求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其次,个体的需要又同时具有主观性。需要是个体对外部客观条件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是有意识的、能动的。个体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往往受到自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尊重需要的客观性,从个体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个体的合理需要;又要遵循个体需要的主观性这一规律,对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行为、道德情感进行教育、引导和规范。
其一,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个体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结构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其二,需要又具有现实性,即在同一时期个体的需要基于现实生活,不同个体的需要会呈现出部分趋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现实,确定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又要遵循时代性,考虑不同时代个体的特殊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具体性。
个体需要的内容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体对物质的需要表现为吃、穿、住、行,精神需要则表现为对真、善、美、信仰、理想的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多样性构成个体完整的需要结构,前者是需要的基础,后者是需要的最高形式的表达,二者不可偏废其一。个体的需要还具有多层次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人的需要大致上分成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属于物质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可归纳到精神需要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以促进个体的成长为根本目的,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对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要求。个体需要的多层次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多层次的教育内容和目标,以适应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并有意识地将个体的需要引导到更高的层次。个体需要的多样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实际,及时调整教育方向和手段,因人制宜地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
根据心理学原理,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动机的根本来源是需要。需要—动机—行为关系表明,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因与归宿。个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个体的需要为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根据个体的物质需要,还要根据个体的精神需要开展工作。
需要是连接人和社会的唯一纽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社会活动,也必然以需要为纽带,思想政治教育以需要为逻辑起点,按照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按内容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需要层次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因需要而生。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和前提,当个体的物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即吃穿住行得到基本满足,不再为了生存而倾尽全力时,个体就会开始考虑自身精神层面的发展。他们开始将目光从单纯的物质生产活动转移到精神生产和个体自身生产上,他们需要认识自己,认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探寻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时,他们产生了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其更加深入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人的需要理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性和持久性,人的需要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并且必然发生,人的需要的变化又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因人的需要而生。
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不再赘述。需要提出的是,从生存、发展到享受需要,并不是绝对地按照此顺序一一实现,三者虽然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渐进的发展,但是无论在人类发展的纵向历史过程中,还是在横向的不同个体间,这三个层次的需要在时间上会出现并存、空间上可以并列,甚至会出现层次顺序上的倒退。因而,需要的这种层次性反应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呈现出需要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需要的一部分,它也是引导和支撑个体实现精神需要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因人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的需要的变化而发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于满足个体的需要。个体需要的多层次使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中,个体需要的多样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及时调整教育方向和手段,因人制宜地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个体的需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按照形态可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4]而两者孰轻孰重,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可以认为,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延伸和验证,二者互相融合,个体价值中渗透了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又体现了个体价值。这里所讲的个体价值是建立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个体价值,从价值主体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及个人利益的实现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满足个体社会化特别是政治社会化的需要,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特别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满足主体解决人生重大课题的需要;从价值客体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康人格、调控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价值;从教育主体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表现为实现个体人格完善化,丰富人的需求体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表现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5]即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的作用。综合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质就是满足个体成长成才的需要。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需要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脱离了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因此,无论在教育取向、内容还是方法上,都要以个体的需要为起因和归宿,寻找个体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做到最大化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向上要研究个体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需求的引导、调节,使其符合社会总体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帮助受教育者确立科学的需要目标是思想政治工作契合个体需要的基础。
需要目标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有明显的驱动性特征,它能驱使主体选择何种渠道实现自身利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充分注重受教育者的需要取向,关注其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在思想工作过程中不断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需求目标。个体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需要层次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因人利导,帮助他们确定需求目标。当个体的需求目标出现错误倾向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及时进行帮助教育引导,使需求目标趋向正确合理。
2.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要贴近个体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走进生活,走进群众。一方面,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需要存在层次、类别上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制定适合不同群体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在向教育对象讲授理论知识之前,应该首先考虑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把理论知识“按需分配”给不同的群体。对于个体已具备的理论水平和认知世界的能力要给予肯定,并适时地进行引导提升;对于个体暂时无法深入理解和实践的理论知识,要循序渐进地耐心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及时关注个体需要的变化发展情况,并相应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既要着眼于不同群体的需要差异,又要着眼于群体不同时期的需要差异,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具针对性。
3.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要符合个体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做到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灌输”方式创新与平等对话相结合,接受式教育与启发独立思考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在充分了解、尊重个体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他们基本的物质需要。要紧贴生活、紧贴实际,了解个体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此同时还要激励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精神层面的需求。“灌输”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期都不能丢弃的教育方法。要变空洞、抽象、枯燥的说教为具体、形象、生动的讲道理,与人们多层次、多类型的需要相结合,必须进行“灌输”方式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止步于单纯的灌输,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简单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与纷繁复杂、要求各异的个体需要难以适应,已变得愈来愈难以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对于自身的需要及实现需要的困难和思想疑惑,更希望进行平等的、实事求是的探讨,期望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持与他们平等的姿态,而不是以灌输者的“权威”自居。这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综合运用理论灌输和平等对话的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6]由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范围的有限性以及自身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要经历接受教育的阶段,即“我说你听,我讲你通”的教育模式是基础。同时,要使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教育者必须进行独立的思考,对教育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加工。只有受教育者经历了独立思考的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接受式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启发受教育者进行独立的思考。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4.
[4][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1.
[6]曾长秋,银红玉.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