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内江市委党校,四川内江 641000)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独创性的思想政治成果,它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核心内容,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向前推进中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党的群众路线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于全面抗战时期,不断创新和完善于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形成过程之中,民本思想是其民族文化基础,唯物史观是其思想理论基础,中国革命实践是其社会实践基础。
纵观中国思想史,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它发轫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后世亦有比较大的继承和发展。它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对后世的统治者和民众的影响非常巨大,因而也使它成为了我国古代乃至近代治国安邦的思想基础。首先,民本思想认为民众是立国之本,主张必须重视民生。不管是西周初期周公旦最早提出的“敬天保民”的思想,还是《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强调的都是这样一个理念——民众是国家政治的根基。以后的思想家们继承了这样的政治理念,不管是管仲在《管子》中所揭示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思想还是老聃在《道德经》里所阐发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观点;不管是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还是荀子把君民关系形象化地描述和比喻为舟水关系,都强调了民众是安邦定国的根本的价值理念,都希望统治者必须高度重视构筑民众这个国家政治的根基,否则就会自毁根本甚至身死国灭。其次,不管是《尚书》里所体现出来的“裕民”、“惠民”观点,还是孔子提出“足食”和“富而教”的思想;不管是孟子的轻徭薄赋的主张,还是荀子王道政治的重要政治目标,都把有利于民生看成为治国安邦的基本前提,都主张统治者要把发展社会生产、人民减轻负担和教化老百姓当成施政的第一要务。再次,民本思想十分强调应高度重视民众的意志和愿望,认为民意不可违,顺从民意即是顺从天命。这种从民思想的理论基点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理论的逻辑之上的——既然民众是国家之本,那么爱护根本安定根本就必须得到民众拥护,就必须顺从老百姓的意志和愿望。因此,西周政治家周公最先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从民思想;随后儒家创始人孔子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还曾经从自己理解的“仁”的理念出发,非常认真地设想出了一系列顺从民意的政策措施;后来,孟子更是提出了尊重民意,强调察举的政治理念。最后,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在后世也有十分重要的发展。不管是西汉贾谊所提出的“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观点,还是董仲舒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的见解;不管是东汉王符对“帝以天为制,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论述,还是三国时期司马懿“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本思想做出了更进一步的阐发。后世中的魏征、宋祁、苏舜卿的策论和文章中,也对先世这种民本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阐述和表达,为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到了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黄宗羲的民本思想的主旨就更加地鲜明了,他第一次直接提出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是传统儒家“君”、“民”思想所未能够达到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颠覆了传统的君主观,超越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传统重民、利民、从民的旧民本思想范式,对中国民本思想进行了革命性的的发展和更新。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所有朝代做出的带有民本思想意味的政策措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它重视民众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的权益,有它的积极的和合理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学说,是我们这样一个东方民族自己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方式、政治架构、意识形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形成的政治思想积累。这种积累,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地丰富起来,并且在我们民族的世代繁衍中深深地楔入和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王朝更替,甚至影响中国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民族文化力量。因此,这种民本思想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了我党群众路线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渊源。通过对我党历史和我党早期领导人与第一代领导人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亦农、瞿秋白、李立三、邓中夏、蔡和森、彭湃、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的家庭条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都比较殷实,他们从小就通过蒙学和中小学接受过非常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华民族深远的思想文化传统都有比较深入的浸淫,所以他们对民本思想有自己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但是当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他们便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批判地继承,吸取了其中的丰富思想养料,并且对其进行了升华,把这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先后提出了很多群众观点,并逐渐形成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可以说,在党的群众路线产生和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思想资源的民本思想是重要的思想基础。
从历史发展史实来考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社会各阶级与阶层、政治派别与政党所进行的旨在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缺陷:一是没有完全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同盟者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深入地放手发动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持久性的群众运动,所以,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直至1920年这80年间的所有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均以失败而终结。因此,当时的中国革命迫切需要找到一种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国人民的斗争实践,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唯物史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对先进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启蒙,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和传播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和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是当时社会中最早学习、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应该看到,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而迫使清王朝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当时的中华民族存在着亡国灭种的极大危险,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最初的传播,主要是唯物史观的内容。不管是李大钊还是陈独秀,都充分地利用各种刊物陆续刊载、节译或单独发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都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平生最重要的两大杰出贡献之一,因此唯物史观也就自然成为了我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基础。党成立以后,为了向中国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管是瞿秋白出版的《社会科学概论》,还是蔡和森出版的《社会进化史》和李达出版的《现代社会学》,都非常侧重于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他们在自己的书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他们还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以及对阶级、阶级斗争、国家、政党、领袖、宗教、艺术等问题,作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在当时都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这些译介、传播和著述,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更加全面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来审视,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在实践中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首先,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些观点让党的早期领导人在党的创建初期就明确认识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就坚持以鲜明的群众观点和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新型作风来从事革命活动。比如党的一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党的二大明确地提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因此党“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而党的“六大”政治决议案则直接地就将“争取群众”确定为“现时的总路线”。其次,唯物史观认为,由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因此,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和总结出来的知识是最丰富的。所以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正确决策和科学办法,归根结底只能是来源于无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所以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表述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科学知识,将千千万万个群众的各种的分散意见集中起来,通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分析研究,最后转化为党的正确决策;“到群众中去”,就是将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且通过千千万万个群众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来检验、来修正、来充实和提高。再次,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一个阶级的领袖人物必然存在于政党之中,任何一个政党必然存在于它所代表的利益的阶级之中,而所有阶级都是由群众所组成的。因此,唯物史观认为,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不可分离。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认定并坚持这样的方针和原则: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通过各种渠道、不同途径和方法源源不绝地从广大民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才能在任何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生存、发展和壮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因此,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就是在党的领导之下而不断向前推进的革命实践。如前所述,党在创建初期,就有非常明确的群众观点,就很注意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就明确规定党的性质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二大后不久,我党在旗帜鲜明宣传民主革命纲领的同时,就十分注重实际斗争的开展和群众运动的发动,为此我党组建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此前后,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中国共产党相继发动和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等具有重大影响的罢工斗争,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同时,党还派出力量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尽管当时党还处于幼年时期,但是这些斗争的开展,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为党建立同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关系和建立同其它革命力量的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准备了一定条件,也初步积累了群众工作的经验。以后的1924年到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虽然最后遭到挫折和失败,但它的规模之宏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些革命运动实践,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积累了丰富而又鲜活的实践经验。
大革命失败以后,为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红色根据地的发展,群众路线开始孕育和产生。随着井冈山、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土地革命实践中的诸如根据地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等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这些问题就涉及到党、苏维埃政权、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涉及到红军是否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党内和红军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时的党内和红军内认识并不统一。比如,在当时的红四军里,由于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极端民主化和军阀主义残余思想占据上风,坚持正确意见的毛泽东遭到排斥。1929年9月,周恩来主持起草了《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专节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在党内首次强调红军的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方式的运用。这封指示信和随后召开的古田会议及其决议,不但对红四军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使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在整个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群众路线的形成产生了异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当时和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中央苏区的现实是严酷的、土地革命战争形势是残酷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客观条件是有限的,三次“左”倾错误的影响和危害是巨大的,这一切都使我们党进一步坚定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以夺取土地革命战争胜利的信念和思想。特别是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如何向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宣传党的纲领、方针、政治主张,如何动员、组织根据地的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如何关心和改善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建立工农武装以战胜国民党的军事“围剿”等问题,成为我党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毛泽东相继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查田运动的初步总结》、《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讲话和文章,多次反复地强调了党要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命题。与此同时,李立三、周恩来、秦邦宪、张闻天、陈毅、刘少奇、项英等党的领导人,都从各自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如何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等问题,发表了很多文章和讲话,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真知灼见。可以说,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党的领袖们对群众路线的阐述,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的正式提出和产生。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我党指出,中国是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这种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之中,只有动员和组织人民,才能抵御强敌。因而必须给人民以充分的民主权利,适当地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成为了党面临的崭新课题。这些课题促使我党领导人系统地思考和践行群众路线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1937年发表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两篇文章,从哲学上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深刻的论述;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毛泽东根据形势的需要对党、军队与群众的关系作了非常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和论证。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发展,他相继发表了《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农村调查〉序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大量的讲话和文章,反复阐述和强调了我们党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后来,经过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八路军和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扩大、党在抗战中重要作用日益增强,毛泽东在1943年发表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第一次系统地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阐述,他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奠定了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都对党的群众路线做过不少的阐释和论述。
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党的群众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形态上的正式确立自然而然成为了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七大召开前所作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大以来与“左”倾错误斗争的历史,总结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并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了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刘少奇在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就“关于党的群众路线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党的群众观点的问题,并把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观点作了四个方面的系统概括。他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我们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把群众路线放在这样的高度予以定位,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的正式形成,群众路线也随之上升到了指导思想的地位。从此,群众路线更加为全党所熟悉,在以后的各项革命工作中得到了更加普遍和更加自觉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