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境遇下我国道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2014-08-15 00:5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全球化道德民族

冯 芸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道德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过程,更不可能在真空的状态下进行,它必然的要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那种企图将道德文化的发展限定在单纯境遇中的思维方式是不切实际的,更是无益于新时期道德文明进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并受到各种社会关系制约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其目标、特征、发展和演变也必然要受到来自于社会外部环境各种发展境遇的挑战。

一、全球化境遇的诠释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被广泛认同和频繁使用的核心词汇,它尽管发端于经济领域,但所有人都必须承认其强大的辐射力已经涉及了包括道德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所有领域。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方方面面发展必须面对的总体环境背景与趋势。

必须承认,关于全球化我们现在仍然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被各方所广为认同的统一定义,因为它是一个涵盖有实践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复杂概念。但人们通常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理解全球化:广义的全球化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拓展和加深的过程。这一广义的定义在马克思那里亦有所印证:“全球化实际是一个始自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资本在全世界的运作和扩张过程。”[1](P273)“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1](P166)狭义的全球化则特指“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向着一体化方向变化的趋势。”[2]可以看出,全球化是由于资本主义为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而发端于经济领域的全球性扩张过程。但这一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全球化活动相比,开始具有了根本不同的意义和趋向。这一发端由经济领域的活动开始,不断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和深化,并开始呈现出不同于20世纪中叶以前的新特点,这都要求我们对全球化进行现代性诠释。

第一,全球化的张力从经济向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扩大。全球化的过程始自资本主义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寻找市场和资源的经济诉求,至今全球化浪潮在经济领域中亦是最为活跃的。但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不可能是单一、孤立存在的过程,其强大的辐射力必然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现代科技、传媒的飞速发展而扩展到一切它能触及的领域。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见的那样:“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由此可见,通过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过程和模式的影响和改变,全球化在其发展进程中已经充分的被体现在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多种维度和面向中。正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1992年联合国日的致辞中所宣布的:“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了。”道德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势必面临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冲突与突围。

第二,全球化的功能从单纯的服务于经济向促进世界物质与精神交融异变。资本主义于15世纪中叶就开始孕育的全球化,其最初的动机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形成“世界市场”的鼓吹来实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世界空间的主宰。20世纪中叶以前的全球化始终延续着这一功能,这使得在那一时期的全球化进程是伴随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的屈辱与抗争而展开的。这一时期全球化的功能不过是为西方工业国进行原料与世界市场的争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国际关系发生重大调整,随着各民族特别是落后民族全球化“自觉理念”的形成,全球化的功能出现了异变的趋向。全球化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侵略、掠夺的手段成为了促进国际竞争与合作途径;从资本主义瓜分世界的遮羞布成为了促进世界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纽带。可以说,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个领域发展必然境遇,比如,互联网的全球覆盖使现代人的存在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异变,基于传统社会结构和模式而形成的包括道德文化在内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多元文化交融中面临转型的挑战。

“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和是否愿意,我们都早已是世界社会关联中的行动者和反应者。或许不是经济,而是人生变得全球化了。”[3](P51)由此可见,全球化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种事实,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种发展趋势,顺应潮流实现我国道德文化在全球化境遇中的自我创新是我们面对挑战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二、全球化为我国道德文化创新带来新契机

伴随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是西方价值观念的涌入、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至于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些变化都使我国传统道德文化发展模式遭遇强大冲击,道德文化的发展迎来新契机。

第一,道德文化发展的视野从民族走向世界,我国道德文化发展开始突破民族主义的藩篱转向对整个人类的关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全球化浪潮使人们的现实生活日益呈现出一种趋同的迹象。“尽管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人类是否能够形成一种普适的文明,还是未知数,但人们之间以某种公共理性为基础的共识、共同的文化认同或文化共享因素,确实在缓慢的增长,”[4](P126)这无疑就是所谓“全球伦理”、“普适伦理”(The Universal Ethics)的现实基础了。“全球伦理”初露端倪的现实必然要求我们在道德文化发展中打破原有模式中相对狭窄、封闭的视野,在道德文化的发展目标、道德文化的发展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全球化时代,人类在诸如生存困境、发展困惑与纷繁伦理挑战等问题面前必须要共同面对,这就需要我们在道德文化的发展中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共同探索应对之法。正如国内学者金生所言:“我们人类面临着时代最严肃的生存性的道德困境和伦理学难题。尽管在当代,每个民族都在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竞争中试图从自然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以超过其他民族,尽管每个民族有着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道德传统,但是我们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使每个民族都必须为自己的行动后果负担起为全人类的未来命运负责的伦理重担。”[5](P10)

必须指出的是,全球化对道德文化发展视野的开拓只是要求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背景下进行自身道德文化模式建构时能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运筹,使彼此之间形成最基本的道德共识。事实上,无论全球化如何发展,认为整个世界会以单一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文化的内容;以单一的道德理想作为道德发展的目标来形成惟一的道德文化发展类型的预见都是不现实的。正如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全球一致化一样,道德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全球一种模式的局面。道德文化通过全球化浪潮进行自我视野的开拓就是要实现费孝通先生所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境界。实现在道德文化发展上的互相借鉴、对话交锋、取长补短才是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文化发展应具有的基本策略。

第二,道德文化发展的理念从传统走向现代,传统价值观念面临向现代价值理想的转型。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除了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的物质层面的交流外,还面临着在精神理念甚至是生存方式层面的交融与冲撞,这种冲撞必然的会存在于道德文化发展领域。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于费孝通先生所定义的“差序格局”,即“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传统人伦关系下的乡土社会中”。[6](P29)这样的具有保守、等级特色的环境氛围必然的形成了传统道德文化发展模式中相对封闭、守旧、以德治理、压抑个性的精神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当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最终冲破长期封闭的中国大门时,带给中国的影响除了体现在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打破外,更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是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的改变。建立于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中的中西方道德文化有了实质性的交锋,尽管同属于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任何民族的道德文化都各有千秋。尽管西方道德文化存在着弊端,如人性异化、道德堕落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建立在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以强势伦理价值为支撑的西方道德文化对建立于中国农业文明之上,以日益衰落的旧式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文化不断地进行着渗透和挤压。这些冲击具体表现为,道德文化的实践从强调以国家、社会为中心的观念向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转变;道德文化作用的范围从强调公共领域道德向“公德”、“私德”全面领域扩展;道德目标从族群至上、伦理为先等传统价值目标向独立人格、民主法制、创新精神等现代价值理想嬗变。

第三,道德文化发展的功能从一维关系的调节变为多维关系的协调,道德文化影响的领域日趋多元化。“道德教育是培育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教育,道德是其逻辑起点,它构成了道德教育的本体论范畴。”[7](P358)在这一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主要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功能,其目标亦主要是围绕进行人伦关系的教化展开。在全球化浪潮出现之前,人们由于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的单一和生活范围的相对狭窄造成了道德规范可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是有限的。诸如人类整体生存环境的优化以及在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对自身精神危机的应对等,是传统社会的人们尚无暇顾及的问题。人们道德实践范围的狭窄使得道德文化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有限。

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多元化,道德文化承载的功能必须相应的做出调整。环境、生态、资源、人口以及人类自身各种矛盾的凸显使得道德文化必须要从调整人伦关系的范围内走出,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精神层面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人们正确价值的确立。建构一种全球本位的道德观,使道德成为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着眼于环境的、着眼于人类和平共处的规范应该成为道德文化发展的新目标。道德文化的功能应尽可能的扩展到一切与整个人类而不是个别国家和民族利益有关的范围中,将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人自身健康人格的健全作为调整对象发挥作用。

面对新时期外部世界的纷繁变化,墨守成规与茫然失措都不是明智之举,外部环境的变迁为道德文化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是实现自身变革与创新的重大机遇。面对变迁,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应对之法是促进道德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全球化境遇下我国道德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路径

如前所述,全球化业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的本质特征和人类新的生存方式,但对于中国来讲,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还不仅仅只是对熟知的交往方式构成了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对历经几代,根深蒂固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习俗带来的深层次解构。承认全球化带来的变化只是看待问题时的初级判断,是认识问题的第一个阶段,面对现实的挑战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承认,更重要的应该是理性思考应对之法。尽管全球化浪潮所波及的范围是世界范围的,但由于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身国情和民族传统各异,在应对同样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和应采取的策略也必然不尽相同。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较长,包括道德文化在内的很多文化遗产中必然的带有着封建残余的部分。但中国毕竟与许多历史上长期贫穷、封闭落后的国家不同,对于一个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厚重的历史传统中存在更多的是有益的经验。所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在道德文化发展中将外部环境的日益开放性与自身民族传统的特色性实现和谐交融的问题。

第一,对本民族道德文化传统进行理性分析。人类对待自身民族传统的态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全盘继承,就是对本民族传统进行整体的复制与挪移。这种态度的优势在于保持了本民族完整的传统和已有的物质文化成就,但缺陷在于由于民族自足感往往导致对现实状况的视而不见和对外来经验的拒绝,从而直接影响本民族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二是彻底告别,就是对本民族传统一味的批判与放弃。这种态度有利于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的吸取,但很有可能造成由于对自身民族传统的遗失而引起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减弱,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三是继承与重构,就是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开放性原则指导下对民族传统进行解构与重建。这种对待民族传统的态度无疑实现了历史的继承性与现实的开放性之间的统一,是最有利于民族发展的。正如人无完人一样,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都不可能是完美、无懈可击的,由于自身民族经历和发展过程的不同,我们必须要承认,各个民族的传统遗产中必定有应当被剔除与更新改进的部分。比如,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是构筑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因而在其内容中偏重于通过从各种关系角度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节社会矛盾,如三纲五常、约束妇女行为的三从四德等,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家国而忽视人的个性。很明显,这种道德文化忽视了人们对道德理性的诉求,在调节人与人关系中缺乏对公民个体独立性与平等性的重视。但经验也告诉我们,一个时代的道德文化发展如果是建立在对前时代道德传统彻底颠覆和瓦解基础之上的,那么无异于将自己时代的道德人为的拉回了“零起点”。

中国的道德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新时期的道德文化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是在继承本民族的道德传统基础上,吸收优秀外来道德观念和方式方法,在保持民族自身道德文化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道德文化发展新模式。

第二,对外来经验进行冷静甄别。全球化对道德文化发展带来的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在不同地域人们相互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带来了西方道德文化理论对我国传统理论与实践的侵入,引发了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冲突与碰撞。由于种种原因,西方国家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先发优势与强势地位十分明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包括道德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侵入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尽管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文化发展经验都没有优劣之分,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实践中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涌入的种种西方文化成果与经验,我们总是会表现出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鲜感和兴趣。这种新鲜感和兴趣很容易使我们在对待外来的道德文化经验时往往无法做到冷静甄别。

“所谓西方道德文化,主要是立足狭义文化角度而言的,是指影响更为深远的西方德育的基本精神、原则、理念和基本模式等主要属于观念形态的德育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以自由、民主、平等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价值诉求、理性主义的哲理基础、自由公民的培养目标、趋归生活世界的实践指向、教育方式多元发展等。”[8](P117)西方道德文化与西方其他领域的文明成果一样,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展现,其中所包含的自由、民主、平等的道德理念;注重培养具有道德理性的自由公民的道德目标;侧重规则和法制教育的道德教育内容;多元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与途径都是应该被我们积极汲取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西方道德文化中对个体本位的过度张扬与放纵,对宗教的过度依赖等无疑都是我们应必须予以抵制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9]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既属于这个民族本身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拒绝了外来优秀文化,等于斩断了本民族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纽带,从而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8](P118)

第三,实现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文化的创新。从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拒绝开放,拒绝与其他的民族和国家进行交流与学习,最终导致的后果必然是自身被世界发展浪潮所抛弃。我国道德文化的发展绵延几千年,具有自身的特色,但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不能以开放的心态为自身输入新鲜的血液,无论在道德文化的发展理念还是内容等方面都有可能因为与时代脱节而影响道德文化的发展效果。从另一方面讲,道德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积淀,没有民族文化作为支撑的道德文化势必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和长久生命力的。

由此看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文化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夜郎自大与妄自菲薄都是不可取的。面对不可阻逆的全球化浪潮,道德文化必须相应的在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完善和创新。德国社会学家斯宾格勒就曾直言,“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运动中,文化必须做出某种反应,才能使其融入这股潮流之中而不致沦为边缘。”[10](P239)

全球化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现代文明的共享与趋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明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泯灭,“今后,一个民族最大的光荣是在全球价值的形成中增大自己的份额”。[11](P15)如何增大份额,这就有赖于最大程度的形成本民族文明的优势,具体到道德文化的创新就体现在:“积极的实现道德文化发展目标从单纯的修身立德、培养合格社会公民向增强全球意识、培养全球公民(所谓全球公民就是把个人的生活与人类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以当代的全球化进程为参照来定位个人生活的新型公民)转变”。[12](P351)积极的实现道德文化发展内容从传统的以人伦关系为主的道德内容体系向以全球伦理为核心的更为宽广的范围拓展,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调节都赋予道德意义。积极的实现认为道德文化发展的功能就是培育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人格的教育活动的传统观念向致力于建构一种从人类共同的利害关切出发,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全面进步,将对自然的生态保护与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用,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兼容性、历时性筹划,都作为道德活动题中应有之义的模式转变。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杨学功.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J].教学与研究,2001,(4).

[3]乌·贝克,哈贝马斯等(王学东等译).全球化与政治[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4]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性[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费孝通.乡土中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7][12]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8]刘卓红,钟明华.开放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8.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吴琼译).西方的没落(卷1)[M].上海三联书店,2006.

[11]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2]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全球化道德民族
我们的民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新旧全球化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多元民族
全球化陷阱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