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吕正声》的乐舞之“道”

2014-08-15 00:45谭俊峰
潍坊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变易阴阳五行乐舞

谭俊峰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道”字,意蕴丰富,有道路、真理、方向、方法、道理、道德等含义,它最早出现于金文,金文的“道”字,与人的行走和道路有关。本文所要阐释的乐舞之“道”,是指乐舞所蕴含的“人道”、“政道”和“阴阳变易之道”。

一、人道

“人道”,即为人之道,指一定社会中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儒家的“人道”集中体现为“中”、“和”与“仁”的思想。 所谓“中”,要求一切恰到好处,合乎情理,注重内在情感与外在规范的把握,强调“发乎情止乎礼”,在实践中以“礼”来体现。所谓“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与中和。于人而言,则是指人的情绪和宁、德性美好。“中”与“和”不仅是对人的情感与行为的伦理规定,也是对人类行为的理想道德状态的描述。而所谓的“仁”,则是指人的内在德性,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这些思想在《律吕正声》的乐舞记述中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律吕正声》记载了先秦至明代的雅乐舞,雅乐舞肇始于西周的礼乐,代表的是一种礼乐文化。儒家的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乐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调节人的心性。礼的功能在于分别人的贵贱等级,规范人的行为,使之有序,乐的功能在于统一人们的心理感情,使之和顺。《律吕正声》以《大武》、《勺》舞的表演形式为例,论述了乐舞表演过程中歌诗、器乐、舞蹈的配合情况,乐舞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二者缺一不可。乐舞相和,体现的是一种中和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们用和谐的乐舞表演可以激发出善良的心地和纯正的性情。这正是儒家“中”与“和”思想的体现。而“仁”的思想则体现在礼乐教育中,强调“德”的重要性,《律吕正声》把乐舞与德联系起来,认为乐舞可以发扬盛德,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如:“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尚德而下功。故歌在堂,舞在庭,歌者有声,舞者有形”,[1,P267]“治民劳者,鄼远而佾寡,其德杀故也。治民逸者,鄼短而佾多,其德盛故也。天子之于诸侯,生则旌以舞,没则表以谥。观舞之行缀,足以知临民之德;闻谥之异同,足以知为政之行”[1,P271],“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酎。 除吏两千石至六百石,关内侯至大夫之子,取其适者,至五尺以上,年十二至二十,颜色和,身体修治者,以为舞人”[1,P271],“‘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其国子诸生,请教以《乐经》,同于《礼传》,则人人知礼,家家知乐,自然风移俗易,灾害不生。 ”[1,P290]《律吕正声》肯定了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推崇周公为“德”重“教”,以“教”育“德”的乐教思想,这正是儒家“仁”的思想的体现。

二、政道

“政道”,意即施政的方略。根据《律吕正声》中对雅乐舞的记载,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乐舞就成了统治者“载道”的手段,发挥着政治作用,成为“礼治”和“乐治”的工具。

“六大舞”和“六小舞”是我国雅乐舞正式建立的标志,二者共同肩负着祭祀和教育的使命,其中的每一个乐舞都有明确的主题,都是在表彰首领或君王,为其歌功颂德。“六大舞”分“文舞”和“武舞”,“文以昭德”“舞以象功”,借以表现统治者的文治和武功,若统治者是以“文德”服天下,则他们的乐舞都是文舞,若是以“武功”征得天下,则他们的乐舞都是武舞,此后历代相传。雅乐舞所培养的是王侯及贵族子弟,他们学习 “六大舞”与“六小舞”,并不是为了去表演,而是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来顺利地推行礼乐制度,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并制定了一整套礼仪和与之相配合的乐舞,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乐舞也不一样,乐舞是作为“礼”的一个标志而存在。如祭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祀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对于统治阶级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八,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这样身份不同,使用的舞队人数也不同,从乐舞行列的疏密、舞佾的多寡,就能知晓用乐者等级的高低、功德的大小。另外,《律吕正声》记述:“其舞位,则文舞在主之东阶,武舞在宾之西阶,《书》曰‘舞干羽于两阶’是也。……又曰‘行其缀兆,行列得正焉’”。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表述了对乐舞表演者所处方位的界定,这样的表演方位既符合儒家的“礼”又彰显君主的“德”,统治阶级就是这样利用乐舞的特殊功能性为其服务,巩固自己的统治。

三、阴阳变易之道

阴阳变易之“道”,主要分为阴阳五行学和易学两部分来阐释。

首先,阴阳五行学。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和变化的。五行原指“五材”,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构成了物质世界,这种哲学思想在《律吕正声》得到了充分体现。《律吕正声》记载,古代进行雅乐舞表演时,舞衣颜色的选取,应该依照五方配五色的原则,东、南、西、北、中这五个方位要分别配以青、赤、白、黑、黄这五种颜色的衣服,同时,在祭天的时候要身穿黑色衣,在祭地的时候则要穿黄色衣,后世祭祀宗庙也应该遵从五行相克的用色原则。乐舞表演时的动作,常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作为舞蹈举手投足的依据和归宿,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与十二律吕相搭配来定立方位,作为舞蹈表现阴阳二气交感的空间布局,并将文舞、武舞赋予阴阳相济的含义。宫舞双手对襟,表示对中心的尊崇,首之俯仰者各五;徵舞手足冲天,具有炙热之性,手足的上举下投,符合火的生命状态。商舞必然在日躔处结束,有周旋的舞貌;羽舞正揖以籥,翟向下;角舞手臂有曲直,足有横竖,队列八字分开;变宫舞,正蹲朝上;变徵舞,合籥翟朝上,正立。宫调之舞,舞容博大;徵调之舞,舞容火热;商调之舞,舞容辉煌;羽调之舞,舞容柔美;角调之舞,舞容生动。文舞,进退舒徐、揖让升降;武舞,发扬蹈厉、作刺击状。这显然是把舞蹈的动作、构图和阴阳五行一一对应起来,使乐舞成为阴阳五行的一种外化形式。把舞蹈视为调节阴阳、以求人神相和的一种手段,作为体现阴阳五行哲学理念的载体。这样的乐舞观念充分体现了古代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次,易学。易学即《易经》之学。《易经》自古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孕育着中国人对阴阳变易的独特理解。《易经》的“八卦”是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阴阳鱼太极图以“黑鱼”、“白鱼”环抱组成。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代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一是阴阳相和。《律吕正声》引用李太常《周舞节》曰:“武舞在先,文舞在后。武舞左执干,右执戚,未开舞时,戚内干外。文舞左执籥,由执翟,未开舞时,籥内翟外。武舞遇阳辰则左其手足,遇阴辰则右其手足。文舞遇阳辰则右其手足,遇阴辰则左其手足,武德阴阳之正,文德阴阳之济。文以济武,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物相杂故曰文焉。”[1,P283]文中以文舞、武舞的内涵来体现宇宙万物阴阳相和的生生之道。文舞在天曰阴,在地曰柔,在人曰仁;武舞,在天曰阳,在地曰刚,在人曰义。文舞、武舞并用,则阴阳相和,刚柔相济,仁义兼备,则中正圆融,和化万物。又如卷二十九曰:“皇舞者,秉五彩之羽,以象凤凰来仪。舞师掌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蓋皇,阴类也,而能为其类之长,阴中之阳也。旱暵则欲达阴中之阳,故以皇舞舞之。”这里以皇舞为例,体现阴中有阳,阴阳相和的万物之理。

二是变易思想。这种思想在《律吕正声》中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体现。如书中引《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1,P267]又引《乐记》曰:“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些对声、音、乐变化的阐述,是为横向的变易。而纵向的变易,是从时间角度来说的,《律吕正声》肯定了乐舞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统治者要用不同的乐舞来表现,强调了时间上的变易性。如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大咸》,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武王时的《大武》,每逢某个统治者做出重大功绩,都要作乐来歌颂、纪念、昭告天下,传至后人。

《律吕正声》中的乐舞所蕴含的“人道”、“政道”和“阴阳变易之道”,体现了古代雅乐舞所蕴含的价值,在维护封建统治和伦理秩序、传承乐舞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王邦直撰,王守伦、任怀国校注.律吕正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猜你喜欢
变易阴阳五行乐舞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非遗”传统舞蹈的当代构建与审美表达——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例
龟兹乐舞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常数变易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妙用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变换思路难变易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
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