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退役士兵学生教育体系建构研究

2014-08-15 00:48朱小峰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士兵职业技能院校

朱小峰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产业链不断调整,退役士兵群体也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妥善解决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努力提升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从2011年起,浙江省的高等职业院校首次尝试单考单招退役士兵。此外,退役士兵考生就读的学杂费、住宿费由政府全额负担,并按实际在校时间给予每人每月300 元的生活费补贴。从2013年开始,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开始单考单招退役士兵,首批通过考试的15 名退役士兵进入信息技术学院学习,被单独编制成商业运营1301 班。

二、高职院校退役士兵教育现状分析

退役士兵通过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既为退役士兵提供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又为拓宽解决他们安置就业渠道提供了新路径。同时,招收退役士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退役士兵的入学,可以拓宽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解决其未来生源不足的问题。而且,为退役士兵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训,也体现了高职院校对接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为政府分忧解难的办学方针,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但是,接纳退役士兵进入学校学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毕竟是新事物,如何为他们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工作,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新的课题,甚至是难题。

(一)高职院校对于退役士兵的高职教育非常重视

退役士兵进入高职院校深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全面提升就业职场能力,实现就业无缝对接,这也符合我国力推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初衷。招收退役士兵的高职院校集聚整合了学校优势,在教学设计、师资配备、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与心理咨询、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针对退役士兵职业规划、提升做出相应调整补充。

(二)退役士兵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中存在困难

1.课程学习存在障碍,学习能力不足

由于退役士兵们在入伍前文化水平存有差异,高中学历占绝大多数,大专学历以上占据极小比例,在学习能力与文化基础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学员们普遍面临脱离正规系统学习至少两年时间的空档期,加大了他们在短时间内较快转换进入学习角色、快速掌握教学内容的难度系数,因此退役士兵入读高职院校后普遍感到学习吃力,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以我校商业运营1301 班为例,15 名退役士兵学生除了在中文类课程学习方面还能够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高等数学与英语课程,都表现滞缓,任课教师不得不一再地调整授课计划,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2.学校生活不习惯,适应能力不够

退役士兵长期适应“军令如山”的部队硬环境,难以快速适应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软环境,在遵守规章制度与作息安排等方面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从部队的军事化管理进入高校的自主化管理,退役士兵普遍感到不适应,对于在校时间的统筹安排能力较一般学生为差,加之学习方面的能力不足,因此对于学校生活的安排无从着手。

退役士兵学生习惯了部队的集体生活,往往只与同类的学生相处,对于其他学生存在心理排斥,因此在学校内的交际面较窄,对于各种学生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校园生活的适应进度自然就很慢。

三、高职院校退役士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虽然以高职院校为载体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推行不久,但是,可以预想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退役士兵进入我校参加高职专业学习,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合退役士兵学习的高职教育体系,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精心设置培训专业,制定应用型培训计划

依据市场需求的原则,结合退役士兵群体特色,可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模式定位为“技能+就业”模式,因此,需精心设置培训专业,制定应用型培训计划。依托高职院校平台及行业、企业岗位,建立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教学计划设置与教学大纲的编写,建立一套符合退役士兵特点的培养体系,努力将退役士兵群体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提高退役士兵综合素质,促进退役士兵充分就业。

(二)调整课程教学模式,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针对退役士兵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主能力差异较大以及脱离校园学习环境较久等因素制约,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培训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培训时应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培训教学模式创新。同时,将提高退役士兵综合实践技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培训教育质量作为重点探究问题。立足退役士兵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培训策略,坚持“实用为主,耐用为度”的原则,从确立多层次教学目标、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选择和组合教学模块、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活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立体化培训教育模式,积极调动退役士兵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育。

(三)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退役士兵就业能力、促进他们毕业即能上岗,需要安排一支骨干教师团队协同完成教学。因此,组建一支“双师型”高素质培训师资团队是顺利完成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教学的保障。所谓“双师型”培训师资团队是指由学院的专职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相结合而成,专职教师注重理论知识培训,但必须加强自身专业实践能力;而兼职教师注重专业技能培训,但必须加强自身理论知识。这样的培训师资团队不仅使队内教师们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益于学员们真正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实现高品质就业。

(四)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适时关爱每位退役士兵学员

退役士兵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是学习生活于高职院校,既有兵的特点,又保留着学生的成分,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培训管理体制,如学员行为准则、学员管理规定、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学员考勤管理办法、学员公寓管理办法、学员寝室规范化管理制度、创优评比奖励评选办法、优秀学员评比办法、班主任考核管理办法、辅导员考核管理办法、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培训班级给学员们配备学习班主任和生活辅导员各一名,从学习生活两方面帮助解决各类问题,时刻关心每位退役士兵学员。

(五)开展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跟踪服务,全程关注退役士兵的学习成长与就业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事关大局,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高职院校更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重担,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退役士兵的就业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退役士兵职业规划课程,帮助退役士兵对自已进行清晰客观的定位,了解自己从事岗位,掌握市场行情,并进行恰当的职业定位,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产学结合,加大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尽可能为退役士兵拓宽就业渠道,给退役士兵提供更多的机会赴企业参观学习,进行对口的专业顶岗实习,使退役士兵能直接了解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与岗位适应能力,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三是要做好退役士兵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健全退役士兵动态档案管理,让广大退役士兵感受家庭温暖,为后期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宣传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四、结语

退役士兵入读高职院校,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个新事物、新课题,值得学校管理者展开深入地研究。同时,退役士兵入读高职院校后在学习与自我管理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也驱使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管理等方面进行及时与适当的改革调整,保证退役士兵在校的学习生活能够正常开展,保障他们未来能够正常毕业和高质量就业。

[1] 宋良杰.高职院校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现状分析[N].继续教育研究,2012(3).

猜你喜欢
士兵职业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士兵独白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