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利
(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 郑州 450012)
世界一些国家,非营利组织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许多理论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实务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财务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建立财务绩效评价机制能使组织自身更加明确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公益的最大化;其次增进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能够解决其筹资难的瓶颈问题;再次有利于监督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防止滋生腐败行为。
在我国,财务绩效评价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运用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时间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局限,我国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绩效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财务绩效是指投入一定的资金而产生的结果、效率和效益[1]。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所要实现的组织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它的财务绩效是一系列资金投入所带来的能以具体数字衡量的利润情况。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公益服务组织,在财务评价中通常没有利润这一指标。例如,一所高等院校,它所投入的教育和科研成本在财务会计报表中都能以一定的资金数目体现,而其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带去的利益和科研成果都是难以一个类似利润的数字表现的。
由于非营利组织不存在利润指标,因而难以对其财务绩效进行量化分析,很难找到一种全社会都认同的准确计算方法,从而导致我国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统一、权威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只有少数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运用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也有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指标体系的理论性强,所需的数据难以取得,可操作性差。第二,指标单一且动态性差,不能得出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也为非营利组织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带来了许多困难。
一直以来,类似于若有“盈余”就违背了“非营利”,所以无需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进行绩效评价的种种错误观点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得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层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其进行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一方面,政府部门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指导和法律法规的制约规范,没有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绩效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组织的管理者也不重视财务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即使有少数管理者重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却忽视对其执行效果的检查监督,最终使得这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由于政策和法律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缺乏引导和鼓励,很少有专门性人才机构特意培养为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绩效评价的人员,而大批优秀的财务绩效评价人员倾向于为营利组织服务,他们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的特殊性缺乏学习和研究,导致评价人员来源稀少[2]。
同时,我们也看到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人员的缺失与其吸引人才的机制密切相关。非营利组织没有过硬的人才激励机制,不会对其组织成员提供分红,且工资薪酬普遍较低,对高素质的人才缺乏物质利益的诱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高素质的人才通常会流向营利组织,或者流向其他更具物质诱惑的领域[3]。
依据我国《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4]。由此可见一个机构要想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会团体,就必须找到一个业务主管单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成立的程序上就决定了它独立性的缺乏,许多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业务主管单位的附属机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非营利组织在人事任免上也没有太多自主空间。据调查显示,在非营利组织干部中,由组织负责人提名并经主管部门任命的有23.2%,由主管部门直接派遣和任命的占38.5%,而只有8.6%的非营利组织无特别规定[5]。独立人事任免权的缺乏不仅容易打击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组织运行的效率,也使得绩效评估的结果在人事升迁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反映。对于组织成员来说,绩效评价的结果好坏与其没有太多的关系,导致绩效评价不能充分发挥激励和监督作用,组织也没有进行绩效评价的动力。
从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来看,有自创收入和非自创收入。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产品和劳务而向顾客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对外投资而取得的收益。非自创收入主要是指政府的拨款、补贴和公众捐赠等。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中,会费收入占自创收入的比重高达70%,成为政府财政拨款和补贴以外的第二大收入。而业务收入则很低,导致非营利组织自主性不强。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非营利组织业务收入只占年总收入的6%,而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年服务性收费占总收入的56.6%[6]。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的编制、具体财务目标的设定和财务运作的整体控制,财务绩效评价的基础变数太大,最终财务绩效评价计划和目标难以充分执行和实施。
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组织财务的健康运行,只有认真探索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才能使财务绩效评价在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营利组织中,为了明确权责,内部管理通常划分为许多责任中心。对每一责任中心给予相应的权力和职责,以责任中心为业绩评价的单位,这与营利组织业务流程的相对固定和利润指标的明确有关。非营利组织虽不存在利润指标,其经营活动相对容易变动,但也可在组织管理中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明确权责,各司其职。这样就可将一个整体的绩效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项目中心的运行效益问题。由于许多组织活动的不确定性,可将资金作为划分责任中心的依据。每个责任中心应严格进行财务的规范化运作,编制详细的活动经费预算和成本控制计划,高层管理者应为每个中心确立相应的预期目标。这样也就基本可以参照营利组织的成本—效益模式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绩效评价了。
从非营利组织效益的主观性角度看,上述成本—效益模式经常会显得过于单一,不能完全地表现出组织的财务绩效。那么,在必要时可以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进行统计分析,还可与国内外一些相同组织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等。
鉴于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认识的不足,可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各方面对其财务绩效评价给予充分重视。例如非营利组织的捐赠者,他们进行的是一种无偿的付出,多数情况下在交出资金使用权时,也将监督该笔资金是否用于公益项目的权利也一并交了出去。因此,在引导公众进行公益捐赠的同时,也应当引导其关注和监督自己付出物资是否符合自己捐赠初衷,以及捐赠运用的效果等。只有让各方面都认识到财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才能够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对财务绩效评价工作予以配合和支持,推动财务绩效评价事业向前发展。
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走向强制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应组织起相关人员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为其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首先,提供怎样获取资金的信息;其次,今后的资金用于哪些服务项目;再者就是这些组织的发展能力如何,能否继续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社会影响范围比较广、与社会健康发展相关的组织,如学校、医院、扶贫组织等,更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案和建议。
其次,应加强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进行准确财务绩效评价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是一项涉及领域广泛、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作,进行科学、客观、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高素质的评估人员是关键。我国应该形成一整套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制度,鼓励高素质的人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组织自身也应当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科学机制,切实保障财务人员的报酬、晋升、调动、培训开发、激励、辞退等方面的科学性。组织拥有一个高素质的绩效评估队伍,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就有了充分的智力资源保障。
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控制还过于严格,组织不仅要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的双重领导,同时还受到同行业竞争和地域性限制,使其发展没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也为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带来不便。政府应当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过度限制,下放人事任免权,让组织的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在人事安排方面得到充分体现,激发组织成员对财务绩效的关注。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为了顺应改革发展方向,非营利组织应积极地自创收入,也为其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对政府和公众的财务依赖性减弱,财务风险和变数降低,给整个财务活动流程创造良好条件,便于财务绩效评价人员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评价的结果也就客观、真实、有效。
应注意的是,鼓励和推动非营利组织自主创收不可操之过急。要始终坚持非营利组织的根本宗旨——“公益最大化”。不可一味地提高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而应从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扩大规模入手。另外,组织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权益性投资。组织所获得的资金在运用于公益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为组织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提供经济便利,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本文通过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的调查,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难点进行了研究。目前,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在我国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对此进行关注,并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此课题。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下,一定可以推动非营利组织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快速发展,使其在非营利组织的健康运行中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1]孙琦桢.非营利组织创业导向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2:17-19.
[2]张慧林.中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1(6):11.
[3]宋亚伟,赵宏伟.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3(8):49-51.
[4] 百度百科.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EB/OL].[2014-06-07].http: //baike.baidu.com.
[5]文宏.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61.
[6] 罗湘,魏震,潭可.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困境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