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东
(横山县定惠渠管理处 陕西 横山 719112)
位于榆林市中南部无定河上中游的横山县定惠渠灌区始建于1943年,是陕北地区最大的自流灌区,为中型灌区。渠首位于横山县白界乡赵石窑村的无定河干流上,设计流量7.0m3/s,自流引灌横山、榆阳、米脂三县区无定河两岸的川台地,原设施灌溉面积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灌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夏短,日温差较大,春季多风沙,多年平均降雨量400mm,其中7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3%,年蒸发量2000mm~250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4%,无霜期163天,最大冻土深度129cm。
定惠渠渠首为有坝侧向引水,枢纽由拦河坝、引水隧洞组成。现有各种建筑物511座,主要包括:浆砌石溢流坝(96m),引水隧洞(311.3m),进水闸、冲砂闸以及倒虹、渡槽、排洪桥、排洪涵、涵洞、跌水、退水闸、分水闸、节制闸等。骨干渠道包括干渠和支渠(定三渠),总长56.9km,断面形式为矩形和梯形两种,衬砌渠道有浆砌石、混凝土和瓷板等多种形式。灌区运行70多年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70多年的运行,定惠渠灌区设施老化严重,水资源浪费较大。虽然经历年多次维修,但每次维修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零碎修补,使得灌区工程整体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骨干工程老化失修,跑、冒、渗、漏现象严重,水量浪费较大,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也不适应榆林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惠渠灌区建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受当时历史环境、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灌区设施在初建时,标准普遍较低。虽然经过几次改造,目前渠道衬砌达36km,但因资金所限,衬砌率仍为63.2%,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2。田间渠道大部分仍为土渠,且田间工程不配套,灌水方式粗放,群众基本上是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灌水定额较高,而且还加重了群众用水负担。
经过多年运行,定惠渠灌区设施普遍老化失修严重。溢流坝溢流面局部破损,坝趾局部冲刷掏空;进水闸、冲沙闸闸墩受风化、水蚀、冻融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基础冲刷掏空,闸室破损漏雨;引水隧洞洞顶岩石剥落、崩塌,引水能力降低,倒虹、渡槽裂缝、漏水、基础位移、变形严重。排洪、防洪标准和调蓄能力降低,不满足《防洪标准》的要求。干渠已超期服役,衬砌率不高,灌溉水的田间输配水损失、渗漏严重,影响灌区正常、安全运行和灌溉效益的有效发挥。
一入冬季,陕北部分地区气温达零下20多度,这对渠道工程极为不利。由于没有防冻胀措施,受气温影响,定惠渠灌区也有部分渠道受到冻损。干渠桩号0+917.3m~8+924m之间的渠段,由于地下水埋深浅,渠基排水条件差,土渠渠坡存在冻融滑塌,致使土渠输水断面破坏失形,过水能力降低。局部高边坡岩基渠段,基岩虽为非冻胀性土,但由于高边坡岩石裂隙水傍渗渠侧,寒冬结冰于高边坡岩石与渠槽边墙之间,导致渠槽边墙冻胀位移、倾斜破坏。另外,由于高边坡岩石风化、冻胀剥落进入渠道,常造成渠道淤堵。
由于定惠渠灌区以多泥沙河流无定河为水源,渠道断面不规整,部分渠段比降不合理,造成渠道每次引水灌溉后,淤积严重,多处渠段正常运行期堤顶超高仅为10cm~20cm,存在漫顶隐患。
定惠渠灌区属于差额事业单位,财政只拨付70%费用,剩下的30%需要灌区依靠水费收入来解决。因为灌区设施存在问题严重,渠道防洪和田间工程不配套问题日渐突出,使得灌区灌溉面积已由原来的4.5万亩逐渐萎缩至现在2.0万亩,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而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急需对灌区设施进行改造。
榆林市农业用水量所占比重较大,2005年以前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经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取水量分别下降至31.9m3和10.4m3,居全省和全国首列。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到0.51,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2.3%。定惠渠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是0.506,距榆林市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要求水平较远,急需对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挖掘农业节水潜力,以提高用水系数。
定惠渠灌区的技术水平、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可以提高灌区工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改善灌溉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另外,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理应得到提高,节水技术的应用、实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技术支撑和工程手段。
针对定惠渠灌区设施存在的严重问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灌区设施进行改造,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灌溉面积。
4.1.1 溢流坝改造
定惠渠渠首溢流坝面为梯形断面,坝长96m,坝顶高程为934.60m,坝顶齿墙高30cm,正常引水高程934.90m,坝基高程为930.60m,最大坝高4.30m,底宽为7.85m,属于低堰。本次设计坝体上游垂直面采用40cm厚C25混凝土外包,溢流面采用C25钢筋砼外包,最大厚度为60cm,最小厚度50cm,加坝之前先清除风化砌石,用M7.5浆砌料石镶填,再打孔插入Φ16锚杆将加固混凝土内钢筋网与原坝面锚固在一起。坝趾处全部清除浆砌石,用C20素混凝土加固,宽度为100cm,最大高度为200cm。溢流坝下游目前无消能设施,考虑到河床基岩出露,本次改造增设护坦,长15m,采用50cm厚的C25钢筋砼浇筑,90cm厚的M7.5浆砌石垫底,同时在护坦的下游增设了消力坎,坎高0.9m,采用C25钢筋砼浇筑。
4.1.2 新建检修闸
渠首引水渠为1#隧洞,考虑到隧洞清淤及进水闸和冲沙闸闸门的检修方便,本次改造在0+000m处新建一座检修闸。考虑到闸室后直接接无压隧洞,设计检修闸为单孔,闸门规格为3.5m×3m,底板高程为933.20m,胸墙采用板梁式结构;闸墩采用C25混凝土,墩厚1.5m;闸室底板采用C25混凝土砌护,厚50cm;初步拟定检修闸平台高程为942.00m,建基高程932.10m,启闭机梁设计400mm×550mm。闸门采用铸铁闸门,型号pz3.5×3m,自重59kN。启闭机选用2×100kN双吊点手点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型号LQ,选配电机Y132M-6,功率4kW,闸门止水采用前止水形式。
根据陕西省水利厅批复,节水改造渠段为0+917m~8+924m,共8.07km,设计流量调整为4.38m3/s,加大流量为5.26m3/s。
4.2.1 干渠横断面结构设计
桩号0+917m~8+924m渠段采用混凝土弧底梯形断面,衬砌厚10cm,弧底半径1.35m,弧心角108°,内边坡2.9∶1。为防止堤顶、高边坡以及渠坡上的雨水流入防渗层底部而破坏防渗层,设计在防渗层顶部设置浆砌石封顶。防止因气温变化和地基变形而破坏,需设置横向伸缩缝,间距5m,缝宽2cm,填缝材料采用PTN环保接缝材料,据规范和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及交通要求,堤顶宽2m,设计流量4.38m3/s,水深1.52m,流速1.22m/s,按规范设计,安全超高采用△h=hb/4+0.2计算。
4.2.2 干渠纵断面设计
由于灌区为改造工程,除需更新、改造的建筑物外,干渠比降应根据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地形条件和灌溉要求的水位控制,按不冲不淤要求设计比降为1/2000;渠底高程自上而下推算;设计水位高程为渠底高程加设计水深;堤顶高程为设计水位加安全超高。
2#隧洞位于桩号0+812m~0+917m,长度105m,因原隧洞未进行任何衬砌支护,洞身岩石不同程度松散剥落,设计M7.5浆砌石衬砌,断面仍采用城门洞形,底宽3.0m,岩石用浆砌石找平后,铺设10cm厚C25混凝土;侧墙高1.72m,厚0.75m,拱圈为120°,圆弧采用M7.5浆砌石衬砌,内经1.732m,矢高0.866m,拱顶厚度0.6m。为防止砌石风化,采用M7.5砂浆抹面,厚10mm。衬砌完成后在拱顶120°范围内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缝灌浆。
灌区设施是保障农业灌溉正常进行、灌区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鉴于定惠渠灌区存在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的问题,为恢复灌区正常功能,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拟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针对枢纽工程、干渠断面破损、淤积、渠系建筑物设施等存在问题,提出维修加固溢流坝,1#、2#隧洞,干渠防渗衬砌,建筑物更换、加固,以确保改造后的灌区满足新形势需要。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