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山西 祁县 030900)
水土保持大示范区是在水土保持原理和生态学原理指导下,经过综合治理的诸多相互连接的小流域的集合体,以治理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重点开发,实现当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具有建设规模大、措施配置科学合理、建管机制健全、示范作用强等特点。
为适应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亟需总结推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经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改善与经济建设同步的现实要求。因此,在全省开展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积极引领作用。
该区地貌以黄土缓坡丘陵风沙区为主,涉及大同、朔州2市的阳高、天镇、浑源、新荣、大同、广灵、灵丘、南郊、左云、怀仁、朔城、应县和山阴等13个县(区)。地广人稀,耕作粗放,海拔较高,地形平缓,土质疏松,气候干燥,风大沙多,林草覆盖率低。建设重点是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林,兴建林网方格田,沙化地大力种植灌木林。在比较缓、河床宽的河道两岸,种植乔木林,形成生物堤,以固定河床。通过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轮封轮牧,遏制自由放牧,提高林草覆盖率,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建设生态畜牧区。
该区地貌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涉及忻州、吕梁、太原和朔州4市16个县(区)。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气候干旱,沟壑密集,土壤侵蚀模数大,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生态环境脆弱。建设重点是沟头布设防护工程,沟道布设坝系工程,节节拦截,涵养水土。退耕地优先发展经济林,建设林草植被。沟坡营造防护林,道路、庭院建设旱井、水窖等集雨工程。通过建设梯田、坝滩地等高标准基本农田,有计划地退耕还果还林还草,发展经果业和畜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
该区地貌以黄土残塬沟壑区为主,涉及临汾市的蒲县、隰县、吉县和大宁4县。塬边残破,沟深坡陡,沟塬相对高差大,沟壑密度较大,土壤侵蚀强烈。建设重点是突出地方特色,扩大经济林和果园,实行封山育林育草,建设控制性沟道骨干工程,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产条件,优化生态环境。
该区地貌以土石山区为主,涉及阳泉市的平定、盂县和郊区3县(区)。植被较好,雨量较多,石厚土薄,土少而肥,裸岩和风化砂石面积较大;农田多为石坎梯田,单产较高;矿产和植物资源丰富。建设重点是强化天然林保护,加强对天然牧坡的更新和改造,大力实行封禁治理。沟坡上部布设乔灌混交林,中部阴坡栽植以针叶林为主的乔木,阳坡草灌混交,下部营造防护林,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经济林,支毛沟布设石谷坊,干沟布置控制性骨干工程和淤地坝,平缓地带建造石坝梯田。
该区地貌以黄土丘陵阶地为主,涉及运城市的平陆、芮城、垣曲、闻喜和夏县5县(区)。山川相间,地形呈台阶状,耕地面积大,坡度缓,土质肥沃,农田标准较高,水利条件较好。建设重点是以改土治水为主攻方向,打坝拦沙,减少入库泥沙,建设高效基本农田,适度发展经济林和防护林。
建设水土保持大示范区,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发改委、财政、扶贫和金融等诸多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职责,积极配合,通力协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大示范区涉及的市、县要加强综合协调,确保规划项目的资金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宣传,争取社会统一共识,营造全社会通力建设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的意识。
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采取国家、地方、银行、社会多级多渠道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首先,项目区内的现有投资项目,如首都水资源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以工代赈项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财政支农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在建设内容许可的范围内,应按照建设大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对资金实行捆绑使用。同时,加强对政府投入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把这些生态项目真正建成“阳光工程”、“惠民工程”、“人民满意工程”。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调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鼓励和引进国外投资,通过联办、股份制和独资办等多种形式,加大建设大示范区的投资力度。
项目实施过程按照“政府推动、因地制宜、典型示范”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示范引导、典型带动。针对不同类型的大流域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以带动全局。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大力推广草灌乔栽培种植技术、旱作节水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粮草间作和轮作技术,妥善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大力推广绿色安全农畜产品生产技术、最新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圈舍饲养牛羊技术等,妥善解决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畜牧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