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扬
在中国龙凤文化中,龙和凤虽然是虚构的神物,但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却是异常神圣而尊贵的,从古至今,历经近万年的演化,龙和凤的形象渗融于中国人的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和生活层面,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始终占据着崇高和特殊的地位,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这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
龙和凤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形象源远而流长,上溯可及炎黄之前,顺流可达当今时代,历经八千年漫漫岁月的衍变与更新。先于文字出现的龙和凤,最初是部落、民族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意义的图腾标识,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驾齐驱于史前文明时期;之后,历经远古先祖发挥充分的想象,以神话传说、史书典籍、建筑器物、民俗风情为载体,绵延数千载而恒久不衰,形成为图腾文化中从未间断,年代最为久远、流传最为广泛,各彰显其风韵的两大文化系列。
龙和凤的定型,是从贵族化、宗教化向艺术化、世俗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华夏大地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创新的结果。由我国不同地域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龙凤文化,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灌溉养育,历久弥新而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为重要的载体。龙凤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桥梁,不仅是中国人寻根问祖的依据,也是凝聚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在国外,则成为客居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的祖籍文化,成为全球华裔认祖归宗的标志,成为海内外华人华裔心目中民族文化的共同尊崇。正如龙凤文化研究专家庞进先生所指出的:“龙凤是中华先民对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两种神物,经过至少八千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是吉祥嘉瑞的象征。它凝结、寄托着各个时代、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体现着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
龙凤文化,从考古学视角看,可以追溯至七八千年以前;从文明史视角看,可以上溯及三皇五帝时代。万古悠悠的漫长岁月中,承载着中国人祈愿与追求的龙和凤,穿透历史、跨越时空,从原始人的保护神、氏族的始祖神演变为部落、民族的象征,在阶级社会被帝王皇权用以维护统治并垄断为帝与后的专称,帝制退出历史舞台后又重新回归为国家、民族、人民的象征。早已沉淀在中国人血脉之中的龙凤文化,于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融渗于民族的意识、文化、信仰、宗教、性格、习俗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以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世代相传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维系、引领、协调、推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承续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的本源因子。
自远古时代迄今,龙凤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贯穿始终,绵久不息地活跃在数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中,渗透在中华民族各成员繁衍生息的广大地域的各个民族的文化及生活之中。从天文到地理,从正史到野史,从帝王皇家到百姓民间,从文学题材到艺术形象,从雕刻绘画到诗词歌赋,从各类建筑到服饰器皿,从语言词汇到传说故事,从民俗到风情,从祭祀到节庆……覆盖了广袤的中华大地,几近无处不在地渗透入华夏神州各民族人们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多姿多彩的龙凤形象,无一不深深地镌刻着龙凤文化的印记,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
龙凤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是多元的,而最终定型的龙凤形象则是多元的相互融通与组合,它的包容性、创新性、完美性、统领性渗透到地域文化、地理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时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人精神的“DNA”。它是充满鲜活内在生命力的不断发展与累积,是想象力的纵横驰骋,是幻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是创造力鬼斧神工般的巧妙雕琢,是龙凤文化一次次相互融合与统一的思维和艺术的结晶,是古代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今人倍加珍惜,承继与发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凤自始至终具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龙凤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物化了的形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独特的审美理念,具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美学价值。龙和凤的形象从一开始便不断地被赋予着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积极意义,进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凝结成一系列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亦即,龙代表着中华民族奋进、坚韧、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智慧、善良、宽厚的一面。殊途而同归,这两个方面又是相通互补并交融互渗的,共同蕴含并塑造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龙和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更多的是象征智慧、勇敢、奋进、力量;吉祥、高贵、安宁、美丽。出类拔萃的人被尊为“人中龙凤”,才华出众的人被称为“龙跃凤鸣”,难得的人才被誉为“龙翰凤翼”,年少聪颖被谓之“龙驹凤雏”,隐忍待时者被喻为“龙蟠凤逸”;“描龙绣凤”代指古代女红精美的手工刺绣,“龙飞凤舞”用以形容蜿蜒雄奇的山势和遒劲有力、灵活舒展的书法,“龙章凤姿”则以蛟龙的文采和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龙肝凤胆”被视为稀有的异宝奇珍;象征吉兆的“麟凤龟龙”被推崇为四灵,建筑雕刻“龙凤戏珠”寓意吉祥、繁荣和昌盛,“龙凤和鸣”祝福夫妻夫唱妇随、比翼齐飞,中国儒道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互以“龙凤”相比拟,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的诸葛亮、庞统自喻为“卧龙”、“凤雏”;今天,“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寄托的是父母期望儿女出类拔萃的殷殷之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龙凤文化资源如此之丰富,历史积淀如此之深厚,“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认真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路漫漫其修远兮”,龙凤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们使命在肩,任重而道远。
龙和凤是古老中国图腾文化的两翼,龙是众兽之君,代表着阳刚,是力量的象征;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凤是百鸟之王,代表着阴柔,成为美丽的化身,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由此,龙和凤的结合成为力和美的结合,龙之力为凤之美提供着支撑和映衬,凤的美则为龙的力提供了目标和归宿。这种龙与凤神性的对应和互补,使两者之间美好的互助合作关系通过象征着阴阳和谐的“龙飞凤舞”,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表达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最高境界——“龙凤呈祥”。
本源于华夏大地的龙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品和珍品,不仅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是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的中国人,奉献给全人类的举世无双、辉煌灿烂的文化瑰宝。以放眼世界和跨文化的宽广视野,以文化全球化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文明提升的推动者的姿态,积极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与挑战,坚持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与自信,让充满神奇与魅力的龙凤文化走向世界,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龙凤文化的精华传播、展示给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们,籍此传递和表达善良友好的中国人民真诚希望世界和平共处、人类和谐幸福的祈盼与追求,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多元互动与交流合作,是龙凤文化研究与宣传工作者新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