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树峰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山西 大同 037000)
杨树林苗一体化,是指依据不同的立地类型,选择不同的优良树种或品种在杨树林下空间进行密植造林,其目的是提高杨树成(过)熟林的生态功能和林地生产力。把大量的人工苗木从有限的苗圃地分流到杨树林内,使不同立地类型的杨树纯林向不同的混交林方向发展,并以林下间苗方式满足苗木市场需求。这对恢复和调控同朔地区(大同市、朔州市)的生态平衡、提高杨树林分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同朔地区典型的杨树成(过)熟林以小老树居多,38a生平均树高4.80m、胸径8.90cm、中央直径8.73cm,形数0.96,平均冠幅2.73m,第一活枝高1.10m~2.20m。14a生以前年平均树高15.80cm,15a以后降为8.70cm,树干形数高达0.96,比正常成(过)熟林的形数(0.4260)高出了1.25倍。说明杨树小老树在完成更新成熟后快速进入成年期和衰老期,成年期应有的树高、胸径、材积速生期没有显现出来。这与小气候环境的生理胁迫有着直接的关系。
同朔地区杨树成(过)熟林主要分布在盆地平川和黄土丘陵区。平川区热量条件好,但蒸发量比降水量大5倍,水分是影响杨树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黄土丘陵区气候寒冷,极端气象因子变幅大,气温是关键因子。土壤干旱、贫瘠、沙化、盆地盐碱、山区土层薄是该区的土壤特点,黄绵土、粗骨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全钾含量只有其他土种的1/2;风砂土速效磷含量最高,是栗钙土、粗骨土的2.60~5.60倍。半固定风砂土的速效钾含量最低,低于栗钙土、粗骨土56%~158%。栗钙土CaCO3沉积最多,是粗骨土CaCO3含量的25.70倍。这些因子直接影响树木生长发育。
2.1.1 播种育苗技术
2.1.1.1 圃地选择与整地做床
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
在圃地深耕前,每667m2(即1亩)施有机肥5.0m3、磷肥50kg,拌入辛硫磷1.0kg增加土壤肥力与杀虫,然后中旋耕,使这些药、肥与土壤混合均匀,中耕深度30cm。采用高床育苗,苗床长7.0m、宽1.0m、高20cm,步道宽30cm~40cm。做床时,要求床面平整、质实。播种前,向床面喷洒0.0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土壤消毒。
2.1.1.2 种子处理与播种
播种前用0.5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h,然后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用70℃温水浸种,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置于温暖处催芽(用麻袋盖住),每天早晚各喷少许水并翻拌种子1次,待种子有70%裂嘴即可下种。播种时间为5月下旬,播种方法为撒播,播种量每667m2用种27.50kg。播种后,覆土1.0cm。
2.1.1.3 苗期管理
在油松全部出土、种壳脱落前,应注意防止鸟害,同时要进行降温,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当地表温度达到36℃时,立枯病就会出现,引起苗木大量死亡。因此,立枯病与温度有很大关系,育苗地有盐碱死亡尤甚,要及时喷洒50%的800倍~1000倍液可湿性退菌特或1.50%硫酸亚铁溶液,每隔10d喷洒1次,至7月份苗木基部木质化和不见病害蔓延为止。喷药后要灌溉冲洗苗木。油松幼苗耐干旱,春季不宜多浇,以免影响地温,造成幼苗生长缓慢。6月-7月可增加浇灌量,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淤忌涝。油松防寒应在封冻前进行。用土覆盖苗木,厚度以看不见苗木为至,次年4月下旬晚霜过后撤掉覆土浇水。
2.1.2 营养袋育苗技术
2.1.2.1 圃地选择
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对育苗地进行耕旋各1次,深度为20cm~30cm,并拣净草根、石块等杂物。采用低床育苗时,床长可以根据实际地形确定,但一般不超过10m,床宽1.0m,床面要大于所选营养袋3.0cm~5.0cm,要求床面平整、踏实。床面做好后要进行消毒,喷洒2.0%~3.0%的硫酸亚铁溶液即可。
2.1.2.2 营养土配置
为增加肥力每667m2圃地施复合肥50kg、硫酸亚铁50kg,同时掺入多菌灵、辛硫磷等杀虫杀菌剂各1.0kg。
2.1.2.3 苗木选择
必须把好苗木质量关。要选择购买健壮、根系发达的木质化良好的2.0a生优质壮苗。起苗过程中要做到不失水、根系完好、及时沾浆、避免长时间风干暴晒,保证根系不失水。
2.1.2.4 装袋
装袋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苗木处理。调运回来的苗木应及时置于阴凉背风处假植,上面盖遮阳网。装袋前用剪刀剪去过长的毛细根,再放入有生根粉的泥浆中沾上泥浆。二是装袋栽植。选用10cm×18cm规格的塑料薄膜营养袋,根据苗木的大小先装入2.0cm~3.0cm的土,然后将苗木放入营养袋中间提正,继续装土逐层扎实。装袋的同时要提苗扶正,以便让根系舒展。注意苗木不可埋入过深或过浅,以浇完水土刚埋过原土印痕即可。袋子必须装得紧实,相互挤压紧实平整,整床装满后四周及袋子之间的空隙用土填实,以免浇水后袋子倾斜不利于苗木生长。要保证当天装的营养袋当天全部浇水。
2.1.2.5 苗期管理
苗木栽植完成后,要及时浇水漫灌,漫灌要采取少次多量、一次灌透的方法(3.0d~5.0d浇1次水),保证苗木根系分布层处于湿润状态。苗木完全成活后,浇水时间间隔可延长为7.0d~9.0d浇水1次,间隔期内若表层土壤已干燥要及时喷水,使表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苗木生长后期应停止喷水。从6月上旬起,苗木进入速生期,需要大量氮、磷、钾肥,应根据苗木生长状况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追肥。第1次追尿素,每667m2用量5.0kg,10d后再追尿素1次,又10d后再追磷酸二氢钾肥10kg。定期拔草,防治病虫害发生。
2.1.3 营养钵育苗技术
营养钵育苗技术与营养袋育苗技术相同,只是营养钵选用20cm×20cm的规格,容器袋大了一些。
3.1.1 林地选择
选用土壤质地好、现有林木生长健康的林地进行林下育苗。
3.1.2 造林树种与规格
造林树种为2+1油松营养袋苗木或2+3油松营养钵苗木。
3.1.3 株行距
结合原有树木的株行距和实地确定。
3.1.4 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春季最为适宜,雨季次之。
3.1.5 栽植技术
①苗木起运。起苗前灌足底水,起苗时从苗畦一头按顺序出圃,注意保持袋体完整,防止散袋损伤苗木根系。运输时,苗木要用塑料袋包装,分层装车运输,不得挤压苗木与损伤苗木,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不隔夜。②苗木保护。运回的苗木,要整齐地摆放在阴凉的地方,不能挤压,每天用水车喷水4次~6次,保证苗木母土湿润。③栽植。栽植穴深度和宽度略大于袋体或钵体,采用直壁靠边人造小背阴栽植方法进行栽植。栽植时先脱袋或脱钵,保持苗木根团不散、根系完整,栽植深度不易太深。要埋严踏实,穴面上要覆一层虚土,以利保墒。
为了科学掌握提高杨树人工林内林苗一体化栽植造林成活率的技术,笔者于2014年春季针对平川区、黄土丘陵区和无林地进行了营养钵与容器袋苗木造林对比试验,结果为:采取容器苗造林,无论在平川区、黄土丘陵区的杨树林分内或无林地(对照)造林,成活率都达到92%以上;平川区杨树林内营养钵苗木比平川和丘陵区容器袋苗木的造林成活率高,树高、地径生长量大,而且优于无林地的容器苗木。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木造林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半干旱风沙区的造林成活率,而杨树林分内受树冠遮阳的影响,土壤含水量高、空气相对湿度大、苗木蒸腾量小,有利于栽植苗木的成活和生长,所以表现出林内的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量大于无林地,从而实现杨树的可持续生长。
不同立地类型、不同容器对苗木生长量所产生的差异是否显著?需要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试验表明,不同容器苗的树高和地径观测指标的方差分析F值达到极显著、当年高生长量达到显著水平,即平川营养钵苗木A>平川容器袋苗木B>丘陵容器袋苗木C>无林地容器袋D。经过LSD的多重比较,无论何种立地类型,营养钵苗木造林的树木生长量显著和极显著的优于容器袋苗木,容器袋苗木造林在不同立地类型上树木的生长量无差异。
试验结果说明,①在杨树有林地或无林地造林,采取容器苗木造林,袋内土壤湿度高、根系完整,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同朔地区半干旱风沙区的造林成活率。②营养钵苗木造林林木生长量显著大于营养袋苗木,原因是营养钵土壤容量大,根系得以充分生长,且在运苗过程中钵内土壤与根系的结构紧密成形,造林后苗木较耐春旱,缓苗期短,造林当年苗木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容器袋苗木则相反。
目前,杨树成(过)熟林地造林保存率为40.40%,密度为每公顷394.50株,林分平均郁闭度0.22,为疏林地(郁闭度0.1~0.3)。在梁峁顶黄土立地类型、阴坡、黄土立地类型、阳坡、风沙土立地类型等6种不同立地类型,其林下配置模式的造林密度,可以根据杨树林分的郁闭度适当加大密度,以增加林地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