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青年流行文化的特征分析

2014-08-15 00:47侯丽羽刘博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草根传统文化

侯丽羽 刘博雄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15;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21世纪初,一个新闻事件隐喻着新世纪以来我国流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一些新特征。2001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的礼堂,香港电影《大话西游》的主演周星驰,受到青年学生的夹道欢迎。脂粉英雄登上北大讲台,这意味着21世纪将是一个流行文化的话语转变时期。这个1995年上映曾经备受冷落的无厘头电影,到了2000年突然变得炙手可热,经久不衰。《大话西游》及其掀起的大话运动,构成了世纪之初最重要的文化景观。无厘头话语中弥漫的消解权威、彰显草根精神的气息直接影响到新世纪以来流行文化的形成过程,并产生直接后果。时至今日,梳理自《大话西游》流行以来我国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轨迹,总结其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极其重要。由于社会转型,尤其是上世纪末信息化浪潮的冲击,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生活模式和审美趣味发生了剧烈变化。又由于青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灵活流变的特点,使得青年流行文化犹如万花筒一般,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现状。在外部环境与青年自身发展的急剧变化中,找到青年流行文化确定无疑的特征,显得非常困难。笔者尝试梳理新世纪以来集体记忆中重要的文化现象,从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消费主义和精英文化等的张力作用中,来概括流行文化多元差异、矛盾冲突的特征。

一、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文化是经由许多代人逐渐积累而成,而流行文化不需要积累,它是一种商业文化,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经由市场利益的推动便可快速流行起来。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的20年时间里,传统文化经历了由式微到复兴的过程,其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在同西方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碰撞和争辩过程中,逐渐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和实践活动逐渐增多,并借助于电视、网络等媒介,通过音乐、服饰、节日活动等元素表现出来,形成与流行文化交相辉映的特点。

2001年开播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在开播初期选材广泛,内容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多个领域,观众反应最为热烈和认知度最高的题材大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在影视产业和出版产业的交互推进下,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学者的作品,一时洛阳纸贵,在普通民众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其作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传统经典和现实关照的有机结合。如果说《百家讲坛》注重的是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呈现,那么传统文化要素在青年流行文化中的体现则集中于服饰和音乐这两个青年群体最喜欢的类型上了。

在2001年举行的APEC会议中,江泽民身着唐装公开亮相世界舞台,引发了青年对中式唐装及其他传统服饰的追捧,形成了逢年过节和结婚嫁娶这些喜庆隆重场合身着唐装的风潮。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青年志愿者们的服装完美再现了青花瓷、祥云、彩绣腰封、玉佩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被认为深具中国传统特色,既展现了中国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也成为其在日常生活层面接纳和改良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自2007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节日被升格为法定全民休假日。传统节日的“归去来兮”,是民众认同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群体传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借助现代文化产业,体现出当代文化的创造力,通过电视晚会、吟诗作赋等形式既传承了传统,又呈现出时代风貌。

根据CIC与群邑智库于2011年底发布的《中国80后90后网论观察白皮书》显示,音乐位于年轻人微博标签的第一名,成为年轻人最热门的爱好。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交织的景观在当代青年最热爱的文化类型——音乐上也得到了生动体现。改革开放后,剧烈的社会变革使西方思潮趁虚而入,华语流行音乐也因此有了“殖民”色彩,许多流行歌曲从曲调到演唱都在模仿欧美、日韩风格。新世纪以来,有“亚洲流行音乐天王”之称的周杰伦以“中国风”的音乐风格为华语流行歌坛增添了一抹亮色。“中国风”音乐重新演绎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流行文化本土化,注重自我价值复归。其演唱的歌曲,从《双节棍》、《东风破》到《青花瓷》,都糅合了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R&B(Rhythm &Blues)的音乐风格,有机结合了传统文化的意象与西方音乐节奏,成为传唱度极高的华语歌曲。以方文山为其作词的《青花瓷》为例,唱词中写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穿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这些歌词带有宋词小令般的典雅精致,再配以节奏感极强的曲风,词曲相得益彰,传统文本借助现代节奏生成极受青年欢迎的音乐样式。

进入2010年以后,一种把传统音乐夸张变形的另类音乐形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并广受关注,以龚琳娜的《忐忑》为代表。《忐忑》的节奏、伴奏、唱词和音色都深具传统音乐特色,龚琳娜在每次演唱时都根据京剧唱白咿咿呀呀出不固定的唱词,再辅以夸张的演唱表情和动作,被网民冠以“神人神曲”的名号。《忐忑》的流行固然有人们求新猎奇的社会心理,但有学者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的音乐深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国人很容易在其中获得民族文化的共鸣,沉睡多年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得以唤醒”[1]。原创歌曲《卷珠帘》登上2014年的春晚舞台,这首以词牌名命名的歌曲,以其古典风韵的歌词和幽怨凄迷的曲风,形成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交互融合的文本,直抵人们内心,深受好评。

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呈现显性特征,与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上首次出线,随后,成功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开办孔子学院、举办奥运会、GDP总量超过日本,这些喜事接二连三,显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信心,激发了群体性的民族自豪感和族群认同感。这种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服饰、音乐、节日等多种形式和现象表达出来,形成引以为豪的“中国风”文化潮流。“中国风”树立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显示了大众趣味向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人们在日常审美维度中寻找文化认同感的佐证。但“中国风”毕竟是一种回归,也反映了“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隔离,中国风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被荒芜、被遗忘的传统文化的胜利——虽然这种胜利是表层的,肤浅的。”[2]

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只有大致分野,并没有严格限制。唐诗宋词那些璀璨的千古佳句,比如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曾是当时大众浅吟低唱的流行歌曲,经过岁月之河的冲刷,成为积淀下来的文化存在。而且流行文化的娱乐性,使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其流行的过程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推广的过程。所以,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借助流行文化的外壳生成,两者的交织形成了现代开放社会中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一个基本特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自主选择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形态不断整合与重组的体现。

二、对消费主义的热衷及其解构

借助资本的力量,流行文化与市场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涉及音乐、影视、服饰、出版、游戏等行业的完整产业,具有浓厚的商业特性。商业特性导致流行文化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消费主义是指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在对物质的过度占有并将其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生活方式”[3]。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代际传递的巨大财富,使部分青年累积了丰厚的物质条件,也造就了青年群体在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品位上严重的分化与不平衡。这种分化与不平衡是一种文化堕距,导致了整个文化体系的失衡。奥格本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一般很快,物质文化(实物)新要素的出现快于非物质文化(思想)的速度。奥格本把这种不一致称为是文化堕距(culture lag),即“由于某些文化要素的变迁快于其他要素,从而扰乱了一个文化体系的事实”[4]96。比如,在消费社会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质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弱化“穷成为穷的原因,富成为富的理由”这些由于先天因素而非后天努力造成的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的现实?怎样通过个人努力和能力进入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就会造成由于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而出现社会失衡。

消费社会的失衡首先表现在部分青年群体的物质化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借助网络、电视、广告等媒体被放大和夸张。“宁愿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成为某些年轻人追求奢侈物质生活的宣言,这也是其把情感和婚姻物质化的写照;郭美美的公开炫富更是把某些年轻人千方百计满足其对物质产品的极度渴望这一现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学新生乘百万豪车到校报道,让其他学生感慨:“让我等屌丝怎么活?”

消费社会失衡的另一个表现是部分青年的权力化生存状态。2010年,“我爸是李刚”成为年度流行语,并引发“拼爹”一词的流行,引发网友感慨“投胎是个技术活”,“恨爹不成刚”。与此同时,另外一批反映年轻人在强大的消费社会中的辛酸曲折和艰难奋斗的电视剧,如《蜗居》、《裸婚》、《蚁族》等影视作品被青年观众追崇。“矮矬穷”、“屌丝”、“白富美”、“高富帅”等称谓成为近年青年群体自创的身份标签,其中有自嘲、有讽刺、有羡慕,也有无奈。这些身份称谓被认领,是青年对群体内部严重分化现实的清醒认识,体现着不同青年从吃、穿、用到所思所想都存在极大差异的社会状况。

《增广贤文》中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就会引发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舆论对过度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丑陋现象始终没有停止过批判,201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身份决定命运,还是奋斗决定命运?》一文,就是对拼爹时代人的生存方式何去何从的一种尖锐拷问。这种反思和批判因为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达到了高潮,小悦悦事件彻底暴露了物质至上外衣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人性。佛山市民对这种冷漠说不,自发聚在一起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这是对消费主义的一种温和解构,这种解构在流行音乐中也得到了表达。歌手许嵩为小悦悦唱道:“如果能够多一点点微笑,生命也会多一点点美好,何必活的那么冷酷寂寥,入夜总为小事而睡不着……不要等到全球变冷才觉不妙。”2013年,对物质化和权力化生存的批判和抵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年初的光盘行动本由民间力量发起,而后得到新闻联播的报道和号召,大众在微博上晒光盘、倡导节俭成为一时风尚。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认为,每一次思想的解放、社会变革和科教的进步,都会派生和衍生出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使大众文化表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新世纪以来伴随消费主义泛滥成灾的炫富现象,是与改革开放之后科技进步与生产力的急剧发展这些丰硕的物质成果分不开的。但若消费主义泛滥成灾,将在深层次上冲击着青年群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因为消费过程一是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表现出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二是要满足人们的意义需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重新赋意。人们希望借助奢侈或者离奇的消费方式,来标榜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依据消费需求、消费品位和消费习惯,青年把文化贴上高级与低级、典雅与粗俗、新颖与过时等标签,从而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在这种不断更新的文化标签的裹挟中,青年不断改变自己追求的产品、调整自己的品位,从而实现新的感官享受、情感娱乐和时尚定位。对消费主义的极度追求以及随后的温和反叛,反映了青年在物质财富面前的曾经狂热和理性回归。

三、草根精神对精英文化的消解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称,截止到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45.8%,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的比例最大。流行文化借助廉价开放的网络快车迅速被青年群体接受,并表现出明显的草根特征。“草根”一词来自于英文“grass roots”的直译,其流行是因为青年在“草根”这个称谓中找到了身份定位和归属感。“草根”借助论坛、微博、博客等平台自下而上行使表达权,冲击着精英文化主导的雅文化格局,颠覆着精英文化崇尚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

在流行文化的流变过程中,颠覆权威的文化因子广泛存在,并源远流长。香港电影《大话西游》拍摄于1995年,这部片子从精英文化的视角简直无法解读,自然也受到了冷遇。经过几年网络文化的浸润,到了2000年前后,突然极受欢迎。这部荒诞不经的影片首先在高校这个青年云集的场所获得满堂彩,其巡回式的解构、被颠覆形象的剧中人物,另类的爱情故事、大段念念有词的对白、无厘头的言语方式,彻底推翻了曾被人们奉为经典的旧模式,其主演周星驰也被推崇到了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的位置,导演刘镇伟也感慨自己拍摄了一部提前几年的影片。《大话西游》成为新世纪以来青年流行文化的经典传奇,是网络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的草根精神的胜利,也成为草根文化再次繁荣的开端。

到了2006年,对权威的颠覆形成了一股恶搞之风。恶搞,就是恶意搞笑。这是“一种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表达个人思想的一种方式,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所谓正常,说白了,就是不好好说话,是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一种新的表现形式”[5]。新世纪以来,恶搞的对象,从视频到文本,从流行歌曲到经典形象,内容不断翻新,作品层出不穷,其中最经典的非《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莫属。青年胡戈以孩童般的智慧把以宏大叙事为己任的陈凯歌电影《无极》恶搞成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起网上一片喝彩之声,开辟了一条网络批评的新路子。这样一种“以影像叙事对影像叙事,以机敏对庞大,以顽皮对盛气凌人”[6]的恶搞,借用了被搞对象在社会公众中所拥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旨在“去精英化”,是对“深度意义、终极价值、永恒真理等精英话语”的颠覆和解构,这是草根群体在娱乐中表达自己观点,从而实现对长期占主流地位的精英文化的消解。

到了博客时代,对权威的颠覆手法更加广泛和熟练。2006年,在以新浪博客为基地的“韩白之争”中,韩寒以其尖嘴利牙无往不胜地批判传统学者白烨,其发表于自己博客上的一篇题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甚至动用了秽语,文中一句警句式的结语在网络上迅速流行:“什么坛到最后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文学和电影,是谁都能做的,没有任何门槛”,“每个写博客的人,都算进入了文坛”[7]。韩白之争呈现了21世纪之初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交错碰撞的格局,也成为研究草根知识分子与传统知识分子之争的出色范本。到了2012年,草根精神夹杂进了自嘲和无奈的情绪,演变成年度流行语——“屌丝”。“屌丝”,与“高富帅”相对而言,指的是出身卑微、相貌丑陋、收入微薄、在物质上处于劣势的男青年。这个身份标签不仅被众多一无所有的青年,也被许多名人争相认领。韩寒说:“我就是一个上海郊区的屌丝。”人气乐团五月天说:“走下舞台我们就是屌丝。”“屌丝”的流行,有诸多原因,但它改变了自上而下的精英话语传播方式,而遵循自下而上的草根文化传播模式,是在匿名开放的网络社会草根精神的胜利。

草根精神促使民众更广范地参与生活和改造生活,也促使了社会正能量的聚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涌现了大量的草根榜样。草根榜样的前身是“芙蓉姐姐”、“后舍男生”(当时被称为是网络红人),这些依赖网络平台而声名大噪的人。真正让草根人物登上大雅之堂的是2005年“超级女声”的评选,普通女孩儿借助电视选秀节目一举成名,带给人们太多“人人都有机会成功”的想象。《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我要上春晚》和《中国好声音》等平民选秀节目此起彼伏,成为这些年最受青年群体欢迎的电视节目,也造就了属于李宇春、旭日阳刚、西单女孩、大衣哥、平安、吴莫愁等草根人物的时代。草根人物并不只是在娱乐领域崛起,他们的另一类代表是道德楷模。2012年年初,北京卫视展开了以草根为报道对象的“中国网事·感动2011”网络人物评选,吸引千万网友投票,投票点击量超过3亿人次,在网上形成“顶起心中草根英雄”的热潮。吴菊萍、陈贤妹等这些平凡质朴的草根人物迸发出强大的道德力量,被称为是中国草根英雄的“星光大道”,此节目也被称为是“全民道德观的嘉年华会”。

其二,改造了社会客体。流行文化具有娱乐性,有颠覆传统观念的恶搞现象,但也负载着大众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新世纪以来,借助新技术的发展,青年参与和挖掘社会生活事件的热情被激发出来,理性思考的能力也大大提高。2003年,面对孙志刚血案及其一系列侵权案件,青年群体激发民意、揭露真相、促成新法律的生成,并改善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正像在孙志刚的墓志铭中写的那样:“以自己的力量推动法治进程”。在一定意义上,孙志刚事件是包括媒体人和法学家在内的普通民众合力推动的结果,是草根力量线上线下集体行动的结果。草根力量在“郭美美事件”、“躲猫猫事件”、汶川地震、“表哥”和“房叔”事件中显示出舆论监督的功能,为政府和媒介深入工作拓宽了思路,为中国社会的民主和法治进程带来了清新之风,显示出正能量 。

其三,改造了精神客体。草根群体不仅参与社会生活,也以其原创性的文化产品,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郭德纲、李宇春、王宝强、旭日阳刚、大衣哥这些草根人物以自己的表演或频现银幕,或登上春晚舞台,带给人们精神食粮。在“个人式”的成功越来越艰难的时代,草根式的成功最大程度地支撑着“人人都有机会”的神话,“草根”的境遇就如让旭日阳刚一夜成名的翻唱歌曲《春天里》写的那样“在清晨、在夜晚、在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可我觉得一切没那么糟”,毕竟,这是一个草根的时代,“任何人都可能通过网络在一夜间为广大网民所知,不再有门槛,只要你够个性、够大胆”[8]。

四、结语

青年流行文化呈现出各种文化要素交融甚至是冲突的特征,通过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审美诉求等表现出来,并外化为对文化载体的创造和选择。从根本上说,这种特征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在个体上的折射,这种折射进一步影响文化发展的趣味和走向。实践生活中,青年群体面临着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交错的利益格局,都表现在文化的多元差异甚至是矛盾对立上。这种特征充分反映了青年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层次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但在实际的青年工作中,我们也要认清其不成熟性、偏离性和不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功能。只有尊重青年并把握青年流行文化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形成这种特征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对青年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起到引导、规范和调适的作用。

[1]刘英杰.忐忑为什么这么火——从社会学视角看歌曲《忐忑》的流行[J].大舞台,2011,(10).

[2]王永慧.在传统文化中构筑[J].音乐探索,2010,(1).

[3]李海鸥.马克思异化理论视域下的消费主义批判[J].理论学刊,2013,(1).

[4][美]约翰·J·麦休尼斯.社会学 [M].风笑天,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李小豹.流行文化与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困境[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6]蒋原伦.胡戈的意义[J].读书,2007,(9).

[7]南方周末.清点韩白之争:战况回放[EB/OL].http://www.southcn.com/weekend/all/200604060001.htm,2006-04-06.

[8]张慧瑜.草根的文化功能:以王宝强、草根达人为例[J].艺术评论,2011,(9).

猜你喜欢
草根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草根艺术家
草根
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