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福利危机对中国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

2014-08-15 00:55:42李萌萌姜婷婷
时代农机 2014年9期
关键词: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福利

李萌萌,姜婷婷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随着欧洲福利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利制度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导致福利制度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国家出现了资金外移、经济停滞、失业率增加等问题。欧洲福利国家为了应对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挑战已经积极展开内部体制的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实行高水平、普惠性的福利政策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社会福利状况具有水平低、资金储备不足等问题。因此为了社会福利事业稳定的发展,福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国借鉴欧洲福利国家福利制度的经验及其教训对当前我国的福利建设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欧洲福利国家危机的现状

福利危机的出现与福利制度自身的局限性、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矛盾逐步加深,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经历欧洲福利国家经历了两次十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人口剧增、社会问题突出、社会福利制度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社会福利制度日益成为困扰西方福利国家的大问题,主要体现:

(1)财政危机的出现。随着福利项目的日益增多,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福利支出增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高福利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福利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问越来越严重,给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带来了财政负担。因此,政府赤字有增无减,国库入不敷出,财政出现危机。

(2)经济增长缓慢。欧洲福利国家的高福利体制主要靠高税收来支撑,而高税收会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加重人民的负担,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活动力降低。从另一面来看相当于劳动力价格升高即生产成本增加,使企业净利润减少、竞争力下降,而且高税收还造成了人才流失、企业竞争力不强、资金外流、偷税漏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放缓了经济增长。

(3)福利制度危机的出现与扩散。欧洲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政策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养成了福利群体的依赖性。福利危机的出现不仅仅因为福利制度的局限性,也与外部的环境有很大的联系。福利国家采取以减少福利项目支出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却无法得到人民的支持,从而进入到两难的境地。而依赖性群体逐渐扩大,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政府压力增大,运行效率降低,福利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与日俱增。

2 欧洲福利国家危机的应对措施

各福利国家都制定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欧洲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增加社会福利的财政收入,削减和控制社会福利开支。增收节支是解决欧洲福利困境的重要途径。增加社会福利的收入可以通过提高社会保险费率、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取消缴费上限、提高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进行调整。修订社会保障金的调整办法,控制好福利项目的实施,从而减少社会保障金的支出。

(2)弱化政府在福利制度中的作用,实行社会福利项目的私有化和资本化。随着高福利制度的快速发展,政府对于巨大的福利支出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引导更多力量和部门的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中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部分社会福利项目可以赋予一定的自主权,让其社会福利项目更加的私有化、社会化。

(3)找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使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社会保障水平要求提高,使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导致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水平失去平衡,出现了经济低迷,失业率增加等问题。为了社会能够稳定发展,找准公平效率的平衡点,使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欧洲福利国家的财政赤字状况有所改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相对的增长,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财政负担虽有所减缓但是欧洲福利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却放缓了许多。因此,我国要积极吸取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将中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尽善尽美。

3 我国福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福利制度自建立以来,在解决社会成员的生存问题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经济体制的改革对社会结构和福利政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福利制度也渐渐的暴露出一些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弊端。

(1)政府对福利事业单位的管理缺乏柔韧性,自主性较低,效率低下。我国政府对福利事业单位和福利组织的管理过严,缺乏柔韧性。政府在社会福利事业中的主导权束缚了各个福利机构的手脚,导致各福利机构自主性不高,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果不能改善这些问题,中国的福利事业将难以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发展。

(2)福利机构腐败问题较为严重,福利事业单位资金筹集不足。现在的福利机构存在许多弊端,许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组织为了私利中饱私囊,频频被曝出没有将善款用于正当途径,使人民的捐款意愿下降,导致许多福利机构的资金筹集不足,从而影响福利事业的发展。福利事业是一项普惠性的财政支出,其发展仅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人民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让福利真正的到达人民的手中,监督部门同时也要起到在福利机构中的作用,尽量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

(3)福利帮助多停留在物质层面。一般而言,福利机构对弱势群体仅仅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即对受助者的帮助仅仅停留于物质方面,而对于其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关注较少。如一些孤残儿童,虽然满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长期缺少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这对其心理的发展也是一种隐形的障碍,对以后的生存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4 欧洲福利危机对中国福利改革的启示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有限,社会保障程度虽广却不深。因此,中国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其主导权应交由政府,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承办和投入所有的事物,而是将管理和监督职能贯彻到底。我国人口众多,政府的财力相对有限,政府很难满足巨大的社会福利需求。“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道路不适用于我国的国情,我国应该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道路。对于欧洲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的探索和研究,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来说意义非凡。

(1)完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提高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四部分。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于欧洲福利国家在就业福利方面、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教育福利等方面涉及较少。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多种力量参与到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将单一的主体转变为多方参与,使其社会化、多元化。政府放宽对社会福利机构的主导作用,将重点转移到制定有法可循的社会福利制度上。政府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将中国的国情与西方福利体系基本框架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体系。

(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公众监督。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福利制度,使体制的运行正规化、合理化。社会福利机构和一些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理应接受大众监督,将财务状况公开透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监管机构应加大对福利机构的监督检查,坚决抵制腐败行为。作为公众和捐赠人,有义务和权利了解捐助资金的用途和动向。

(3)提高社会福利队伍的专业水平。结合我国目前情况,我国应扩大专业福利队伍,不断充实人员,提高福利事业发展的效率,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高素质的精英团队,使社会福利逐渐职业化和专业化。我国也可以引进工作福利制度,使受助者在享受福利的同时接受政府提供的工作,或履行相应的义务,有偿享受社会福利。

(4)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作用,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弱化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家长式作用,改为由政府主导,政府应引导多种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体制的建设。将各种社会福利的供给部分的经营权交给私人部门,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对社会福利基金组合和运营。政府应重视福利制度的建设,为社会制订政策法规和发展的目标、完善社会福利事业的规划和以及监督评价体系。

(5)以增收节支的方式改善财政状况。我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支出方面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实现福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社会福利项目支出的同时,应该适当控制福利支出总额与幅度,使社会福利的收支状况维持平衡。在扩大筹资渠道的同时,政府也不能放任福利支出的过分膨胀。否则,今后我国也会陷入西方福利国家正在经历的“福利困境”之中。

5 结语

我国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已刻不容缓,既要积极的推动福利制度体系的健设和完善,也要对福利机构加强监督管理。政府要掌握好社会福利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联系,还要找准公平效率的平衡点,注重长期发展。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福利制度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也要注重更高层次的发展等方面。社会福利事业应该以改变单一投资主体的形式来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模式,以此来解决人民对社会保障不同层次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土地广阔,地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欧洲福利国家国情不同,不能实施欧洲的高福利模式。因此,我国应从国情出发结合欧洲福利国家的福利框架,构建具有中国特设的基础性社会保障福利体系,实现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一个理论研究视角[J].数学与研究,2010,(3).

[2]蓝云曦,谭晓辉.适度普惠型社会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4-11.

[3]张桂琳,彭润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4]郑秉文,合作主义:中国福利制度框架的重构[J].经济研究,2002,(2)

[5]赵淑兰,贾维周,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福利政策的必要性与方式[J],社会工作,2006,(11):10-12.

[6]丁东红.面临挑战的福利国家理论与实践[J].党政干部学刊,2012,(5):62-63.

猜你喜欢
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福利
玉米福利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考试周刊(2016年66期)2016-09-22 13:24:38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选择
社会福利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