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对当前环境统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环境统计数据在综合反映环境状况,服务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环境统计,可以弄清楚环境中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重点污染源,掌握污染控制效果和工作程度,为领导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环境统计数据需求越来越多,对环境统计在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综合分析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结合基层工作经验,针对环境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对策。
就整个大环境来说,我国的统计工作一直广受大众诟病。而环境统计相对又更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环境统计工作仅仅作为环境保护年终工作总结的一个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没有专门的环境统计机构与岗位,而且统计人员不固定,经常性的更换环境统计人员,有的环境统计人员还不在财政预算内的行政事业编制。
在硬件方面,尤其是县级环保机构,环境统计技术装备不适应工作需要,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所需的计算机、数据存储设备和现场数据核查中所需的交通工具尚未完全到位。软件硬件皆不能满足需求,这就直接影响到环境统计工作的衔接性及有计划地开展,进而上报的统计数据质量就难以满足统计工作的要求。
(1)数据虚假问题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影响环境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部分企业由于经济利益因素,担心环境统计数据与环保处罚、排污费等挂钩,刻意错报、瞒报数据,进而导致环境统计数据失真,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2)数据审核手段不足,影响了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测人员、监测仪器及监测能力均不足,导致督性监测频率不高,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不精确,这样统计人员就难以应用实际监测数据对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
目前环境统计制度以年报制度为主,通过多次逐级汇总,分级审核反馈后,当年的数据一般要到次年的3月初步会审工作才能完成,六七月份才能发布环境统计公报,进而导致环境统计分析只能对上年度的数据做事后的趋势分析,而且目前环境统计数据分析处于偏低水平,缺乏专业的研究开发,“统计预测”这一职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这样就不能及时为环境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环境问题,但没有对应的环境统计指标来体现,特别是表征环境压力和环境成本方面的统计指标,表征环保产业、资源耗减、生态价值指标等等。同时,目前的环境统计指标可操作性和选择性方面存在缺陷,如污染源调查范围尚不能与时俱进、非重点工业排放量与重点工业排放量取值比例有待调整。
各级应加强对环境统计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及时解决环境统计工作中反映的问题,并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基层环境统计人员业务工作水平,自上而下的建设环境统计队伍,须有强制性的定员、定编、定岗及落实保障性措施,特别是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建议采取院校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基层培训面,提高基层的环境统计队伍人员素质,促进统计质量的提高。建议进一步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尽早实现环境统计工作标准化和现代化。特别是县区基层统计工作资金及设备支持力度,配备现代化设备,加强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加速计算机的软件开发及硬件更新,以强化基层统计队伍能力建设。
一是环境统计人员要通过排污企业生产原辅料用量、购买票据、生产工艺流程、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与数量等实地核实企业的生产状况和污染设施运行状况,从而掌握企业第一手数据来校核企业上报的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从而确保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二是县级环境监测站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大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配备足够的监测仪器,加大监督性监测的次数,对监测项目要进一步扩大范围,要进行积极的监督,加强监督的力度,保证监测质量。要求有条件的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完善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污染源监测档案。
建议环境统计工作人员每月或每季度做好重点点源的数据收集、审核工作,当年年底将全年数据进行汇总。这样既能保证按时完成上报年报数据库又能保证数据质量。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源于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做好环境统计工作的基础。环境统计应根据突出重点、采集容易、有连续性、服务管理的4个设计原则,在联系实际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指标解释、范围、口径等,清理清除现有的重复指标以及不能较好的反映环境状况的指标,相应的增加一些反映现实环境污染突出的指标,如新增当前环境统计中缺少的环保产业、总量减排、生态、面源污染等指标,使其更贴近实际,反映实际,从而能够更合理更实用,使环境统计能够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