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职“双元制”本土化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

2014-08-15 00:46江苏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刘红月
河北农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双元制本土化校企

江苏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刘红月

1 国内高职教育引入“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背景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对于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劳动力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不断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新路是高职院校当前的首要任务。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学习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1],比如英国的“三明治课程”制、美国的“社区学院”职教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制”、德国的“双元制”等。其中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被照搬到我国,首先在我国的华东、华北等工业发达地区加以推广,随后又被列入国家“八五”课题研究。实验研究中提出了区域自主合作型、直接合作型、间接合作型等三种合作形式,但都因为缺少企业“元”的参与而难以为继。

2 国内“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现状

尽管德国“双元制”是世界著名的职业教育模式,但由于法律制度、文化等诸多差异,在中国照搬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将“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与中国的国情、区域经济的特点结合起来,走本土化实践的道路。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位处“中国德企之乡”的太仓,有1000多家德国企业在这里集聚,为太仓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人才市场需求。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德资产业为例,职业教育中技能型人才培养占其用工的90%以上,这就为探索发展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提供了条件和土壤。健雄职院在长达近10年的对“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中,结合我国国情、太仓区域经济的特点和自身的办学特点,吸取“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对“双元制”职教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职教模式——“定岗双元”模式。所谓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是指针对某一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开发教材,整合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软硬件资源,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组织教学。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双元制本土化模式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工学交替”和“2+1”定岗双元培养模式[2]。

“工学交替”定岗双元培养形式,是按照德国双元制教育运作机制和企业的要求,由学院和企业联合组织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模式。学生进学院后直接与企业签订协议确定相应岗位,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院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企业和学院是办学的共同主体,企业参与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由此可见,这种模式中企业的作用贯穿于学生整个三年的学习生活,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充分决定权,对这些“特殊”员工充满耐心和寄予厚望,往往针对岗位全程参与培养,显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订的单培养了。

“2+1”定岗双元培养形式,是参照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基本要求组织实施,使学生在校三年的培养均保证在“企业元”和“学校元”双元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一种模式。学生无论是在学院还是在企业学习的环节,从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学生评价等方面均向德国双元制模式靠拢,特别强调“学校元”和“企业元”的共同作用。这两种“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改革,从办学思路、培养机构、学生身份、教师组成、教学内容、课程时间、经费来源等维度把握德国双元制的本质特征,并由此进行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改革。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双元制精髓,是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太仓本土大规模实施、运用的一种形式,涵盖现有24个专业所有班级和学生。

近10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本土化的“双元制”办学模式,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提高了办学水准,提升了就业质量,扩大了学院在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得到了媒体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肯定。

3 “双元制”本土化实践中的困境

作为一种引进的教育模式,“双元制”在中国本土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社会观念不认可

在大多数国人眼中,对“双元制”教育模式更是一无所知。在中国进行“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无论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还是学生、学生家长,目前对此是不了解的,这需要一定的周期。笔者走访过一些用人企业,他们也才刚刚发现,“双元制”培养出的学生,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动手能力,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希望以后能多招收一些这样的学生。因此,“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还需要更多的高职院校进行广泛的实践,以及较长的周期来让企业和受培养者看到其优势。

3.2 国内企业参与度不高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是校企深度合作。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获得只有工作现场才能赋予的实践及细节性、隐性知识,才能将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高度相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优良的职业能力。

多年以来,由于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资金投入比较大、见效慢这样一系列原因,加之我国大多数企业追求短期效应,习惯到人才市场、大专院校直接招聘人才,对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缺乏兴趣与动力,因此校企合作中企业“元”是短缺的。尽管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时期,许多企业发现,从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难招到合适的员工,于是纷纷转向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以保证用工数量与质量。但这种合作大多数仅仅停留在表面,比如冠名班、定向班、订单班,并没有形成“紧密、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所以,如何激发企业,特别是国内企业融合到校企合作中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3 法律政策保障不够

德国职业教育的立法颇为周密完备。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颁布的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就有10多项,这些法律、法规约束着职业教育行为,以减免税的形式引导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职业教育的顺利运行。而中国1996年才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而且法律没有从政策层面引导企业参与到职业培训中来,企业也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减税之类的,因而不能保证企业从中受益,所以法律政策保障不够是需要加强的。

3.4 成本困境

“双元制”教育是昂贵的教育。一方面,理论教学要实施小班制,投入的师资比较多。另一方面,对实训地点、实训设备要求很高,要求与企业环境基本一致,这也需要较大的投入。另外,学生参加“AHK”考试,从报名到考试拿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此的高成本,如果由学校或学生单方面承担,都会有较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克服成本高带来的困境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3.5 境外交流与合作的局限性

目前高职院校很多都与境外的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但大部分合作成为学校的一个华丽的包装,国内高职院校并没有从交流合作中掌握优秀的职业教育内涵,没有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仅停留在课程如何建设的层面,认为完善了课程就是教学改革,出版教材就是改革的成功。

3.6 教育改革不彻底,只学形式,内涵不足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大部分只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改变,教育内涵改革严重不足。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国外灵活的培训模式、多角度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灵活、丰富的课程,采用实时的课程评价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4 深入发展双元制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要想让“双元制”在中国的实践更加广泛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4.1 改变学校单一的招生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的招生模式是学校招生,然后由企业来学校挑人,这样有时企业受人员限制,招不到理想的人。如果尝试让企业向地方自主招收学徒,与学徒签约后,将招收的学徒派送到职业院校或培训中心培训,那么学徒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企业也会在学徒培训中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人才培养的质量会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解决了成本困境。

4.2 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背景”支持下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

校企合作是“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精髓。目前我们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但由于缺少政府主导,合作形式五花八门,合作的深度各不相同,合作的效果更是良莠不齐。只有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背景”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走出这种困境,才能从体制层面解决问题。

4.3 构建技术培训、技能培训、生产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

4.4 充分发挥国内德企职业教育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

许多德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其教育培训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职教培训理念。比如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博世公司。学习他们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5 寻求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案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人才的培养途径。当下的中国,社会家庭对职业教育的期望远高于职业教育既定的目标,更高于企业给与的岗位目标。当期望与现实暂时有较大差距时,许多家长引导毕业生选择离职。越是在学校受到较好培养、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跳槽、离职机率越高。在法制不健全的中国社会,员工违约跳槽、离职的损失由企业买单,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因此在中国推广双元制教育,必须要保护好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具备深度参与双元制培训的驱动力。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到企业需要的是能干事、愿意从事一线工作且能够高效生产的现代职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要协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指导方案,引导学生、社会、家庭清楚认识职业教育本身的价值。

4.6 进行彻底有效的教育模式改革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对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通过双元制培养的学生,不仅可以胜任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任务,而且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为今后的人生做了坚实铺垫。中国职业教育要学习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优势,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彻底的改革,为中国职业教育开辟一个新的时代。

[1]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3期.

[2]赵建中.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探索[N].光明日报,2009-07-22.

猜你喜欢
双元制本土化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