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薛宝钗诗歌的隐喻对比研究——以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和霍克斯译本为例

2014-08-15 00:49廖治敏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薛宝钗宝钗方位

廖治敏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汶川 623002)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学者们对这一人物展开了诸多研究,经过笔者的总结,可将这些研究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关于宝钗的性格与形象的研究,《红楼梦学刊》中收录了许多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研究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在近30年来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因此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已有数百篇论作问世。第二,关于黛钗比较研究,涉及黛钗的思想,处事,爱情,诗词等方面的研究,这一研究大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其研究热度仍然较高,《红楼梦学刊》及其他多类期刊均收录有这一类型的研究,如朱伟明[1]的“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从曹雪芹的人生观及经历入手,探讨了黛钗的追求,形象等异同所象征的两类人的不同。第三,从各种语言理论及文化角度探讨薛宝钗所象征的精神及文化,这一方面的研究历史较长,几乎始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语言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景象。纵观学界对薛宝钗的研究,可发现,学者们对其诗歌的英译对比研究探索尚显不足,因此本文尝试探讨这一领域,运用Lakoff及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薛宝钗诗歌的原文与译語的差异。本文的研究对象,薛宝钗的诗歌,选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原版(前70回)及英语世界公认最好的《红楼梦》译本——戴维.霍克斯的译本。

概念隐喻理论属于认知隐喻观,是Lakoff &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提出来的,“Whenever in this book we speak of metaphor,such as ARGUMENT IS WAR,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metaphor means metaphorical concepts”[2]。由此可看出,隐喻是一种隐喻概念。认知语言学家不仅仅把隐喻看作修辞,更重要的是将其视为人类深层的认知机制。Lakoff在上述著作中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他认为,结构隐喻是通过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他们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规律的对应关系。方位隐喻是在同一概念系统内部参照空间方位形成的隐喻。本体隐喻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活动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薛宝钗的诗歌从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曹雪芹对该人物形象,性格,心理,思想等的塑造,三种隐喻都有涉及,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探讨薛诗的典型译例,以和原文作一对比研究,探讨中英文化对中国经典名著的认同差异。

二、结构隐喻下的典型译例对比分析

《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的诗共九首,此外还包括三句即景诗。结构隐喻的特点是将描述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另一种概念。宝钗诗词中不乏结构隐喻的运用,如在备受读者和研究者们青睐的《咏白海棠》一诗中。诗的原文是:

“1珍重芳姿昼掩门,2自携手瓮灌苔盆。3胭脂洗出秋阶影,4冰雪招来露砌魂。5淡极始知花更艳,6愁多焉得玉无痕。7欲偿白帝凭清洁,8不语婷婷日又昏。”霍克斯的译文是:1 Guard the sweet scent behind closed courtyard door,2 And with prompt waterings dew the mossy pot! 3 The carmine hue their summer sisters wore,4 these snowy autumn blossoms envy not— 5 Pot beauty in plain whiteness best appears, 6 And only in white jade is found no spot. 7 Chaste,lovely flowers! Silent,they seem to pray,8 To autumn’s White God at the close of day.

“短短几行诗,将一个‘孤芳自赏’的宝钗推到我们面前,将其淑女的身份和品行的端庄,自负矜持尽现无余”[3]。在这首诗中,第1小句中的“芳姿”是一个结构隐喻,它本指白海棠花美妙的姿容,但从随后的“昼掩门”可看出这里的芳姿暗指宝钗形容自己容貌美丽,品格端方,即使在白天也“掩门”以保持自爱。在译文中,“芳姿”被译为sweet scent,这译出了海棠花的香味,但没有描述出海棠的美,且译文sweet scent在英语中没有特别的文化引申义,因此难以让读者联想到宝钗的自喻。第4小句的“冰雪”本指海棠之洁白剔透和纯洁,带有露珠的美感,实质是宝钗对自己性格及容貌的称赞。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个符合当时社会标准的杰出女性,她处事得当,随分从时,不感情用事,因此她的性格非常冷静,是一位冷美人。在译文中,“冰雪”被译为一个形容词snowy,这在字面上较好地对应了原文,从结构隐喻角度来看,snow在英国没有特别的文化联想,因为英国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且天气多变,但很少下雪,人们对雪没有特别的感受,因此此处在译語文化中人们也难以产生对宝钗性格的联想。同时,第7小句的“清洁”一方面指白海棠花的高洁,言外之意也说明了自己高尚的情操。但在译文中,这些隐喻都或多或少地消失了,因为译文中没有对这些词的概念隐喻。

因此,可看出,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英文化对一些事物的理解不同,同时“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来源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4],如在薛宝钗的这首诗中,含有曹雪芹对薛宝钗这一人物的刻画,英国读者或者西方文化读者难以体会到作者隐含在字面意外的意义,因此译文中没有隐喻,读者也就体会不到结构隐喻所起的作用。

三、方位隐喻下的典型译例对比分析

方位隐喻是参照同一概念内部的方位关系,如上下,内外,前后等组织起来的隐喻。在《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回贾府省亲,在游园时,作诗为大观园楼阁命名,同时,贾元春要求宝玉等也作词共赏。薛宝钗所作的诗以《凝晖钟瑞》为题。诗的首联是“1 芳园筑向帝城西,2 华日祥云笼罩奇”。霍克斯的译文是“West of imperial walls the garden lies;The sun beams on it from auspicious skies.” 第一句出现了方位关系,即“芳园”与“帝城”的关系,芳园即大观园,帝城即京城,根据著名红学家周汝昌的观点,大观园在京城西部。这种东西空间关系说明了一种尊卑关系,西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低于东方,帝城暗指是皇城,说明了对皇权的尊重。在译文中,体现出了这一含义,但英国读者也许并不能理解中国文化中的这一尊卑关系,所以如果译者能在诗后给出一些备注,更利于这一隐喻在概念上的成功映射。第2小句中,说明大观园被晴天的祥云所笼罩,用到了上下的方位关系。上,下的原始意义表示位置在高处或位置在低处。但在其相关意义中,“上,下可以指地位,等级,品质的高低,高为‘上’,低为‘下’。[5]”在曹雪芹对薛宝钗的形象塑造中,可发现她是封建社会的正统人物,一个有着当时社会积极抱负的人,因此她对礼仪尊卑有着强烈的认识,贾元春就是她尊崇的对象。因此此处“华日祥云”暗指以贾元春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而被笼罩的就是如她一般想取得和元春一样成就的人。因此此处的方位暗含深刻的隐喻。在译文中,auspicious 一词也使该句不再停留在字面上,西方思维通常比东方思维更加客观,人们对“天”的认识也主要是看作自然界的一个部分,因此这里在 skies前加上 auspicious使得这里的“天”有了空间上的隐喻关系,达到了和原文相近的效果。

该诗的第二联是“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译文是 “Its willows orioles from the vale invite; Tall bamboos tempt the phoenix to alight”. 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迁居的空间关系。高高的柳树吸引着黄莺从山谷迁入大观园,而这个园林本是为凤凰而建的。此处宝钗自比黄莺,透露出对元妃的尊重与谢意,这说明宝钗对元妃的态度是一种敬仰,这让元妃非常愉悦,也许这也是之后元妃指婚宝钗和宝玉的一个因素。译文的第1小句从意义上没有完全忠实地反映出原文的含义,willows后面直接出现了orioles,没有道出一种吸引关系,同时在雪莱的《夜莺颂》中,莺是一种受人喜爱的鸟类,译語文化难以读出身份低微的暗指。译語第2小句字面意义与原文相近,但由于第一小句的铺垫未必成功,这里的phoenix的所指也难以在译語文化中找到对应的身份尊崇的含义。

四、本体隐喻下的典型译例对比分析

本体隐喻是将抽象的情感,心理活动,状态等看作有形、具体的实体。这里,以薛宝钗的《忆菊》为例分析本体隐喻的运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香树赏花饮酒吃螃蟹,酒足蟹饱之后,大家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宝钗作了第一首。《忆菊》——“1怅望西风抱闷思,2蓼红苇白断肠时。3空篱旧圃秋无迹,4瘦月清霜梦有知。5念念心随归雁远,6寥寥坐听晚砧痴,7谁怜我为黄花病,8慰语重阳会有期。”霍克斯的译文是:1.The autumn wind that through the knotgrass blows 2 Blurs the sad gazer’s eye with unshed tears;3But autumn’s guest,who last year graced this plot,4. Only,as yet,in dreams of night appears. 5.The wild geese from the North are now returning;6.The dhobi’s thump at evening fills my ears.7.Those golden flowers for which you see me pine,8 I’ll meet once more at this year’s Double Nine.

“忆菊”这一标题即带有一种思念之情,“菊”在这里指代诗人思念的对象,抑或是一种感情,形成了一种本体隐喻。译語是Remembering the Chrysanthemums从字面对应了原标题的含义,但在西方,菊花是墓地之花,会让西方读者联想到死亡,这与原文相悖。第一联中,西风象征离别,也暗示此时是秋天,第2小句中的“蓼红苇白”,说明是夏秋之交,虽然时间并不算太久远,但诗人已在思念中肝肠寸断。译文中,西风以秋风形式译出,难以引起隐喻联想,第二句是译者理解后的翻译,直接道出诗人的愁绪,也没有本体隐喻。第二联中,原诗中用了空篱,旧圃,瘦月,清霜表达了景物的萧条,暗示诗人在思念中,充满了悲情,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让她悲伤,因此这些景物都是诗人悲切思念的暗示。译文中,译者采取的是意译的策略,因此这些景物都没有出现,也就谈不上隐喻。第三联第5小句中,归雁这一形象代表诗人期待思念之人能早日归来,以解相思之苦,译文中表达了同等的含义,形成了相近的本体隐喻。

[1] 朱伟明. 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J]. 红楼梦学刊, 1994,(2).

[2] 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李希凡,李萌. 可叹停机德——薛宝钗论[J]. 红楼梦学刊[J].2005,(3).

[4] 肖家燕.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J]. 中国外语[J].2010,(5).

[5] 蔡永强. 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基于“上/下”的个案考察[D]. 北京语言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薛宝钗宝钗方位
认方位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王熙凤比薛宝钗差在哪里?
薛室钗:用一生为原生家庭还债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淡极始知花更艳——小议薛宝钗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