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素芹
(徐州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校区,江苏 徐州 221006)
1.学生方面
首先,五年高职学习《数学》的时间为五个学期(五册),其中前三个学期为《初等数学》,后两个学期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经济数学》或《工科数学》(相同教材)。五年高职生大多来自初中班级里中下学生(就学习成绩而言),数学成绩普遍较差。比如简单的异分母加减、因式分解、绝对值的概念等等都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因此,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有一定困难,进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其次,五年高职生年龄尚幼,他们的普遍特点是求知欲望低,学习自觉性太差。他们大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对数学毫无兴趣,学习起来非常被动,一部分学生已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在课堂上要么玩手机,要么睡觉。虽然老师也废了好多心思和他们交流,但收效甚微。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学校及教师方面
部分五年高职数学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之时,尚未有完整、系统教授数学的经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的把握显得不足。所以,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挑战和积累。此外,教材到位的时间太晚,每次都是在开学后才发教材,对于新任课的老师而言,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在常规的培训或进修中,针对高职数学这一领域的较少,这不利于教师水平的提升。
3.教材方面
现在使用的教材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21世纪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数学》(第一册至第五册),但这是一本面向所有专业的统一教材,其中《初等数学》部分(前三册)的教学要求也没有专业区分。《经济数学》或《工科数学》部分(后两册)的教学要求虽根据专业有了区分,但就教材而言与专业的联系均不够密切。
1.上好第一次课,使学生初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缩短师生适应期
对于新接手的班,教师应充分利用第一次课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学习数学的普适方法(借助名人名言或数学家的小故事),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向学生说明老师上课的特点、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以便缩短师生适应期。
2.下功夫上好每一堂新授课,使学生学有所得
(1)扩大知识面,改进教学模式。作为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中介绍的知识熟练掌握,而且还要努力对其相关专业领域有所了解,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适当的时机展示数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传统的“传授—记忆—模仿”的教学方式(依次讲定义、定理、例题等)下,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致使部分学生因为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便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所以,调整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模式很重要。
(2)对教材内容重组,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所使用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同时注重专业特点,以专业为导向,参考网上的优秀教案,合理制定课程结构和内容。对一些偏、难、繁的内容作适当删除。基础课毕竟不是专业课,只要求学生能理解、掌握所学概念,能解决各专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本着“打好基础,够用为度”的原则,对概念、性质、定理中比较烦琐的证明过程等不作“必须”的要求。例如两个重要极限、洛比达法则等,我只要求学生掌握其公式特点,会套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即可。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数学
1)做好铺垫,顺利衔接知识点。原本数学基础就差的五年高职生对数学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帮助他们减轻这种心理,每次讲新课时,老师应从用到的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入手,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把心态放平,感到数学并不那么难学,只要学生认真听,新课内容经常在老师的启发下自然而然就引出来了。只要一开始就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把基础打好,学生就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入数学的大门。
2)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引入新课时,可以采用“问问题”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和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引出问题,明确向学生说明问题的解决要依赖新授的哪些知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随着知识点的讲解,问题解决了,知识也学完了,学生就会逐渐明白数学的实用价值。
3)让学生多练,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在课堂上尽量避免使用“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给学生时间,鼓励他们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选择一些容易错的问题让学生做,如果错了,先让自己找错,如果找不出,在给予提示,最终让学生自己说明错误原因并给出正确解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的问题,可以在习题课上加大课堂练习力度,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消化”所学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在练习中,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随时点拨、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独立完成。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又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上好每一章的复习课,使学生明白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上完一章的内容,教师将知识框架列出,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学生一起回顾补充完整,这样学生就对知识的脉络有所把握。
4.做好课后的学生答疑工作,使学生及时清理学习障碍
安排一定的答疑解惑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问题。但由于课时有限,老师不可能每节课都有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问问题,所以,每周可以安排一定的答疑解惑和学生交流的时间,以减少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为他们以后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根据直接交流,老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对今后教学中应注意什么问题,还可以提出什么新的问题都有启迪作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郭艳春. 培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2]刘永斌. 职高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 职业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