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贵龙,冯志明,温 泉,陈雪飞
(河北工业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天津 300130)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3年又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具有其他社会要素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统一起来,文化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几项涉及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的问题,更是急需得到解决。
在部分地区的基层领导中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与要求,简单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经济建设,只要经济建设搞好了,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能够吃饱穿暖,生活变得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算建设成功了;另外一种错误认识,由于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认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搞好,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自然就会协调发展。[1]这两种错误认识导致当地农村文化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等文化阵地建设疲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文化活动严重短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矛盾变得日益突出。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一支内外结合、富有创造性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他们是文化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担负着具体组织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要使命。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模式,城市文化日益强化,乡村文化相对衰落,表现在农村文化建设队伍上就是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受编制限制,近些年很少有专业对口的文化人才分配到文化系统工作,导致人员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受经费限制,各文化单位无法拿出资金培训提高在职干部的素质和水平,导致现有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更新;受经济发展及外部环境影响,不少单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据统计,与城镇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1年相比,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 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即使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2]造成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传统农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粗放分散的经营方式,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就可以完成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但是,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很难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形态将农民束缚在固定的土地上,土地成为他们的立身之本,农民的各种思想观念均来源于小农经济。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农村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农村,观念更新快,经济发展愈快;而在一些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农村,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缓慢。农民的思想观念能否解放,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虽然经过多年的宣传和教育,农民已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但是在文明观念、卫生观念、健康观念、养老观念和婚丧观念等方面还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的状态。如有的农民受传宗接代、多子多福思想影响,重男轻女,违法超生;有的农民盲目攀比,比阔气、讲排场,遇到婚丧嫁娶就大摆宴席;有的农民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赌博、酗酒现象严重,这些都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严重不符。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提供符合农民意愿的新农村文化产品,为农民谋求最大的利益。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的受益者,农民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是热情参与积极投入。而现实情况是,在大部分农村,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农民用于订阅书刊、看戏看电影的支出几乎为零,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较少。在文化建设搞得相对较好的地区,农民对新农村文化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农村公共服务活动的需求和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上,具体来说就是对老年活动中心、助学工程、农民科学教育培训、农村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文体活动设施的需求。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活动和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相对较高,但对于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如农民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活动参与的意愿较低。[3]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是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借助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提高农民的政治文明意识,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入人心。职业教育通过对乡村干部进行农村政策、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文化技术水平,增强基层干部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经过培训,使农村基层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处处为农民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谋健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社会进步与发展,构建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共建、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发展新农村的文化事业。
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是繁荣农村公共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撑。职业教育对新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现有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培训提高。通过培训班和其他专项培训活动,对现有文化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管理水平、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对农村的民间艺人和农民中的文化能人进行培养,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对民间艺人的培养,有助于挖掘优秀的民间文化。对文化能人的培养,有助于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带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再次,为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职业教育通过所设置的专业,培养文化专业人才,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直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现代思想观念、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创业能力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培养新型农民,就是要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健康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要进行包括农业技术、科技技能、法律道德、社会文化和卫生体育等在内的全面的教育与培训。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根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促成农民与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结合,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创造作用。农村的职业教育,就是要激发农民的主人公意识,调动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农民文化主体意识,鼓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户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5]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广大农民在积极地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和超越。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越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越繁荣。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要完成这一目标,职业教育必须跟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这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脱节,城市强势文化与农村弱势文化形成鲜明对比,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于农村地区落后的文化教育。以职业教育为载体,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使农民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规范,并内化为个人意识,这是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消除意识形态的二元结构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少包括20多项评价指标,其中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成人积学率、农村文化活动场地数量、文化娱乐活动经费支出、公共文化娱乐设施配备情况等是最能体现文化建设情况的指标性数据。发挥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才能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各项指标的实现,才能缩短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并最终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
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在农村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要改变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弱势地位,就必须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统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首先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地位,我国已经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每年还会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出台相应政策,但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是投资的主渠道,要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重任。同时也要发挥多方面积极性,吸引社会、企业和个人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和资助;最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村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和地位,促使更多的新生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性、技能型和社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担负着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职责,还承担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针对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及时做出调整和更新。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实用性与实效性原则,传授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要注意适应性和针对性原则,根据农村的发展状况,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要注意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及时传授新的科学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农民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还要对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与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实际行动。
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是“送教下乡”的宗旨。对于涉农中等专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要将涉农教育资源送到乡村,把学校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变学生进城上学为学校“送教下乡”,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这项工作在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三四年,在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农民运用科技的能力及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继续增加“送教下乡”的工作力度,采取“结对子”的形式,与固定村和具体农户建立密切联系,及时传达科技和文化信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要发挥在组织教学、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与中职院校在联合招生、教学资源、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增强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为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培训教师,提高农村职教师资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通过选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到县级职教中心支教,帮助提高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
[1]郭斌.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的探讨 [J].价值工程,2011(1):3-5.
[2]鲁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6-11.
[3]王晓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0-63.
[4]殷仁盛,周德清.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民培养探讨 [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54-56.
[5]李晓东,刘丽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府责任 [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