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文·赫定的见闻纪略看开展内蒙古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14-08-15 00:53陶继波崔思朋
关键词:斯文内蒙古地区蒙古族

陶继波,崔思朋,孙 芬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成立于1927年,对中国西北展开了近八年的考察活动,在历史、经济、民俗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在1987年及2007年分别举办了纪念考察团成立60周年与80周年庆典,这次考察也被称为“流动的大学”。斯文·赫定在日记中记述了在内蒙古科考途中见到的二人台演出、蒙古族民歌以及麦德尔节等活动,这些是我们研究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民俗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1]。通过斯文·赫定的记述,领略他眼中的内蒙古地区的民俗文化及价值,探讨当代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斯文·赫定与内蒙古地区的民俗文化

(一)斯文·赫定眼中的二人台

二人台又称“玩意儿”或“蒙古曲儿”,相传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活跃在内蒙古蒙汉百姓中间,是清代当地民歌以及丝弦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山西民间歌舞发展而成。起初只有一丑一旦两个角色,二人在演出时却分担多种角色,故称“二人台”。后来装扮任务固定下来,成为民间小戏[2](P612)。

1927年6月途经达茂旗时遇到了一伙由15人组成的二人台演出队伍,分别为6个成年男子、3个成年女子、还有6个未成年孩子。斯文·赫定在日记中记述了演出场景:“现在两个男子上了台,天生一张女人脸的男人扮演旦角,头戴女人假发,身佩中国女人饰品。一个戴着一副长长黑胡子的男人将自己眼睛周围抹擦得惨白。他对自己的角色很熟悉,忽而唱歌、忽而尖叫、忽而咆哮。同时乐师们也在起劲地演奏着。演员们跳着、舞着,用扇子击打彼此的额头,造成一种掌掴的声音效果,又频频做出鬼脸。”[3](P48)

虽在野外,舞台极为简陋,但演员们却展现得淋漓尽致。斯文·赫定评价道:“他们的演出十分出色,中国观众从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音乐也很棒,虽然那具有亚洲音乐艺术的单调节奏,但我却是百听不厌。在从东到西的整个亚洲,我倾听着这具有魔力般催眠作用的音乐,梦想着更加美好的时光,它能抚平内心的狂躁,它使思绪走向安宁。”[3](P48)纵丽娟认为:“在考察途中意外地看到了一个游行戏班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并拍摄下了电影。这也许是二人台最早的电影资料,随后在他的《长征记》中详细地记述了演出情景,并称之为纯粹的民众娱乐。这是最早用文字记录二人台的资料,还是由一个外国人写的。”[4]可以看出斯文·赫定对二人台弘扬起到的作用。此后,二人台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并在2006年5月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难发现二人台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二)斯文·赫定眼中的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是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的代表,其产生与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及独特地理位置有关。考察团在考察期间雇佣了一些蒙古族牧民。在野外宿营时,牧民不需要准备和计划工作,唱歌就成了消遣时间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考察途中唱歌是常见的。斯文·赫定曾多次听到这些牧民哼唱民歌,在日记中有许多记述。1927年6月,在8号营地宿营时,斯文·赫定第一次听到了蒙古族民歌,“晚上,蒙古族的驼工们在大帐篷里传出了歌声,歌声悠扬地飘向天穹”[5](P25)。虽然斯文·赫定不懂蒙语,但是悠扬的曲调、动听的旋律仍深深地吸引了他。

在考察途中,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举行篝火活动较多。斯文赫定在日记中记述了许多在篝火晚会时演唱蒙古族民歌的场面。1927年秋天行至阿拉善盟境内时的一次篝火晚会上,“蒙古族随从们组成了一支小乐队,包括一管笛子、一件弦乐器和一位歌手。他们经常为大家演出些相当动人的曲子,曲子充满了亚洲情调”[5](P116)。在庆祝中国双十节、瑞典夏至节以及其他传统节日时,他们都会举办晚会庆祝,民歌的演唱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到蒙古族民歌在考察团所受到的欢迎程度与巨大魅力。

(三)斯文·赫定眼中的麦德尔节等其他民俗文化

麦德尔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1927年7月,考察团在前往百灵庙时赶上了“麦德尔节”。斯文·赫定记述道:“头一天以竹尔罗斯喇嘛为首举行盛大朝拜仪式。他坐庙之内高台上向香客布施祝福。用一本黄色封皮书在每个拜谒者头上触碰一下表示赐福。门廊里坐着一个乐队,显贵们沿庙墙就座,这时两个戴面具着黄衣的喇嘛边舞边跳,身着带流苏边的上衣,后跟一个兴高采烈装扮得像个小丑的‘白老汉’。这当儿又过来一队头戴黄帽的高僧,在院中自己的位置坐下,随身携带着各种祭祀物品,紧跟着出现的是乐队,后面是在巨大伞盖下的大喇嘛,一队举着麦德尔的画像进来了,另有些人举着麦德尔门徒画像。这支队伍的后面又跟着一群头戴面具的人……节日最高潮在7月14日。上午10点大法号与铜钟等响器一起鸣叫,大螺角号的深沉召唤声震屋瓦。信徒在院子里按等级与尊贵位序列成了队。鬼舞是喇嘛们两人一对进场,头上面具画人骷髅、鹿、野兽,一切都是按藏民的习俗进行……7月15日庆典节目仍是一些舞蹈、地方戏、幽默闹剧。展示给虔诚香客的还有一本本圣书。来客披着哈达,象征着尊贵的礼品、祭祀物和良好的祝愿。”[5](P42-44)

此外,考察团行至五原一带后,斯文·赫定见到了一些蒙古族人正在进行占卜活动,记载道:“他手里持着一块羊的肩胛骨,自称能占卜吉凶。他把羊的肩胛骨放到一个蒙古式火盆里,点着火;一会儿,他把骨头取了出来,察看上面的裂纹。拉尔生问他,逃跑的两峰骆驼还会不会回来,他说‘会’!他甚至手指着天空说他知道骆驼什么时候会跑回来。”[5](P60)

二、民俗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开展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独具地方、民族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价值也预示了展开民俗文化教育和传承的必要性。章玳指出:“加强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刻不容缓,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把保护文化遗产理论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民间民俗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6]因此,展开对民俗文化价值的探险与其教育传承是十分必要的。

(一)产生于民间,源自社会生活,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可以为我们再现人们生活的历史画面

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价值,它最能折射出民族的特质[1]。“民俗作为一种生活化的群体文化,只要在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7]。二人台等民俗文化是内蒙古地区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会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民间艺术是反映这些生活场面,代表着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思想文化意识[8]。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中,积留下了许多趣闻和语言,这是民俗艺术的素材来源。在节日和婚丧嫁娶等庆祝活动中,又为其提供了场合和表现力的机会[8]。民俗文化也就日渐生成且逐步完善。有学者曾指出,“在上古时期,蒙古族以狩猎为主,多狩猎题材歌曲;封建社会时期,进入到放牧时代,出现了牧歌;在鸦片战争以后,移民实边,商业发展城市兴起,帝国主义入侵,又出现了反封建反帝爱国的革命题材民歌,不同节日也有相应题材的民歌”[9]。二人台产生较晚,但反映了许多历史事实,如走西口等;麦德尔节与占卜习俗在内蒙古地区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些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我们了解内蒙古地区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演变。

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间,领略到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的独特风采,以艺术形式表现了当时内蒙古地区蒙汉百姓的生活场景,为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和探索提供了线索。“在当今现代西方文明通过各种方式极大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正被一代代新人逐渐淡忘”[7]。可见,在我国当前一段时期展开对民俗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民俗文化是历史时期人们思想在文化中的体现,在历史发展中有推动作用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重视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10]。民俗文化是进行“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为我们提供了生动丰富的题材。“由于山歌民歌不能更完整、更全面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时,就逐渐增加了叙事和说唱的形式,故事情节也复杂化,使打坐腔由一人演唱发展为二人对唱”[11]。二人台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动态,或喜或悲,或进步或倒退等。蒙古族把他们的全部感情寄托在音乐中,从蒙古族民歌中几乎可以找到一切关于“蒙古族”的答案,每一首民歌都记载了一段民族的历史[12]。麦德尔节与其他民俗文化的产生也是如此。作为内蒙古地区的民俗文化展现了内蒙古地区民族的特色,“一个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既能统一其成员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又能维系其成员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还能维护其成员的民族文化心理”[10]。

此外,作为民俗文化重要载体的民间艺术在社会发展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历史,有它的特点,有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年的中国是历史中的一个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珍贵的遗产。”[13](P449)“民间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对生活具有推动作用,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8]。二人台可以分为反映历史事件、婚丧嫁娶等多方面。蒙古族民歌又可分为狩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情歌、宴歌、儿歌、长篇叙事歌等[14]。

(三)民俗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新时期历史文化的学习以及新的文化的出现具有基础性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文明。追随文明发展的线索,可以追溯历史的足迹;跟随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洞悉历史的变迁、文明的演变。“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一个民族的根,文化创新发展的高度也取决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的深度”[15]。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在经济愈益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更应该强调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10]。民俗文化在教育方面的意义作用也非同一般,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杨广敏曾指出:“只有在文化的角度才能更加清楚的理解民间艺术,民间艺术也会在自己的角度对文化提供独特的启示。艺术是道—宇宙创生能力的必然结果,是人之为人不可须臾稍离的东西。”[16]从中可知,民俗文化在社会中不可或缺,在教育中具有必备性。作为新文明的基础,民俗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民俗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晶,是历史的再现。因此,对于我国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学习和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民间艺术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17]。民族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如农耕、服饰、歌谣、节庆等文化[10]。在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几个方面意义,在经济上,民间文化也有较大的作用,作为地方性、民族性、艺术性的民俗文化,在旅游业、娱乐业中均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马丽萍也指出:“民俗文化在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下演绎出一段美丽动人的小说故事,而民俗资料也成为曹雪芹创作的源泉之一。”[1]可见民俗文化对于新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性。通过斯文·赫定的记载,有必要去研究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及价值,同时也应该开展对这些民俗文化的教育和传承,让这些文化延续下去,让人们了解内蒙古地区历史的源远流长与曾经的辉煌。“新课程日益走向百姓、走向生活。民俗是历史与现实、物质与观念、道德与法律相互联系的桥梁。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实现民俗文化教育价值”[18]。

[1]马丽萍.论民俗文化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2]林继富.中国民俗通志·民间文学志(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瑞典]斯文·赫定.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4]纵丽娟.展现草原文化魅丽——谈二人台小戏的民族性和民间性[J].内蒙古艺术,2003(2).

[5][瑞典]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八年(1927-1935)[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6]章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把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7]龙梦晴.民俗文化教育发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6).

[8]何征.论民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

[9]仇莉.蒙古族民歌简论[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5).

[10]秦海燕.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11]李红梅.二人台与蒙汉民歌音乐形态分析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1).

[12]金银顺,平丽华.论蒙古族民歌的题材与演唱[J].大众文艺,2011(17).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哈斯朝鲁.蒙古族民歌审美谈[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1).

[15]纵丽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家园[J].内蒙古艺术,2009(1).

[16]杨广敏.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的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2007(1).

[17]赵刚.民间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4).

[18]朱永文.构建科学的民俗文化教育评价体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斯文内蒙古地区蒙古族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地区选拔赛
斯文细胞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斯文”即“斯德”:《论语》“斯文”新诠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常用野生植物相关传统知识研究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斯文哥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