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新动力思想研究

2014-08-15 00:53谢霄男王让新
关键词:游民同志革命

谢霄男,王让新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话题,毛泽东同志格外重视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能动作用,他有关创新动力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创新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一、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管哪一个国家在哪一个历史时期,只要其想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但凡积极创新的国家,就有可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的国家,则不易被历史所垂青甚至被边缘化。可以说,创新与人类的发展休戚相关,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一)人类的发展与创新休戚相关

毛泽东同志格外重视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将人的大脑,这一上天赋予人类的、最重要的思维器官形象地比拟为“加工厂”,“加工厂”的设备只有不断地运转、更新、换代,才能有条不紊地运转。人的大脑与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的,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进行创新,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思想上,人类为了能够进行创新,就要不断地学习,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实践上,人类为了能够进行创新,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积极主动地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以有效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地进行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曾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1](P325)人类要想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首先需要摆脱自然对人类的奴役。要做到这一点,人类就要更好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而最好的途径就是不断地进行创新。人类要想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奠定物质基础。创新为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生产工具的变革密切相连。人类要想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还需要实现社会的变迁,拘泥保守、故步自封是无法实现社会的跨越性发展的,唯有不断地进行创新,人类社会才能够走向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1](P325)。人类与自然界的不断发展,与人类创新的不断发展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要适应人类以及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就要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要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人类和自然界才能够实现永续发展。人类社会之所以有今天的文明,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人类原本同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也是四肢着地而行的。然而,人类为了采摘高处的果实,就伸直了上身,久而久之,人类就能够直立行走了。人类直立行走所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能够看到更远的世界,能够在更广阔的界域内从事生产活动。人类的这一创新性动作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命运,从此,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人的大脑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涵。

(二)人类的进步与创新紧密相连

人类依靠创新,不仅创造了自身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自身的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因此而变得愈益丰富多彩。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的科学史、哲学史、自然史、文化史、经济史、社会史等都离不开创新的作用。人类从18世纪中叶迄今,在这短短的二百年间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过去七千年都未曾有过的壮举[2](P271)。创新使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创新也将使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1](P325)。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从已知的世界中去发现未知的世界,为接触未知的世界而不断地发明创造,为使发明创造从思想变为现实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实践。止步不前、悲观失望、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都是阻碍创新的情绪体验,都是人类走向“自由王国”的绊脚石。马克思主义格外强调思想创新的重要性,它将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官视为一个永恒发展的认识过程。事物不会主动地为人所了解,人只有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发现未知的世界。物质的运动是不会停歇的,世界的发展是永恒的,人的认识是永恒的,人的思维创新也将是永恒的。毛泽东同志的创新动力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的创新动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本质上就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同志的创新动力思想不是一种纯逻辑的运动,更不是坐而论道,他所提及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的出发点。毛泽东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源就在于他所得出的,均是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历史锤炼和反复检验而被证明是正确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思想结晶,而是我党领导集体智慧的思想精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史,就是一部我党领导集体不断创新、不断发现、不断实践的发展史。一个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辉煌的历史也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不创新,个人就不能进步、企业就无法发展、社会就无法前进、国家就无法富强。各个国家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才会为人民获取更多的幸福,才会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创新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

毛泽东同志的创新动力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革命形势以及建设事业的分析上,他认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能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对革命形势的估计,不能没有创造性思维,缺少这一思维,我们就会落后,就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对建设事业的部署,同样也不能缺乏创造性思维,没有这一思维做支撑,我们的社会建设就难以良性发展。

(一)我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创新

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反复强调以创新为动力的重要性,作为人民军队的指挥者,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使之与客观形势相契合。他指出:“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3](P294)毛泽东同志在此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当事物已经进展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的思想需要跟上形势的发展,使之不断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在革命战争时期,这种变化常常是非常快的,我们的认识更新的速度也要不断地与之相适应,一旦我们的思想跟不上形势变化的步伐,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有可能失败;而一旦我们的思想能紧跟形势的发展,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分析是正确的。我党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起,接连遭遇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五次大规模的“围剿”。1930年年底至1933年年初,中央革命根据进行了四次反围剿,这四次反围剿之所以能够胜利,与毛泽东同志运用创造性思维,紧跟革命形势发展的变化,适时纠正两股错误思想紧密相关。第一股是陈独秀的托洛茨基主义。我党于1927年召开了“八七会议”,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自此以后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托洛茨基主义主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永久革命,发展工业要建立在剥削农民的基础上,这在我国当时的客观形势下,是不现实的也是极为有害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是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所做出的科学的、正确的决定,是我们党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第二股是李立三的“冒进路线”。李立三同志不顾我国的客观实际,想通过攻打大城市,争取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夺取全国的总胜利,这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1933年10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共个别领导人奉行“左”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军事路线,错误地估计了革命形势,使我国的革命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因此,当我们的思维不断发展创新、紧跟革命形势的变化时,我们的革命事业就能够取得胜利;而当我们思想僵化、滞后于革命形势的发展时,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二)我国建设的成就离不开创新

我党带领人民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后,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可以不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而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原因在于我国已经结束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和平与建设是新生政权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这对于转变人民的思想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从1937年至1945年经历了8年的抗战时期,从1946年至1949年经历了3年的解放战争时期。这连续11年的战争给人民物质生活带来严重损失,也使人民的精神生活受到极大的创伤。从革命战争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如果还是秉持传统的、革命的思维方式,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领导同志以苏联为参照对象,主张我国需要先实现机械化,而后再开始搞合作化。这些同志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不顾我国客观实际、凡事都要以苏联的发展为依据的想法,却是有碍于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走农村合作化的发展道路,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对于农民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我国,其影响意义是深远的。

在对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赎买”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行国有化,采取有偿购买的办法,是一种人性化的、和平的方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一对看似势不两立的阶级,在毛泽东同志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下,二者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之源。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述和讲话里,有过关于“和平赎买”方法的记载。但是将这一方法成功地运用到实践中,则是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资产阶级这一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似乎是社会主义发展最大阻力的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也会与无产阶级共存同生。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极大地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和平赎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后继的领导者们提出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如何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等关系问题,打开了思想引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无论是外交还是经济,均得到苏联的巨大援助。苏联对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帮助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然而,我国一些民众以至领导人对苏联模式的盲目推崇却是极为有害的。毛泽东同志在多次会议上,对这种简单照搬照抄苏联经验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并指出我们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经济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突破苏联建设模式的创新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此后,毛泽东同志还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1](P341)意即我国要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就不能总是跟在比我国发达的国家后面亦步亦趋,而是要突破常规、勇于创新。

三、创新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用创造性思维分清“敌友”,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性前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规划和部署,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因此,创新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强大动力。

(一)用创造性思维分清“敌友”,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性前提

分清“敌友”,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性前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开篇时就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3](P3)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分清“敌友”,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多个层面论述过“敌友”问题,但与我国实现现代化关系最紧密的,要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末尾所谈及的“游民”问题。可以说,“游民”问题贯彻在我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始终。能否解决“游民”问题,“游民”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发展。所谓“游民”,是指在农村失去土地,在城市失去工作的人。“这一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力量”[3](P9)。“游民”不管在什么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应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而恰恰又不受人们关注的群体。这一群体具有两面性:一是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二是具有极强的进取心理。能否正确对待并科学引导“游民”,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游民”究竟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对这一群体具体应该采取何种政策和策略,是毛泽东同志格外关注的话题。毛泽东同志认为“游民”之所以会成为“游民”,其根源在于因贫致“游”。为了改变贫困的生存状况,他们在社会中有可能起到推动作用,但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不管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处置这一批人,是中国的困难的问题之一”[3](P9)。毛泽东同志为了改造这一群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重点谈到“游民”的问题。他认为,“只要我们实行土地革命,那一定是能领导他们的,我们应当他们是我们自己的弟兄,不应看作客人”。毛泽东同志明确指明了“游民”不是我们的“客人”,更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不管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团结“游民”,都是我们的总基调。既然要团结这一群体,并且认识到这一群体有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改造。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造建议:一是在思想上,要加强教育,批评不正确的思想;二是在组织上,可以吸纳积极进取的“游民”加入我们的队伍;三是在制度上,要出台具体的改造措施。当农民拥有土地,工人找到工作时,“游民”不再贫困,自然也就不再“游”了。然而,有些所谓的“游民”在拥有了土地或工作以后,仍然还是会为非作歹,这个时候,这些“游民”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民”了,而是纯粹的流氓。流氓,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要坚决予以打击的对象。毛泽东同志认为,在思想上,我们要坚决摒除“游民”观念;在政治上,我们对流氓“不能有丝毫让步”[4](P265);在组织上,我们要坚决洗刷“游民”成分。毛泽东同志所制定的这些政策和策略,对争取“朋友”,打击“敌人”,铺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均有所裨益。

(二)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规划和部署,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

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多、底子薄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规划和部署,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认为,要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要进行具体的规划和部署。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时间表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步骤。首先,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对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问题的认识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以后,曾将实现工业化与进行“三大改造”同时并举,“三大改造”是为工业化服务的,“三大改造”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工业化。集中一切力量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符合我国当时的现实国情。毛泽东同志于1959年,明确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即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毛泽东同志对“四个现代化”的创造性阐发,为我国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指明了航线。其次,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制定了“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规划图。毛泽东同志于1951年年底,指出我国从1953年以后将进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我国的工业化要用20年的时间来实现。在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我党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要用10-15年的时间完成国家的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毛泽东同志于1954年细化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时间表,他指出我们要用“三个五年计划”,也就是15年的时间,为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再用50年的时间,彻底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尔后,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提出了要用50年至100年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最后,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毛泽东同志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要用10-15年的时间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渐完成农业社会化。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得以确立。第二步,是要用8-10个5年计划,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于第二步所需要的时间,毛泽东同志曾做了反复的修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而坚持不断创新的思想,是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游民同志革命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Audio Attraction
严良堃同志逝世
隐性游民
新生的和意识深处的隐性游民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