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豪杰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目前有关决策的理论主要是行政决策理论,或者说是行政组织中的有关决策的理论。决策既可是个人或者群体的行为,又可是组织的行为,说到底还是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多方面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决策理论观测人的行为的心理动机、活动方式及主要特点等。
时至今日,关于人类的行为决策思想和理论有不少,但影响较大的决策理论有以下几种:
完全理性决策理论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在决策上的表现为: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后人将这种假设人在完全理性下决策的决策理论称之为完全理性决策论,又被称为客观理性决策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杰里米·边沁,美国机械工程师、发明家、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等。
美国著名的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在实践中几乎不存在,也很难指导实际的决策。于是,指出决策应采用“有限理性标准”和措施要求达到“符合要求的”或“令人满意的”标准。[1](P3—34)后来,人们将这种决策理论称之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又称西蒙模型或者西蒙最满意模型。
美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者难以、几乎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全部知识、全部智慧和有关决策的全部信息,决策的时间、费用又有限,故决策者只能采用应付局面的办法,在“有偏袒的相互调整中”作出决策。在组织中,决策者往往是在各方互动和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作出决定,并最终为各方所能接受。对于这种决策模式,林德布洛姆称之为“渐进决策”。[2](P11—49)该决策模式强调决策现实实用,符合利益集团要求,程序简化可行,并且还会不断地得到改进。正由于这种决策操作性强,对解决现实问题相当有效,所以受到了行政决策者的普遍重视。
非理性决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潜意识的支配,许多决策行为往往表现出不自觉、不理性的情欲性特点,表现为决策者在处理问题时经常感情用事,从而作出不明智的安排。这一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地利著名的犹太人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等。
从以上各种决策理论来看,不管是哪一种,我们都不难发现,它们都离不开以某种或者某些人性假设理论为前提。比如:理性决策理论主要就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有限理性决策、渐进决策理论就是以经济人假设为重要前提,杂以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为基础的;非理性决策主要是以复杂人假设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决策是人的一种行为的外在体现。一般地,正常人的正常决策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人性思想或者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决策理论自然离不开人性假设理论作前提条件或者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析。基于此,这就是为什么本项研究首先从人性思想与假设理论入手,然后再从决策理论视角来探讨有关组织内耗机理问题。
人的行为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人的行为的起源的标准来划分,人的行为可以划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按照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的标准来划分,人的行为可以划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的标准划分,人的行为可以划分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等等。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大致可以将之归为四大类,即第一大因素是生物性因素或者说生理因素;第二大因素是心理性因素或者说心理因素;第三大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或称为自然性因素;第四大因素是社会环境因素,或称为社会性因素。在这四大因素的影响下,人的行为表现出多种多样、形形色色和五花八门。人类不仅能够适应,而且要适应社会环境;不仅要受社会环境与生物遗传因素共同影响,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社会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往往是非平衡的关系。
从人的行为的表现来看,能够体现出许多特点来,比如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和发展性等等。当然,人的行为也可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变态、反常或者超常等。
人的行为除了本能性生理反应之外,绝大多数,特别是决策类行为,都与人的心理相关,也可以说是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外在表现。人的行为过程,尤其是处于组织之中的人,一般而言,往往就是一个做决定和决策及不断作出决定和决策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
人的行为一般要受生理、心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大因素的影响。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看,组织内耗实际上是人的一种行为,对组织不利的行为。依此,人在组织中的内耗行为实际上也就是个人的生理、心理、自然和社会环境四个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不管是完全理性决策理论也好,还是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也好;不管是渐进决策理论也好,还是非理性决策理论也好,这些都能够从某个角度或者几个角度来正确和合理地反映和描述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然而,这些决策原则和决策理论用来解释人在内耗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却显现出明显的不足之处,或者说存在不少局限性。
完全理性决策理论主要依据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会坚持利益最大化原则。完全理性决策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未曾存在过,关于这一点,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学派的人早已证明。在组织中,内耗主体有的在进行内耗时是会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但还是有不少内耗行为并非一定是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比如:对上级领导的打击报复的反击,或者是对下级进行性骚扰。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完全理性决策在实际现实中往往很难甚至几乎不存在。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们一般会采用“有限理性标准”,争取达到“令人满意”水准即会作出决策。这种决策理论比完全理性决策理论更能解释许多决策现象,但在组织内耗中,我们却会找到许多反证,比如:一些公司产权之争,不管哪一方争夺者实际上都只能说争取达到自己满意的标准,而不是达到公司股东大体满意,更不是争取对手满意。还有,这些参与争夺者可能自身已是“有限理性”了,但有的公司因内部产权之争而最终失去市场甚至破产,这时我们还能讲他们是有限理性的或者理性的?恐怕这种内耗行为从始至终都是愚蠢的。再如:前苏联斯大林大搞肃反运动,将诸多将帅处死,这符合“有限理性标准”吗?又能达到什么样的“令人满意的”标准呢?
渐进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是在各方互动和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作出决定,并且经过多次改进最终能为各方所能接受。这种决策理论对组织完善改进重大决策的确有效,但拿来解释组织内耗主体的内耗中的行为决策很不适合,一来很多内耗行为决策往往是一次性决策、一次性结束,内耗也往往随这一次性决策而告终;二来大量的内耗行为中的决策往往是个人内心的,或者某些群体内部的,很少也几乎不存在说在各方互动和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作出决定来进行。
非理性决策理论认为人的许多决策行为往往表现出不自觉的情绪性色彩,这在一定程度能够解释一些决策现象,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释某些组织内耗中行为主体的决策特点。但是,并非所有的组织内耗现象中的内耗行为决策都是这样带情绪性或者非理性的,而有的却又似乎是一场有预谋的计划行动,或者说有的就是一场早有准备的必然性要发生的阴谋诡计。这种决策理论很难解释像政治类组织中的争权夺利这种内耗现象。
总的来说,要想用一种稍许能更合理一点、更全面一点地解释组织内耗中的内耗行为决策,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总结归纳出新的思想或者建构新的理论模型来。
物理学将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称为“相”。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绝大多数都是以固、液、气三种聚集态存在着。为了描述物质的这些不同聚集态,便使用“相”这个概念来表示物质的固、液、气三种形态的“相貌”。于是,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便有固相、液相、气相。[3](P27—45)其中,任何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只有一个相,即气相;液体通常只有一个相即液相,但正常液氦与超流动性液氦分属两种液相;对于固体,不同点阵结构的物理性质不同,分属不同的相,故同一固体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相,例如:固态硫有单斜晶硫和正交晶硫两相;碳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相;a铁、β铁、γ铁和δ铁是铁的4个固相;冰有7个固相。
这里的“心”,不是指医学上所说的“心脏”器官,而是沿用我国古代人的用法,即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故将思想、情感一切思维活动均称之为“心”,是内在的。这里的“相”,主要是指表现状态和实质相貌,是外在的。心相,有不少不同的解释,比如有的解释为心的行相,也有的解释为心脏的相貌,等等。本文主要取用“心思、心意的状态”意义。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心相”之说。在我国古代,“心相”起初较早作为书法之语在书法艺术领域出现。古代书法理论家将作书前的想像、构思,喻之为“心”,称形诸于实的书法作品 (也即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称之为相。故有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相,可识其心。”其意思为:内心的东西,必定在“外”部得到反映,观赏你创作的书法作品(相),就可以了解你的思想情感。
“相”和“心相”也是一个佛家用语。它们在佛教经典中可以常见,比如:《金刚经》中就有“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4](P21)“佛告须菩提:‘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4](P26)《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就有“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4](P90)其实,关于心相的描述,佛家说得比较详细,比如:“秘密主谛听:心相,谓贪心、无贪心、嗔心、慈心、痴心、智心、决定心、疑心、暗心、明心、积聚心、斗心、诤心、无诤心、天心、阿修罗心、龙心、人心、女心、自在心……”[5](P21—32)在日本,有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笃信佛教,别人问起经营成功的秘诀,他指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相要正。”这里的心相其实就是内心对外在世界的投射。
其实,我国古代对人性的争论一直比较激烈,像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程朱理学的人性二元论、王守仁的心性和一论、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梁启超的个性中心论,等等。这些人性论,有的也称之为心性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就是心相之说;人性论之争,或者说心性论之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也就是有关心相的学说之争。
关于心相之变的论述,我国古代术士们有较多的阐述。我们经常听说“相随心生”一词,据说它源于我国上古术士鬼谷子“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之语。其大概意思是人相的吉凶随着心念性情的善恶而产生或消失,以致我国古代不少相学家都对此说给予较高评价。如宋初陈搏《心相篇》即谓:“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斯言虽简,实人伦纲领之妙。”并据此进而提出:“未观形貌,先相心田”的学说。清代陈钊《相理衡真》卷一则从变相论的角度对此做过阐释:“相有更变,心之所向,而相从之以变。譬如斗柄一般,指东则春,指南则夏。心犹斗柄也,相犹春夏也。即鬼谷子所言‘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所以古人认为心是面相的枢纽,看相不仅可以看心,而且可以预测人生命运。
物理学告诉我们,相变是很普遍的物理过程,广泛地存在诸如材料科学、热力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业和气象学等领域。物理学将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也即不同相之间的相互转变,称之物态变化,又名为“相变”。[6](P7—8)例如:H2O 有水蒸气、水和冰三个相,也即其气相、液相和固相三个不同的相。水蒸气、水和冰的相互转变过程就是不同的相变过程。
物理学认为相变是有序和无序两种倾向矛盾斗争或者相互竞争的结果。[7](P43)相互作用是有序的起因,热运动是无序的来源。物理学还指出不同相之间相互转变一般包括两类,即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8](P306—365)在发生相变时,有体积的变化同时有热量的吸收或释放,这类相变即称为“一级相变”。例如,在1个大气压0℃的情况下,1千克质量的冰转变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79.6千卡的热量,与此同时体积亦收缩,所以,冰与水之间的转换属一级相变。在发生相变时,体积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伴随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只是热容量、热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等的物理量发生变化,这一类变化称为二级相变。正常液态氦 (氦Ⅰ)与超流氦 (氦Ⅱ)之间的转变,正常导体与超导体之间的转变,顺磁体与铁磁体之间的转变,合金的有序态与无序态之间的转变等都是典型的二级相变的例子。
综合心理学、宗教学、物理学等学科有关对心相的论述,我们可以将一个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定义为不同的心相。如果我们将心理的不同状态定义为不同的心相,那么心相发生改变,我们可称之为心之相变,或者说心相之变,或者简称为“相变”。生活中,常听说“某某心变了”或者“某某变心了”之类的聊天语言,实际上就是说某某心之相变状况。
人的心相与相变既会表现出一些共性,也会表现出一些各自的独特性。主要共性特点有:
第一,人的心相和相变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的心相,越复杂的人,心相也就越复杂。还有,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很单纯的人,其心相其实也可能多种多样,也并不简单和单纯。同一个人既可能有积极的心相,又可能有消极的心相;既可能有上进的心相,又可能有不思进取的心相;既可能有乐观的心相,又可能有悲观的心相;既可能有正常的心相,又可能有非正常甚至病态或者变态的心相;既可能有克己利人的心相,又可能有自私自利的心相;既可能是勇气之心相,亦可能是懦弱之心相;既可能是自卑或自负之心相,亦可能是自信之心相;既可能是盲从之心相,亦可能是霸道之心相,等等。由此,我们自然不难明白为什么同一个人身上都可能会出现前后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
第二,人的心相和相变具有条件性和因果性。我们人每一个心相的产生都可找到其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我们人从一个心相状态到另一个心相状态的改变,或者简单地说人心的相变都是有原因的。只是在某一时刻,可能某个心相与相变主要是生理因素条件作用与原因造成,也可能是心理条件与原因占主导,亦可能是社会因素条件影响与原因是主要的,还可能是各种生理、心理、自然和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可以说,世上不存在没有任何条件和没有任何因果来路的心相与相变。
第三,人的心相和相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个人的心的相变也不会变幻莫测得不可知,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点和规律性来。心理学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人的不同的气质类型、不同的性格类型、不同的人格类型等特征,实际上也就是人的心相与人心的相变的规律性体现。可以这么说,一个再复杂善变的人,其心相与相变都会呈现出一些自身的规律性特征来。这就是警察为什么能够从十分狡猾的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中侦察出一些信息及特征来破案。由此,我们可以将不同欲望或者需要之心称之为人的不同“欲相”或者说不同的需要心相 (也可简称为“需相”)。这样一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的需要的描述,我们可以换个说法,即人的生理需要之相,安全需要之相,爱与友谊需要之相,尊重需要之相及自我尊重之相。其他的需要理论分类也可依此类推成不同的相。从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合理地解释这些不同需要之心相与相变的规律性与特征。
第四,人的心相和相变具有时序性和特定性。同一时空点上,人的心相只能是一个心相,具有特定性;不同时空点上,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心相,从而表现出多样性。由此,我们将不难理解人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影响下,其决策过程所表现出的形态和特点。比如:同一个人既可能表现出当机立断式决策之心相,又可能表现出优柔寡断式决策之心相;既可能表现出突发式决策之心相,又可能表现出渐进式决策之心相;既可能表现出有限理性式决策之心相,又可能表现出非理性式决策之心相;既可能表现出不同决策式之心相,又可能表现出最大效用决策式之心相;既可表现出最大期望决策式之心相,又可表现出最佳行为决策式之心相;既可表现出满意行为决策式之心相,又可以表现出冒险决策式之心相;既可表现出保险决策式之心相,又可表现出无差别决策式之心相,还可表现出贝叶斯决策式之心相,等等。
第五,人的心相与相变具有动态性和多向性。人的心相时刻或者说经常发生着变化,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年龄、不同环境等条件下的心相会表现出不同,也就是说人的心相与相变具有与内外环境耦合的动态性。还有,人心的相变不一定始终朝向一个方向发展,也可能朝着另一个方面发展。比如:不一定完全向着积极性的一面发展,有时可能会出现向消极的一面发展;不一定只是朝着恶与丑的方向发展,有时也可能出现善与美的一面。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个总体算是好人的人有时也有可能干坏事或者产生恶的念头,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也可能出现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所说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9](P174)的时刻。反正,人心的相变既可能出现人的心相往好的方面进行相变,亦可能往不好的方向发生相变。这样一来,我们才能理解和更好地解释组织内耗中的人及其言行的复杂性。
可见,如果我们引入“心相”和“相变”概念之后,那么我们既不难解释人在组织中的不同心理与表现,也不难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还不难理解组织内耗的有关机理问题。这样一来,人在社会与组织的各种行为大多都是其内心的一种心相在外部的体现,一种行为变为另一种行为往往是一种心相转变成为另一种心相的表现,或者说是一种心之相变。人在组织中的内耗心理与行为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心理相变,其内耗表现可以反映其心相情况,其内耗行为决策是其心相相变的反映。
如果引入心相与相变概念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人的言行复杂性背后“一心多相”的特点。由此,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权变人等理论假设可以理解为人心的多相性体现,也即人心的经济性相、社会性相、自我实现性相、复杂性相、权变性相等的反映,或者理解为人心相的经济性、社会性、自我现实性、复杂性、权变性等特点表现。不同决策原则、最大效用原则、最大期望原则、最佳行为原则、满意行为原则、冒险原则、保险原则、无差别原则及贝叶斯原则等各种有关人的决策原则,与完全理性决策理论、有限理性决策理论、渐进决策理论、非理性决策理论等各种有关人的决策理论都可以理解为是人在决策过程中人心与内外不同环境情况下耦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相及其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决策行为:人与组织的决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相与个体心相内外环境的耦合的过程,人与组织的不同决策形式实际上就是决策者在决策活动中心相耦合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些就是心相耦合决策概念假设的简述。
[1](美)赫伯特A·西蒙著.管理行为(原书第4版) [M].詹正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
[3]方维平,陈秉辉.广义相变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陈秋平,尚荣注.金刚经·心经·坛经[M].上海:中华书局,2007.
[5]吕建福释译.大日经 [M].高雄:佛光出版社,1997.
[6]徐洲,赵连城主编.金属固态相变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于渌,赫伯林.相变和临界现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8]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物理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9]邓球柏.论语新解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