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8-15 00:55:09吴峥嵘
当代教研论丛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设中职情境

吴峥嵘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无锡市 214000)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纵观新课标,我们发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堂的开放和互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却存在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教师教得很郁闷,学生学得很痛苦,课堂气氛沉闷,大多数学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甚至课堂上有严重违反纪律的现象。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职语文课堂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和就业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

为此,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真正改变以往被动的、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符合中职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应该如何改变中职语文中存在的无效或低效教学这一现状呢?下面,我结合本人的实践探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新认知语文,让课堂回归语文的本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期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按照自己的课堂预设,得出预定答案。形象地说,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是一个剧本,上课成了表演。何时讲授,何时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思考问题,甚至提问哪一位同学等都设计得“天衣无缝”。教学过程看似行云流水,实质上却是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课堂效益甚微。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家长与社会给学校教育给予很多的关注,以至于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作为应付考试的训练课。教学的内容就是考试内容,要考的内容就精讲,不考的内容就略讲甚至不讲。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先提高课堂评价的实效性,让语文回归本真。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的环境必须优化,语文学习的外延必须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们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创设自然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兴趣的引领下,主动有效地学习,并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趣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我在教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时候,一开始按照教参上的结论告诉学生:作者尖锐辛辣的批评了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社会风气,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丑恶本质。说实话,这样的教条性结论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很不以为然。果然,在我说完这些结论后,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录下来,没有任何的赞同和共鸣。我想,何不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类似的现象来全面地分析主人公马蒂尔德的人物形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周围并不缺乏类似马蒂尔德这样的人物,但是随着议论甚至是争论的额深入,一个全面的、立体的主人公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课堂效率也大为提升。

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千方百计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巧用教学艺术,提升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恰当地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课堂的讲授最忌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书云亦云。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梯度原则。例如,在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候,作为散文,体会理解“形散神不散“自然是本文学习重点。于是有些教师就直接地抛出类似“本文是如何体现形散神不散的?”这样笼统的提问,因为提问过于空范,学生一下子不知从何答起。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这类较大的问题化大为小,逐个击破。比如上述问题,就可以改换问法,一分为三:本文写了故都哪些典型的秋景?这几幅秋色图分别体现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通过这种阶梯式的提问,学生的思路慢慢就被打开了,通过每幅图景的感受,很自然地认识到,作者在“清、静、悲凉”的主观感受驱动下,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寻常的秋景秋物,这情感就是线索,就是“神”,这景物就是“形”。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总结适应中职生实际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培养中职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创设中职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