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莉,张 玲
郭丽莉,张玲/黑河学院英语系讲师(黑龙江黑河 164300)。
作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综合英语》课程是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介绍基础商务知识,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和信息获取整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商务英语知识解决问题。随着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和壮大,在实践教学中显现的一些问题不仅影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使学生的自身能力水平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不能满足自己将来的就业需求。因此,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理论对《综合英语》课程进行设置,调整与改变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符合学生要求的课程安排,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帮助。
由于国际贸易往来的迅猛发展,各高校在原有的英语专业基础上,新增商务英语以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制约了本门课程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
《综合英语》课程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英语和商务的复合能力,其教学应在强化英语语言训练的同时注重商务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培养”。[1]根据Mark Ellis和Christine Johnson的观点,“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商务英语的主要特点之一”。[2]
目前来看,由于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浅层次认知,还有教师受“应试英语”和“证书英语”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商务知识的讲授、贸易活动的涉猎非常少,在讲解的过程中仅限于表面知识的停留。因此,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虽具备了不错的语言技能,但是缺乏对商务知识的系统掌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所需不符。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过硬的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同时也应该通晓商务活动必备的理论知识,懂得国际贸易的基本运作流程,对金融、经贸、函电、贸易实务等有一定了解。目前,部分高校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无法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目前各高校使用的《综合英语》教材五花八门,内容体系、侧重点并不一致。现有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务贸易为背景,和中国实际商务交际活动差距很大。还有一些教材取材于 《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和《财富》等报刊杂志,里面所涉及的商务知识难度大,不易理解。这些教学内容与商务环境实际运用脱节,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没有兴趣。
同时,“商务英语精读的特点在于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国际商务英语交际行为,并提高其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3]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不能单独依靠书本上的知识去理解和学习,而应该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的教学目标。但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并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进行实践教学,缺少校企合作、商务英语实践平台,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商务环境下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实践交际并处理问题的人才。但目前很多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本身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没有商务英语的学习背景、也没有在企业从事过相关工作的经验。这种专业和背景上的不足导致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仍然按照专业英语授课的方式进行,侧重英语语言技能的教学,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停留,忽略给学生传授商务知识的重要性。如遇到商务知识的讲解,只停留在句子和翻译的表象,不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训练,不能创设情境将商务活动纳入课堂教学,更不用说考虑到就业市场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安排,这极大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其理论背景主要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即课程开发须要遵循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群体调整教学和训练学生学习的三个原则。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它“至少有4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4]
课程设置是各类学校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规定课程门类和课程类型的设立以及在各学年的教学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确立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由于在商务英语领域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比其他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更难以预测,因此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是必要的。商务英语教学在于能够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的复合人才,因而在课程设计时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人单位的要求等方面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求分析可以使他们更强地意识和澄清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以适应以后工作的需要。同时用人单位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往来的运作能力,既有知识的要求,更有能力的要求,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商务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综合英语》课程的设置必须遵循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务应用型人才。
高校在设置《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之前,要遵循课程设置的目标。商务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商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同时扩大词汇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的商业与社会文化,并且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阅读与听说能力,还要熟悉、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交流的基本技能。因此需求分析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基点,从学生对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商务英语知识、商务交流技能以及商务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基于此,高校设置的《综合英语》课程才能更具有效性和实用性,才能既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又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英语水平的需要,也能使《综合英语》课程更受学生的欢迎。
1.合理利用非真实教学素材。《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在保证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量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与语言输入的关联性与趣味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无意识中轻松习得语言,掌握知识。对此,教学素材的优化与补充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场地和课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进行练习,非真实的教学素材则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增强知识关联性与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影、视频或电视节目片段以及VOA或BBC等新闻材料,在保证难度适中的前提下,注重所截选素材的真实性、教育性和灵活性。比如在讲解Market leader《综合教程4》第11单元《Crisis Management》时,教师可以下载部分课文相关的英语视频、插图等,让学生在了解瑞士航空公司111号航班空难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提高英文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场景、提出个人见解,对其中呈现的危机处理方法和文化意识进行探讨。通过这种非真实素材的合理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语言与商务知识比例适当。《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基础英语知识、商务英语、和商务知识,它们组成了课程的三角形。英语语言是商务的载体,通过基础英语的学习而获得,对商务英语专业而言,它是一种工具。掌握英语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走向全面的英语商务:即培养直接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的能力。因此,《综合英语》课程的设置,要联系学生需求及就业需求,协调好内容的比例,不仅要打好学生英语语言的基础,同时也要保证学生商务英语知识的把握,做到基础与知识的平衡,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一直以来受传统英语教学的束缚,课堂教学大部分使用简单的问答法、讲授法和练习法等,教师为绝对主导并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针对《综合英语》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广、覆盖面大的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多样化、纵向化。以笔者讲授的Market Leader《综合教程3》为例,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体系延伸的需求,在课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Advertising》一课中,针对本章的重点和学习内容,运用了问答教学法中的定向讨论法。在上课之前,充分准备了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问题:广告的功能,广告的宣传途径,在文中四则广告体现的内涵等。以便在课堂上可以顺利引导学生从已经存在的、但不成体系的知识系统中进行知识的深层挖掘。在讲授到第4则环保广告中,运用了小组治疗法,“这种教学方法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的研究课题之一”。[5]目的在于通过小组形式集体讨论,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此种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英语交际的积极性,从自身角度理解环保广告的概念和对此产生的联想,有助于他们形成彼此配合的默契,并将这种良好行为带到未来的工作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
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要求,在学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语言基础水平以及他们对商务《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善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加实用的商务英语表达技能,为毕业后走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1] Ellis,M.& C.Johnson.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5
[2] 陈建平.商务英语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7
[3] 陈雪花.浅谈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教育,2012(33):201
[4]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2004:19
[5] 杨银娣,张培.国际化视角下成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分析[J].论坛集萃,2012(1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