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奇观化

2014-08-15 00:54韩东梅
传播与版权 2014年8期
关键词:电视观众真人秀电视节目

□ 韩东梅

“奇观”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pecere,指被展现出来的可以观察到的客观景观,也指主体性、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奇观”一词引入媒体领域要追溯到上世纪,美国著名的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媒体奇观”的概念,掀起了学者对电视奇观化研究的热潮。“媒体奇观”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奇观化可谓是中国电视发展的趋势之一:一方面,电视奇观化满足了电视观众的收视需要,能有效规避因为大众文化的兴起带来的诸多弊端;另一方面,电视奇观化是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它使得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影响、感染电视观众。

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真人秀这种舶来品俨然成为今天中国荧屏上的收视宠儿。真人秀作为中国综艺节目的重要支撑力量,自引入中国以来,通过本土化的改造和内容形式方面的创新,相继出现了全民选秀、婚恋交友、亲子互动、科学竞技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掀起一阵新的电视浪潮,真人秀节目在发展、演进过程中不断制造着媒体奇观化现象。

一、奇观化表现

“真人秀是对志愿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与艺术加工的一种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真人秀节目在节目题材、视听效果、人物设置三个方面表现出了奇观化。

(一)题材奇观化

随着真人秀节目形态的引进,相对保守的中国电视行业有了更多施展电视工作者智慧和才能的空间以湖南卫视为主导的各大卫视开始对真人秀这种节目形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和提升,在题材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2005年湖南卫视红极一时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通过“拉网式”海选和极具刺激震撼的比赛环节,制造了一场“真人秀”的视觉盛宴。《超级女声》成为全民选秀成功的典范。2010年江苏卫视横空出世的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以其靓丽的24位女嘉宾,个性的男嘉宾和主持人,绚丽的舞台背景和夺目的场景设计,震撼力十足的现场音乐等,使婚恋、交友本来再普通不过的事,在媒体大量介入的情况下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形成媒体奇观。2012年浙江卫视倾情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以个性化的主持人,权威并且充满人文关怀的五位导师评委,形象各异、音质不同、故事震撼的参赛选手,使节目成为引领真人秀节目的新先锋,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2013年野外综艺《爸爸去哪儿》成为中国首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的典型范例,全国上下掀起育儿、父职参与、亲子互动等热议话题。2014年可谓是真人秀“元年”:歌唱类比赛《我是歌手2》热播,邓紫琪一夜成名;亲子互动节目跟风呈现,明星家庭生活成为收视奇观;国内首档科学励志真人秀《最强大脑》收视长虹,让科学在中国电视荧屏开始流行起来;国内首档明星姐弟自助远行真人秀《花儿与少年》,旅途过程中的人多事杂、状况百出,也让节目有了更多的看点。

我国在对真人秀进行探索和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真人秀节目的表现领域,现实生活中的婚恋、游戏、旅行等话题都被作为真人秀节目表现的对象和内容,“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聚集。曾经直接地存在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

(二)视听奇观化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与前面时代相区别的‘世界图像时代’。”电视追求神奇、新奇的视觉效果。观众看电视不仅可以从古看到今,甚至还可以“预见”未来,神奇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如痴如醉。例如国内首档科学励志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这档节目打着“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口号,在娱乐至死的电视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科技含量和人文关怀的“高大上”节目。节目在视觉语言、场景布置、人物造型、节目拍摄、剪辑、制作等方面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试图创造一种视觉奇观体验。节目最值得一提的是舞台道具的视觉冲击:3D版的《清明上河图》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表情和动作都展现得淋漓尽致;5000个魔方,35个魔方达人连续5天完成的魔方墙,颇具震撼力;节目组花费3个月在全国7个省市找到的101只斑点狗等道具,让电视观众在惊叹节目组的尽心竭力和追求完美细节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一场视觉带来的奇观。

另外,电视真人秀节目也运用音乐和音效效果以及刺激性的语言创造了真人秀节目的听觉奇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2》等节目都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方式,声音、音乐是节目嘉宾展现个人魅力、传递情感的媒介和途径,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各具特色的人物逐渐以音乐作为个人标签,或欢快或高亢或低沉。在节目音效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当属《非诚勿扰》,节目在各个环节都精心准备了代表性音乐,如男女嘉宾的出场、男女嘉宾牵手成功环节、男嘉宾失败退场环节,这些环节的音乐将情感演绎得更为戏剧化。随着《非诚勿扰》节目的热播,作为渲染节目气氛、增加戏剧冲突的音乐也成为电视观众津津乐道的对象。电视真人秀节目为观众准备了一场视听奇观。

(三)人物奇观化

真、人、秀是真人秀节目的三个关键要素。作为真人秀节目的中心——人,是戏剧化冲突的集中体现,也是节目吸引观众注意的部分。真人秀节目的吸引力在于通过真人的演绎,可以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节目的娱乐性也因为有了真实的基础而显得更贴近人心。所谓的“真人”又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完全本真的状态,真人秀节目侧重于人物的故事化和个性化展示,在节目规定的规则和情境下让人物充满了传奇色彩。《花儿与少年》是一档致力于自助远行的明星真人秀节目,节目四女两男的搭配,包容的大姐、豪爽的二姐、优雅的三姐、贤惠的四姐、古灵精怪的五姐、一意孤行的导游、憨态可掬的会计,不同个性的人物在节目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七个年龄、层次、个性不同的嘉宾在节目中如何磨合各方关系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爸爸去哪儿》是国内首档亲子互动户外真人秀节目,节目不仅为观众展现了五位不同的萌娃星爸,更展示了五种不同的亲子相处方式,观众在这个节目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窥视欲的满足,也读到了育儿、亲子相处、做饭方面的“活教材”。

二、奇观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真人秀节目真实与虚构相结合的人物奇观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也是电视台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的必然选择。电视真人秀节目奇观化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表达

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装置,而电视的奇观化是电视解构和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手段和工具。电视节目只有吸引观众的注意,才能达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没有一定数量的电视观众,电视的宣传效果就无从谈起。奇观化是吸引观众注意的一种方式方法。在观看过程中,电视观众由于主体意识的放松而沦为单向度信息的接受者,并且就此被电视奇观影响甚至控制。真人秀节目是电视领域最容易进行奇观化改造的部分,也是观众最容易放松警惕的环节,因此真人秀节目的奇观化越发明显和突出。

(二)电视消费文化日益崛起

以往电视是进行宣传说教的传声筒,如今大家在消费社会观看电视不再仅仅停留在获得知识、接受教育那么高端的层面上,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使电视观众极力寻找一个可以释放、宣泄情绪,娱乐心情的媒介,电视尤其是真人秀节目在这种社会需求中应运而生,不断满足大众心理、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因此,真人秀节目开始注重奇观化的呈现和表达,以期吸引更多的电视观众。

(三)受众审美水平提高

在传播学中,受众作为群众中的个体,受到人际传播和社会联系的影响,会按照现时与自身的习惯有意识地选择信息。对于媒介传递的信息,他们会具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心理。在观众信息选择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一些易于理解、方便接受、新鲜及时的信息。电视真人秀节目采用奇观化的表现手段,节目整个过程充满悬念、冲突,节目中人物的设置、空间的设计、节目的拍摄和后期制作,都能给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的体验,从而产生更深刻的心理期待。

三、奇观化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为了迎合观众、提高收视率,电视节目越来越注重娱乐化和快餐性,这使得奇观化容易造成电视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虚假繁荣。人们在享受电视奇观带来的审美快感的同时,逐渐失去分析和辨别节目好坏的能力,越发的麻木会使观众失去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因此奇观化背后所隐藏的一些弊端不容小觑。

奇观化不要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把握奇观本质是关键。奇观化要体现当代主流价值观,能引导观众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不应该是仅仅追求视觉刺激和叙事猎奇的哗众取宠。“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奇”并不是奇观,更不值得电视以此来标榜或者炒作。如何让电视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真正实现奇观化:既能满足观众娱乐的需要,又能潜移默化的向观众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电视节目应该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增强节目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电视节目不应一味迎合受众,也不能为了收视率而失去底线。电视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要不断提高节目的文化内涵,多表现真善美,少以假恶丑来哗众取宠,宣扬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实现电视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双重属性。例如《最强大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没有极力表现“科学”的酷炫,而是在每一个平常人甚至是残疾人身上,挖掘他们科学的闪光点甚至是超人的技能。在残疾人“中国雨人”周玮身上,节目将人文关怀发挥到了极致,节目给了周玮一个展示自己超强大脑的舞台,节目评委和制作方给予周玮最人性化的关怀,这种直指人心的温情甚至比科学的炫酷表演更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瞬间提升了节目的档次。

2.注重本土化改造,提高原创能力。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真正中国原创的节目少之又少。无论是轰动一时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还是《最强大脑》,都是购买国外版权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产物,甚至《中国好声音》的转椅都是直接购买国外的,这种死板的拿来主义实在有损我们电视界的声誉。综观中国真人秀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引起轰动效应的节目基本都是国外版权,照搬或者部分复制,可以带来电视领域一时的繁荣,但是无法激发中国电视持久的活力。因此,奇观化的真正实现需要原创节目。

四、结语

奇观化是一种影响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理念,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表达,是一种符合文化现状和发展规律的文化形态。奇观化作为电视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倾向之一,应该立足于电视本体,在人物设置、场景选择、视听呈现等方面进行适度的发挥,以期真人秀节目有更广的表现空间。

[1]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孙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M].新华出版社,2009.

[3]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6.

[5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电视观众真人秀电视节目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调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两岸电视观众之家庭收视行为分析研究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浅谈电视观众的视野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