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产业链的创新

2014-08-15 00:54:54范家昕
传播与版权 2014年1期
关键词:制播卫视电视节目

□ 范家昕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不断的发展与探索,如今电视节目已经从原来简单的电视产品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整并庞大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从内容生产到推广营销再到衍生产品的三重互动的产业链。而广大电视工作者,也在力求从产业链的三个方面入手丰富产业链内容,不断创新。

一、内容生产的创新

(一)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是近年来电视行业的热点话题,制播分离即指将电视节目内容生产从电视台剥离出去,由社会上其他实体来完成,电视台通过从社会上购买节目播出,以实现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和流通。制播分离旨在培育我国电视节目内容生产产业,使之形成产业链,促进节目交易市场的发展。目前,各大电视台通常所采用的制播分离模式多为电视台外包模式,或者电视台负责审查、付费和播出,由制作公司负责生产。 也就是说,要么是电视台只是把一些零碎的劳务工作外包给制作公司,电视台掌控核心技术和节目内容,要么就是电视台审片委员会根据制作公司的节目,预估节目的发展潜力,然后考虑是否购买节目。

2012年引发我国综艺节目收视热潮的《中国好声音》在制播分离上的探索,可以说开创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制播分离的新模式。《中国好声音》是由灿星制作公司和浙江卫视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合作模式。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的关系不仅仅是制作与购买的关系。双方相互牵引制约,当节目的收视率不如预期的某一定点时,灿星制作公司要承担广告商的损失;如果收视率达到某点,浙江卫视就要按约定比例与灿星制作共分成。为了节目的高收视率,制作公司必须提高节目品质,邀请更具影响力的明星以及专业节目制作人员。在这种制播分离的模式下,电视台降低了购买风险,制作方加大投入来保证节目质量,双方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共进步,各自施展才能来提升节目质量。

(二)模式引进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借鉴海外节目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业刚走入产业化之时便已经开始,但那时对海外节目的学习处在“模仿”阶段。近年来,无论央视还是省级卫视都推出了众多炙手可热的电视综艺节目,而这些节目大多是引进国外的电视版权节目。引进节目几乎涵盖了选秀类、益智类、婚恋类、舞蹈类、音乐类、职场类等电视综艺节目类型。比如选秀类节目《中国达人秀》,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婚恋类节目《非诚勿扰》,音乐类节目《我是歌手》、《我为歌狂》,职场类节目《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可以说,引进外国版权节目如今已经形成井喷现象。

模式引进即是指参照国外成功的电视节目模式创作的方式。一般来说各大电视台为避免版权纠纷,从国外购买节目版权后,再进行本土化移植。节目模式引进“会有如下的标准配置:原版节目的成片、节目制作宝典和根据实际情况的模式指导若干。其中,节目制作宝典和模式指导,成为学习和消化域外电视节目的关键。作为节目引进中的核心资料,宝典详细列示一个节目模式操作从创意、宗旨、环节、步骤、配合到财务管理上的逐一细节”。有些版权所有者还会派制作人亲临中国指导节目,以保证节目模式可以完整复制。比如《中国好声音》就是引入的荷兰的《The Voice》版权,灿星公司制作团队得到了《The Voice》详细的版权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内容安排、导师选择、学员挑选,甚至细微到灯光如何调校等。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引进国外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可以大大降低节目风险,从而保证国内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获得良好的收视率和高收益。

二、衍生拓展的创新

(一)主持人的多栖发展

主持人与节目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主持人借助节目的平台被大众所知;另一方面节目的成功也得益于主持人个人魅力对大众的吸引。主持人走向多元化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是节目品牌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综艺节目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在《非诚勿扰》的出色表现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名嘴,成名后的孟非不仅出版了《非说不可》、《随遇而安》等书籍,还本色出演了职场时尚电视剧《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江苏卫视2013年自制情感剧《新恋爱时代》等。在这些由名主持参与的商业演出、电视剧、电影、唱歌等活动中虽然没有打着节目品牌的旗号,也没有冠以节目品牌,但是主持人与节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观众在看到主持人的同时也会想到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这对节目品牌也是有力的推广。

当前我国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多栖发展中,不得不提的是湖南卫视的“快乐家族”主持团体。“快乐家族”是2006年由湖南卫视选出的由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的新一代主持团体。“快乐家族”依托湖南卫视的平台,与节目共同发展。他们还涉足影视、动漫等领域,参演电影《嘻游记》、《虹猫蓝兔火凤凰》、《快乐到家》等。同时,“快乐家族”还参与电视剧《美女不坏》的拍摄,出版音乐专辑《快乐你懂的》。“快乐家族”主持团体的多栖发展有利于提升栏目和电视台的竞争力,主持人在锻炼中丰富主持风格、提高主持水平。主持人个人的风格不同可以吸引多元化的受众,同时主持团队的群体效应也可以提高受众对节目的辨识度和忠诚度。“快乐家族”的多元化发展与《快乐大本营》的发展同步,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产业链发展增添了新的延伸方向。

(二)电子商务的大胆尝试

电视综艺节目总是依赖广告收入维持节目运转,在节目产业化运行的今天不是长久之计。传媒行业人士积极思考如何延伸电视综艺节目产业链、向实体经济靠拢成为当下发展趋势。B2C电子商务在中国日益成熟,电视综艺节目通过搭载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相关产业延伸的积极探索。首先通过在节目中对相关产品进行展示,然后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产品,以此吸引和促进受众购买产品。目前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节目以此作为节目的延伸方式,多以时尚美容生活类综艺节目为主,其中线上营销较为成功的是东方风行。

东方风行是一家引领中国时尚生活方式的新型跨媒体公司,于2000年成立。公司主体业务围绕以电视节目为主的传媒、娱乐、时尚产业化领域相结合进行开发。《美丽俏佳人》是东方风行集团出品的中国第一档全演播室制作的大型时尚美妆节目,于2006年开播,在节目中为受众推荐各种时尚美容生活类产品。2008年东方风行传媒集团创始人也是国内著名主持人李静,创立了中国首家专家明星进驻、提供“女性时尚解决方案”的大型女性购物网站乐蜂网。乐蜂网的产品主要包括精油、营养保健品、美容护肤品、彩妆等时尚产品。2009年,仅创立一年的乐蜂网注册用户就接近200万;到2012年,活跃用户达到800多万,而在《2012上半年中国增速最快独立B2C电子商务网站TOP10》中乐蜂网排名第二,是化妆品电子商务网站中唯一上榜的企业。乐蜂网的成功,成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与电子商务密切结合的典范。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是费时费力的投资,专业的经营与内容制作有时让电视台力不从心,于是便产生了合作模式。综艺节目与电商的合作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产业链延伸的新发展模式。

(三)艺人经纪的开发创新

2006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都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翘楚。早在2006年天娱公司就希望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走产业化道路。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制作团队灿星公司也希望能够借助节目的影响力打造出更为丰富的产业链。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电视也在磨炼中不断完善真人秀节目中艺人经济的组织形式。

首先从签约形式上来说,2006年《超级女声》选手大多签约天娱,再由天娱整体打包卖给别的经纪公司。《中国好声音》采取了一种相对宽松的签约形式。《超级女声》每个选手的经纪人与节目中的经纪人不同,所以导致艺人在节目前后定位的差异明显;而《中国好声音》所有选手的经纪人都是这些选手比赛中的导演,这些经纪人非常熟悉选手的定位、角色形象和发展方向,所以对选手来说他们在节目前后的定位上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从依托平台上来说,《超级女声》单纯依托湖南卫视,而《中国好声音》不仅依托了浙江卫视的平台,还有星空卫视等其他媒体。从经济团队来说,相较于《超级女声》当年没有艺人经纪和音乐制作方面的经验,《中国好声音》具备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集团化的运作方式,同时他们还拥有一定经纪艺人的经验。

《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通过对节目内容的研制开发打造节目品牌,同时,将节目融入产业链当中,在品牌运营以及艺人经济业务的不断拓展中获得收益,使节目品牌的影响力最大化。艺人经纪的开发为电视综艺节目产业链延伸出新路径。

三、结语

如今,电视节目的竞争是节目所参与的整个产业链的竞争。电视综艺节目作为电视传媒产业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视觉文化的转向时代,电视综艺节目应以播出为主,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全范围发展,以形成电视节目产业链的延伸,发挥电视产业链条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拉动作用。

虽然近年我们在节目产业链上进行了创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比如在如何将艺人与综艺节目进行有效捆绑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还有,选秀节目制作方错误估计选秀明星价值的问题。同时,当前中国的电视媒体由于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限制,电视节目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相对薄弱。电视行业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低、民营节目制作公司实力薄弱但有创意、国营电视台实力雄厚却运行缓慢的现状。日后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电视综艺节目产业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1] 周欣欣.模式类电视节目,将何去何从——省卫星模式引进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J].收视中国,2011(11).

猜你喜欢
制播卫视电视节目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综艺报(2023年11期)2023-06-28 16:04:4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制播模式的创新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新媒体研究(2017年8期)2017-05-28 12:09:40
电视制播网网络安全防范方式探讨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广播电台应急广播制播业务分析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34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