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逸位”对出版的影响探讨

2014-08-15 00:54
传播与版权 2014年1期
关键词:印制责任制书籍

□ 刘 滢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出版社在运行上遵循着基本相同的形势。在其分工体系中,分为编辑、印制、发行三个阶段,这就决定了其内部人员的调配结构是编辑、印制和发行人员,各自承担起分内工作,互不干涉,互不进行越界操作。直至今天,出版社在架构设计和人员分配上,仍有传统分工的痕迹。

一、编辑“逸位”使编辑的核心地位得以确认

(一)编辑“逸位”的出现,确认了编辑在出版行业中的中心地位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认为,编辑是整个出版的核心。但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发行是龙头”的观点。其本质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用图书创效益的目标。为了使图书顺利被卖出,发行部门实际就成了销售部门,直接面对整个图书市场。发行职能的转变,必然要求编辑随之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人们对编辑与发行的地位存在疑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编辑与发行在结构上和人员分配上不明确。市场经济对出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推进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主要途径就是使编辑面向市场,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及动态变化。这就使编辑在出版业中的角色与传统形成明显的分界,形成编辑“逸位”的局面。这就明确指出了编辑的职能和中心指导作用。

(二)“逸位”情形下编辑的主要职能

1.编辑要将市场意识贯穿于图书的策划和组稿时期。

这是出版社向市场进军的首个环节,也是最基础的阶段。新时期的编辑不再是局限在办公室里坐等稿件,而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策划思想。这就要求编辑在进行稿件统筹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掌握自身所在单位的出版物的出版方向;第二,全面了解相关学术和学科的信息;第三,针对选题,制定相关计划;第四,理清思路;第五,依据作者要求,写出适合的稿件。以市场为导向,策划出符合市场需求、迎合读者口味的书籍。

2.编辑的职能之一是将书籍的内容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这就使其更适合对印刷和发行进行整合。图书是以内容求生存的产业。对市场需求的定位,也就是读者的要求,在策划和组稿阶段就已经事先设计好的。而作为策划人的编辑对图书内容有着详尽的了解,这是其他职能部门人员所望尘莫及的。因此,编辑对整个出版流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整个出版项目运作过程中,项目负责人是编辑最合适的职位,位于核心地位,其他职位如印制人员、发行人员都起到配合的作用,他们的工作都要围绕编辑对市场的判断而开展。

二、“出版全流程”的思想是编辑“逸位”的指导思想

图书的生产过程是从产品研发开始,最终投向市场。具体形式是编辑、印制、发行,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保障图书的质量和销量。编辑的“逸位”使编辑进入印制和发行环节,这就必然要求其对整套流程熟悉、了解和负责。除了其自身的组稿工作外,还要充分考察书籍的行销事宜。表现在:首先,编辑要确定书籍的形式,主要考虑书籍的形式、读者的习惯、读者的购买能力以及行销方式;其次,与发行人员一起制定和执行营销方案。

三、编辑“逸位”促使编辑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传统的编辑强调案头的工作,只要有一手良好的文笔,能够在办公桌前坐得住,就可以称之为优秀的编辑。但是,新时期的编辑,需要掌握行业内的动态以及市场需求,具备灵敏的职业嗅觉;通晓营销方式和书籍的成本核算。总之,现代编辑就是要在编辑、印刷和发行方面都要有所为。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概念不断深入,固有的编、印、发“三分”架构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弊端,主要表现在:“三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及时和有效地沟通,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容易在系统的配合上出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出版社探索内部机制改革,其中包括项目实行责任制、编印发进行一条龙统筹以及编辑目标责任制。这一改革的显著特点即实现编辑的“逸位”。“逸”是超出的意思,“位”指权限及范围。

“逸位”是指编辑的工作范围下转到印制与发行的工作中去,超出了原有的内部分工。编印发一条龙即实现编印发不分隔。编辑目标责任制、项目责任制即以责任制为主导,实现责任明确化。鉴于责任人要对其承揽的项目负责,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致使相关的编辑要针对出版印发流程进行相关的营销规划和相应的成本控制。近些年,出版行业实行改制,市场化逐渐加深,在全行业内都推广项目及目标的责任制,编辑“逸位”已成为大势所趋,引起出版界的普遍共识,这对整个出版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编辑要求能够“坐得住” ,要求其偏重于“学者型”,这样可以与相关的专业性的学者进行沟通。现代的编辑要求能够“走出去”,同时通晓各行业的知识,强调“杂学家”,了解更多学科的知识。掌握出版行业中的行销和印刷知识尤为重要。编辑的“逸位”拓展了编辑的工作内容,对其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突破了原来的分工限制,这是出版流程体现智力资本的特性。出版行业是一种文化产业,而编辑是其主体,要不断加强其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这一趋势越加明显,并值得提倡和鼓励。

[1]张积玉.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滕跃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编辑学刊,2006(5).

[3]肖东发,张文彦.从“印刷文明”走向“数字时代”进程中编辑出版教育的变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猜你喜欢
印制责任制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荣誉与商机共存 第八届口华印制大奖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书籍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