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晋芳
(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山西长治 046011)
武乡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区,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加之外来艺术的刺激和影响,在武乡民间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方文艺形式,同时也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舞蹈,逐步演绎为今天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针对武乡顶灯进行调查与研究。
《顶灯》是流传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灯舞形式,对于其起源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是“孔明灯”[1]882-891,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到五丈原,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在中秋夜的晚上,夜观星象,感叹到:“我星已落,告诉侍从,等我死后,如果有外兵来袭,将我的尸体装入棺中,他们偷袭南方,把我的头转向南方,如果偷袭北方,则放置北方。”不久后,诸葛亮去世。没过多久,司马懿带兵进攻,将士们听从诸葛亮的吩咐,果然抵挡司马懿多次进攻,将士们为了纪念诸葛亮,便在中秋夜顶灯祭祀,来纪念诸葛亮的衷心。第二种说法是“怕老婆顶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夫妻两人一起上街观灯,妻子为了不让丈夫“偷看”别的女人,是用来看管丈夫、保证目不斜视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也是女人对男人的一种惩罚方式。后来,男人集结起来,边走边舞,使其形成了今天的顶灯舞蹈。第三种说法是“拜佛灯”,这种说法与佛教有关,是产生于东汉永平年间的一种设灯拜佛形式,同样寓意着人们能够风调雨顺、幸福平安。第四种说法是“黄河灯”。黄河灯的铺设很麻烦。选一块大场子(必须是有土的地方),按所设计的图纸挖上坑,栽上五尺高的木棍,木棍上边顶上灯碗,然后按图用绳子将这几百根木棍系成一条单行道,正中还要栽一棵数丈高的黄河旗,外圈还要设一道黄河门。黄河阵大约有三里多地。跑腿秧歌先在黄河阵外面唱几段,然后顶灯队伍等人列队先走进黄河阵里,算是开了头,然后村民才可以进去转。据传,游黄河灯可以治百病,黄河旗杆处还设有一寿石,游黄河阵的人只要摸摸这块寿石,就可以长命百岁。所以黄河灯这种形式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胡人为了躲避汉人的抓捕,脸上画上不同颜色的脸谱,混进顶灯队伍,为了逃命。在现在我们常见的表演中,顶灯形式多样,多以规模壮大来著称,其影响力极大,后来民间老艺人精心设计舞蹈动作、队形、作品,使顶灯更加舞蹈化,具有艺术性,美观性。
武乡顶灯舞是一种集体舞,一般演出人数都是一二百人,七八十年代以前多在晚上表演,据原武乡县文化局局长王仲祥讲解,在他年轻时表演顶灯节目,一般都是男性表演,需要剃光头,用浆糊粘上糠,把碗顶到头上,一是为了固定碗,二是为了头平整,容易顶碗,碗里放有沙土,(后来放成糠,为了增加碗的重量,更容易保持平衡),插一支点燃的蜡烛,或放一只油灯,脸上可涂沫油彩,在五六十年代顶灯演出都是身着戏装,参演人数大多数都是村民,两臂可放上,放下,用来保持身体平衡,手上一般不持道具,脸谱根据人物特征来设计,一般都是人们熟悉的人物,例如孙悟空等。发展到现在,顶灯舞蹈的演员不仅是男性,而且女性居多,女演员从身体素质、接受动作能力来说,都要比男演员强,逐渐成为顶灯舞蹈的主力演员,在2013年武乡县正月十五的街头社火展演中,女性化淡妆,男性画着不同的脸谱。
顶灯舞属于队列舞蹈,其舞蹈形式主要表现在队形变化上,基本舞步就是“十字步”“走步”“碎步”“自由步”等,可两纵队,可四纵队,边行进边动作。顶灯舞蹈与其他舞蹈有着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顶灯舞的基本特点是身体下沉,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就是这种“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音乐伴奏都是打击乐,东乡村子配有歌唱。主要的乐器有鼓、铜锣、镲、木胡、笙、管、笛等。顶灯的基本鼓点是:一冬 一冬 仓|仓才 仓才 仓|三拍子节奏,中国音乐家协会来武乡采风,称其为民间华尔兹,但其三拍子的强弱不同一般,节奏为“弱、弱、强”。
《顶灯》发展到现在,各村都在进行创新,中乡顶灯同东乡顶灯形式不尽相同,东乡各村也不全一样,各村都想推陈出新,不仅保留原来舞蹈的本身意义,还要具有自己舞队的特点,这样也就使得顶灯舞蹈呈现出百花纷呈、千姿百态的态势。一般说来,顶灯舞都要走“黄河”,跟“马火”与“跑步秧歌”穿插进行,这样更受群众喜爱,顶灯演员更有兴致。在2013年正月十五的街头社火展演中,顶灯舞蹈又有了新的变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头顶灯,还在腰间系有红绸,两手抓握红绸与下身的行进舞步配合,增添了舞蹈美感,加强了节日的气氛,也体现了人民在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娱神、娱人的一种崭新的舞蹈形式。
首先,我们从演员来比较,在八九十年代,顶灯演员男性居多,发展到现在,男女群众都加入到队伍中,舞蹈队伍人数众多,队形更加丰富,场面壮观。在现在的顶灯演员中,女性居多,因女性太多,比男性四肢要协调,男性演员剃光头画脸谱或者头上包有白毛巾。
第二,从脸谱来观察,演员脸谱逐渐丰富起来,以前只是男演员在鼻子上画有图案,现在更加丰富,尤其是男演员,不仅每个演员脸上画有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的脸谱,而且在后脑勺也画有色泽鲜艳的图案,女演员相对来说,趋向于广场艺术,只需要化淡妆即可。
第三,从道具来分析,以前只有碗和蜡烛,碗可以是平常吃饭用的瓷碗,也可以是木碗等,碗里装有沙子,把蜡烛插到中间,也有用糠来代替沙子,现在的道具具有美观性,制作材料丰富,有塑料的,也有纸扎糊的,道具碗灯也有了新的改进,在碗边糊上黄纸,写有吉祥的字符,装饰性加强。另外,在近几年的正月十五武乡社火街头展演中,出现了大红绸子,作为辅助道具之一,同样给顶灯舞蹈加大表演难度,要求多次训练,掌握上下身的协调配合,同时也使得舞蹈更加富有美感。
第四,从服装来比较,从书籍等资料中,搜集的照片来看,以前的服装都是颜色比较灰暗,上身宽松汗衫,下身深色裤子,逐渐发展,出现现代戏装,现在又加入广场舞蹈形式,服装又比较合身,颜色鲜艳,款式多样。
第五,从舞蹈动作来分析,原来的动作比较单一,最基本的就是十字步,现在加入自由步,磋步、小碎步来变换队形,原来的两臂只是随动,保持身体平衡能力,现在的两臂已经是舞蹈动作的一部分,手里拿灯,或者系着红绸,来增加舞蹈技术难度。
武乡顶灯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传至现在已经成为本地区代表性的民间祭祀舞蹈。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傩祭活动也被简单化为“封建迷信”而被否定,加上神庙被拆,神像被毁,甚至有些研究者费尽千辛万苦搜集和整理的资料被认为是封建迷信书籍,差点被遏制进行研究,慢慢地傩祭活动也失去了举办活动的重大场所,加上广大人民群众受到“无神论”的影响,大家也渐渐的淡化了对神灵的信仰。在晋东南地区我们政府已经在努力保护这些“古董艺术”,但是后人已经不再欣赏这种老掉牙的艺术,所以年轻人更不会去学习和传承了。晋东南民间文化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现今仍然活着的艺人也都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已经80岁,最小者也有50岁,关于民间祭祀舞蹈的表演和技艺也几近失传。与其它地区一样,晋东南地区民间祭祀舞蹈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急需我们来抢救这一民间艺术。
现在晋东南地区的一些民间祭祀舞蹈已经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值得庆幸的一件大好事,但是,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2]8-9难道要等着修建博物馆来保护?笔者认为,如果能在博物馆保护当然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却不是唯一的办法。各级政府不可能给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修建一个博物馆,从财力、人力、物力,各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即使能修建一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民间祭祀舞蹈是动态艺术,是由传承人代代往下口传身授来延续的,所以也要采取更适合它的保护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动态保护,就是要保护在民间,尤其要保护在传承人及其表演者身上,把一些好的作品要录制成影像保存下来,便于后人模仿和学习。保护的目的,就是为流传,为了创新,为了更好地奉献给人民群众[3]93。为此要首先数一数家珍,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剧目,进行一番梳理,要比较完整地保护一批大小剧目,以及相关的资料、规矩等等。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剧目的推陈出新和创新工作,不断地以新鲜的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这种传统舞蹈文化,保证我国传统舞蹈文化能够传承下去的有利条件。其次我们传统的民间祭祀舞蹈文化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基石,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民间祭祀舞蹈的一些动作整合到民间舞蹈教学中,既能让民间祭祀舞蹈继续发展,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这种方法是可以尝试的,最后,通过加强我们对民间祭祀舞蹈文化知识的传承,可以使我们更加喜欢民间祭祀舞蹈,热爱本地区的民间艺术,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从而将我们的民间祭祀舞蹈发扬光大。
总之,民间祭祀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是需要更多的人来重视,不仅是喜爱民间艺术的人民群众,而且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强保护力度和管理,使这种活动成为全民活动,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把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下去。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中国ISBN图书出版社,1998.
[2]成纪芳.艺海深深[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
[3]张明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图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柴广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