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神话中“生态自我”的建构

2014-08-15 00:54覃美静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神话越南民族

覃美静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一、引言

由于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等历史原因,中国和越南的文学传统体现出一脉相承、血缘相近的特点,特别是中越神话故事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神话是远古人类在无序的世界中寻求秩序的努力,是他们试图从人类“自我”的角度去认知、体验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叙事,是他们在长期的自然生产活动中慢慢积累出的生态知识和理念。这种为人类共同继承的“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极其原始、朴素的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本源解释,也是最贴近“真理”的认知经验。在纷乱繁杂的中越神话故事中,一条人对自然世界逐步认同的“自我实现”之路清晰可见,从对非生命的物理环境到有生命的人类与动植物的整体认同,最终形成一个融合自然的“生态自我”。简言之,中越神话蕴含着盛行于20世纪的深层生态学的核心原则——自我实现,即“生态自我”的建构过程。

二、阿伦·奈斯的“自我实现”原则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A.Naess)在《浅层生态运动与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文中,初步构建了他称之为“生态智慧T(ecosophy T)”的深层生态学思想体系。这一哲学体系的最高原则和理论基点是“自我实现”原则,主张人要超越与自然分离的自我,小写的自我(self),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自我,使自我与全人类、生物圈、物质世界乃至宇宙联系起来,合为一体,构成一个大写的自我(Self),即“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奈斯认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从‘本我’理性认识到‘社会的自我’,从‘社会的自我’直觉反思到‘形而上的自我’。”[1]这种形而上的自我即是奈斯所言的“生态自我”,它远超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自我,不仅指一个个体的“我”,还涵盖了全人类,以及所有的动植物等生命体,并延及至山川、大地、海洋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物理环境。可见,“生态自我”是一个广泛的、扩展的、类场意义的自我,它涵盖了所有的生命形式、生态系统和地球本身[2]。

因此,“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扩大自我认同对象范畴的过程,是自我向自然的延伸,是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不断融合,是实现人与自然的最大化共生的过程。随着自我的扩大和深化,人与他人、他物的距离逐渐缩小,甚至于对非人类机体亦能感同身受,人与自然达到知、情、意的统一,进入到生态自我阶段。换言之,“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生态自我,号召人走下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以平等的态度看待自然万物,认同它们自身的价值和生存权利,以求做出正确的自我决定,在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生态自我的建构涉及到三个维度:第一,在认知层面上构建生态自我,即生态认同(ecological identity),要求人们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利益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利益息息相关,人与自然这个生态系统遵守相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第二,在情感层面上构建生态自我,即生态体验(ecological experience),主张人们通过情感共鸣来感知自我与他人、其他生命形式、生态系统或是整个地球的联系,使人对所处的自然环境产生归属感,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第三,在行为层面上构建生态自我,即生态实践(ecological practice),提倡人们在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上实现自我对生态系统的认同后自发地保护地球,就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自然,最终获得更广阔、更实际的自我认同。

三、中越神话中的生态自我:人与天一,万物一齐

越南神话故事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受中国南方神话影响颇深的、为越南士人收录改编的传统神话故事,如《岭南摭怪》等古籍;二是衍生自越南民族文化的、为各民族人民众口相传的民间神话传说,如盛行于中越边境地区的花婆崇拜和壮、岱族的侬智高传说等等。显然,越南神话与中国神话渊源很深,颇为相似,尤其是他们都包含了三大主题:天地生成、民族起源和物种崇拜,分别体现了远古先民对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和人与动植物之间联系的原始的、生态的认知和认同。

(一)对自然环境的认同

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神话故事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开天辟地神话,是人类对其所生存于其间的自然环境的初步认知,以及对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等自然奥秘的神秘性解释。这类神话故事多以人为形象塑造了一个个创世神,如中国的盘古和越南的天柱神。在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3]在越南,盘古转变为力大无穷的天柱神,用头撑开混沌天地,又挖土掘石,筑起一根顶天立地的大石柱,后来天神怒毁石柱,土石塌落在大地上形成高山和海岛,当初天神掘土之处则变成海洋。这两则神话十分相似,但亦有不同,前者所述地貌以江河田地为主,而后者则重在描述海岛与海洋,盖因中越两地自然风貌迥异。无论是何地理形状,中越先民都有一种对乡土强烈依恋的地域归属感,领悟到人与生他养他的一方水土之间的密切关联,还在冥冥中感悟到人的内在自我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的情感维系。于是,他们以人形天神为载体来解释天地形成的原因,甚至把天神身上类人的器官与日月山河等地理特征一一联系起来。这充分说明了中越人民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场所认同,意识到他们所生活的地方也是“人的一部分”,人的自我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深的认同,人与天地融为一体。

(二)对民族血脉的认同

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可以激发民族认同感。众所周知,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的人更容易对彼此产生认同,这在神话传说中亦屡见不鲜,如反映中越少数民族人民血脉相通的人类起源神话。在广西大化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人类始祖米洛甲怀海水孕,9个月后生下12个儿女,分别成为壮、汉、傣、苗、侗和瑶族的祖先。类似地,越南也有各民族同出一源的神话:在被大火焚烧过的大地上长出一颗葫芦秧苗,葫芦花开之后结实,从葫芦里先后走出达渥人、云乔人、埃德人、色当人、巴那人、苗人、瑶人、岱异人、策人、高棉人、佬人、泰人和京人。在这类神话中,我们发现中越各少数民族人民通过对同一始祖的认同,形成了血脉相通的民族共同体。同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也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如在《岭南摭怪》中陈世法把受中国神农文化影响颇深的口头传说《龙子仙孙》记载更名为《鸿庞传》:相传神农三世孙帝明与一仙女结合,生子名禄续,封为泾阳王,治理赤鬼国(包括现在的越南)。泾阳王娶洞庭君之女,生子崇缆,封为雒龙君。雒龙君娶帝来之女瓯姬,一胎生百男,成百越始祖。后崇缆与瓯姬各领50子分居而治,崇缆之子雄王随母归隐峰州(今越南北部富寿省白鹤县境内),立文郎国,开创了越南最早的朝代——鸿庞王朝。这则神话反映了中越人民情同一族的亲密关系以及同出一脉的血缘关系,加深了中越人民之间的民族认同感。

(三)对自然万物的认同

中越神话深受崇尚生命的原始道家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女始祖崇拜和生殖崇拜,如在中越边境壮、岱、侬族的花婆神话中,生于自然之花的女性人类始祖花婆身兼三职:生育女神、婚姻女神和死神,正好统管了天地人三界,也掌管了人的生死轮回。这类以植物生人为母题的神话故事还包括流传于中越边疆地区的“竹育兵马”故事以及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竹生人”神话,说明中越人民继承了母系氏族的传统,把对女性的生殖崇拜延展至具有女阴象征的花和代表女性子宫的竹子,并由此推进了人对自然生物的认同。中越先民们不仅崇拜具有旺盛繁殖能力的植物,也推崇生命力强、品性温和的动物,如中越两地的龟崇拜。在女娲补天神话中,龟的四条腿化作擎天柱,拯救了天下苍生;在越南神话中,龟也多次以救世主和先知的形象出现,帮助越南的民族英雄成就大业和挽救黎民百姓,如《龙子仙孙》中为报恩化舟渡雒龙君和瓯姬过江的神龟。更广为人知的龟神话是《岭南摭怪》中的《金龟传》[3](改编自《搜神记》卷十三《龟化成》):传安阳王建螺城时,有妖怪作乱,屡建不成。有金龟显灵,授以驱魔降妖之术,其城方得以建成。临走时,留下一爪,化为神弩,可杀千军万马,助安阳王保家卫国。在上述神话中,龟被塑造成善良、睿智的天神,对危难中的人类频频施以援手,这喻示着中越人民意识到以龟为代表的天道十分关爱芸芸众生,力主万物平等,要求人与其他生物相互认同,和睦相处。同时,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充分证明了远古人类早已产生主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意识。

概言之,中越神话记录了两国先祖构建“生态自我”的漫长历程,从包罗万象的非人类世界到种族林立的人类社会,他们不断扩展“自我”的认同范围,最终形成了包含自然环境、民族群体和自然万物在内的生态自我,即庄子所倡导的“人与天一,万物一齐”[1]。这种东方式的“生态自我”与阿伦·奈斯的生态自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主张人与自然共荣共生。

四、结束语

中越神话,作为两国最早的生态伦理叙事,翔实地记录了中越先民们如何构建融合了自然环境、民族种群和自然万物在内的生态自我,还凝聚着他们于艰难的生存斗争中慢慢积累而来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共荣共生。两国相似相通的传统生态观对北部湾经济圈的建设有极大的启示:首先,对自然环境的认同,要求我们热爱自然,杜绝一切不利于当地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和资源掠夺行为;其次,对聚居于此的各民族人民的认同,要求我们睦邻友好,奉行“和平、共享、合作”原则,积极开展符合生态利益的经济建设,共建团结和谐的外交关系;最后,对生于此间的自然生物的认同,要求我们崇尚生命,主动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严格遵守节能减排法规,以避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总之,中越神话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补充和深化当代生态伦理观,还为中越两国共建北部湾经济圈提供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

[1]陈谊.深层生态学与中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2]吴建平.“生态自我”理论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5.

[3]孟昭毅.中越神话传说比较谈[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2):94,97.

猜你喜欢
神话越南民族
东方神话
我们的民族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多元民族
越南百里“银滩”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