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晗 王瑞辉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 西安 712046)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㖞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㖞、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总体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偏瘫是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其表现主要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
全部偏瘫患者共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6~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病程最长者1年;左侧肢体瘫痪23例,右侧肢体瘫痪17例。
(1)肝阳暴亢: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兼见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腐蚀:兼见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兼见肢体软弱,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苔白腻,脉细涩。
(5)阴虚风动:兼见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
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头部取百会,上肢取肩髃、手三里、曲池、合谷,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昆仑、太冲。经筋屈曲拘挛者,上肢加曲泽、大陵,下肢加曲泉、太溪;口舌歪斜加迎香;言语謇涩加廉泉。取穴以患侧为主,毫针刺,先近端后远端,得气后中等量刺激,每次留针30min。随症配穴:肝阳上亢配太溪、太冲;风痰阻络配丰隆;痰热腑实配曲池、内庭;气滞血瘀配气海、血海;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口眼歪斜配颊车、地仓;头晕配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配纠内翻、丘墟透照海;足外翻配中封、太溪、纠外翻;足下垂配解溪、太冲;便秘配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配中极、曲骨、关元。操作方法:穴位、针具常规消毒。急性期用捻转泻法,手法运针10~15min;恢复期用补法,手法运针20~30min,并在针刺穴位上艾灸。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休息3d,继续治疗。所有病人均每周治疗5~6次,10次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将患者肢体瘫痪分为3个等级,I级:手指能系扣、鞋带,温觉、痛觉存在;Ⅱ级:手指能握物,40℃水温有感觉;Ⅲ级:手指不能屈伸,50℃以下水温无感觉、痛觉。治疗前评定分级记录,治疗达到疗程后再评定分级,进步2级或肢体、手指运动基本恢复正常为治愈,进步1级为有效,不进步为无效。
全部偏瘫患者经针刺治疗后,治愈2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
患者吴某,男,汉族,农民,61岁。于2012年3月11日门诊以中风半身不遂收住本科。患者家属代诉:两个月前在上班工作时突然昏迷,即送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经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颅内出血约8mL,经抢救、治疗1周后,转入本院针灸理疗科治疗。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醒,语言障碍,口眼歪斜偏向健侧,左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眼裂增宽。左半身不遂,重度瘫痪。望诊:痛苦面容,舌淡苔薄。切脉:双手弦细。辨证属中风中脏腑,气虚血瘀症。治疗以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为主。针灸取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腧穴加减治疗。头部取语言区,运动区;面部取颊车、下关、地仓;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髃、风池。下肢取环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昆仑、太冲。手法平补平泻,每天1次,每次30 min,10d为1个疗程,休息3d继续治疗。经第1个疗程针灸治疗,口眼歪斜基本恢复,上肢可持物,下肢可在病房行走。继续针灸治疗两个疗程,中风半身不遂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在中国大陆,其在治疗中风偏瘫中受到了相当的关注,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39%~41%的中风偏瘫患者可以得益于针灸治疗技术。[1]针刺可提高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意识。郭泽新等[2]在治疗中体会到,选用头针疗法后病人的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配合医师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医师可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研究证明,针灸可刺激改善周围循环状态,激活感觉功能[3],改善颅内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改善人体大脑皮层电活动,从而有效地减少康复训练中的不利因素,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
[1] 李宁,冯宾,邹军,刘翼.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荟萃分析[J].2002,25(2):37-39
[2] 郭泽新,汪润生.治疗中风偏瘫需要针灸与康复医学的结合[J].中国针灸,2002,22(4):268-270
[3] 邢俊标,闫宝云.针刺“内关、足三里”对大脑皮层电位的影响[J].天津中医,199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