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蒋玉梅 陈金凤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淮安 223002)
资料:
产妇系“G3P1孕38+5周LOA疤痕子宫’,因“疤痕子宫”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即予双下肢压力波理疗,协助按摩双下肢,督促产妇术后双下肢有自觉时自己活动下肢,第二天遵医嘱拔除导尿管后协助下床活动,术后第三天产妇下床活动时诉左侧下肢轻微疼痛,后行彩超检查示:左侧腓静脉内径增宽,呈梭形扩张,宽0.8c m,内壁模糊,腔内可见条索状低回声.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1.1 产妇诉左下肢轻微疼痛时,医嘱立即予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口服qd.
1.2 三日后行彩超检查提示左侧腓静脉内径增宽,呈梭形扩张,宽0.8c m,内壁模糊,腔内可见条索状低回声.
1.3 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三日后,请外科主任会诊,即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内注射q12h.连用7日
1.4 予尿激酶针10万单位+生理盐水500 ml ivgtt.q12h.连用7日
1.5 在肝素停用前48小时,予华法林25 mg口服.qd,服用1-3个月。
2.1 抬高患肢20-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2 患肢制动,禁止按摩或做剧烈运动,防止血栓脱落形成肺栓塞。
2.3 密切观察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如颜色加深,温度增高,说明有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
2.4 室温保持在25℃左右,注意患肢保暖,但严禁用热水袋热敷患肢。
2.5 避免劳累、撞伤、砸伤及冻伤;鞋袜要宽松;要保暖防寒。保持患肢清洁卫生,避免刺激损害皮肤。
2.6 每日观察足背动脉波动情况。
3.1 流质无渣饮食,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生素食物,忌食辛辣食物,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病情。
3.2 用药后每2h观察患者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和脉搏强度。注意有无消肿起皱,每日定时用皮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对病情加剧着及时报告医生。
3.3 采用尿激酶作为溶栓药物为了提高病患区药物的浓度,采用患肢远端浅表静脉给药,静脉穿刺成功后,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药物向心回流;为了防止药物由浅表静脉回流,增加药物在深静脉的浓度,可在胫骨中段或股骨中段加止血带,压力以阻断浅表静脉回流而不影响深静脉回流为度。尿激酶用药虽然安全,但偶有过敏现象。所以用药时要严密观察。出现过敏现象时除常规给予抗过敏药物外,还应通知医生做应急处理。
3.4 取栓术患者护理:对取栓术患者,临床护理分为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护理。围手术期时间较短,除做常规心理护理外,还应做到局部备皮,术前控制饮食及认真执行术前用药。术后护理:注意观察伤口局部是否有出血,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局部皮色、皮温、知觉,若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3.4.1 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患者的护理,要主动关心患者病情变化,使其消除思想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2 忧郁型患者的护理:护士反复进行开导安慰,说明忧则气郁,思则气结,而人体以气机调畅为贵,气行则血行,气机郁结,则易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不利治疗。
3.4.3 烦躁易怒型患者的护理:护士要给予耐心说服和安慰,向其讲解怒而伤肝,而肝主疏泄,肝郁气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同样可以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而加重病情的道理,使其配合治疗。
3.4.4 恢复期护理: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适当下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
4.1 卧床患者应主动活动足、脚趾及双下肢肌肉关节,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早下床行走。长期卧床不能活动的病人需要家属每日帮助患者做肢体肌肉按摩、肢体活动,自下而上从小腿远端开始循序进行,可以加速下肢静脉血流,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很有效。
4.2 病情不允许下床者,可穿弹力袜、使用弹力绷带或使用下肢血液循环泵,减少静脉瘀血和增加回流。
4.3 术后病人避免在小腿下垫枕,以免影响下肢深静脉回流。
4.4 适量运动,不要保持固定的坐卧姿势过久。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方式有助于增加肢体血流速度,减轻下肢血液淤滞,从而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坐长途飞机或其它交通工具长途旅行时,应定时起来活动下肢,不要久坐;解开鞋带或穿拖鞋,可减少对脚踝局部血管的压迫,减轻下肢水肿。
4.5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
4.6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
4.7 预防并发症:高热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粘膜溃疡者含化西瓜霜片,口唇干裂者涂石腊油,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产妇行定期检查,血常规正常,出凝血正常,目前完全恢复,无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