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对武汉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中心和建设世界城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武汉市借助强大的文化和科技资源优势,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步伐,通过强化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组建规模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业进程,基本上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文化生产体系、营销推广体系,形成了两江水城、楚风汉韵的汉派文化产业特质,孵化出一片具有产业前景、行业竞争力的文化主导产业。”[1]当前,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武汉市应抢抓机遇,直面挑战,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超倍增”计划和“文化强市”目标,增强城市软实力。
立足武汉市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聚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放眼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武汉市文化产业新一轮发展机遇良多,前景可期,大有可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资源全球配置,生产全球布局,销售面向全球。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对武汉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大有裨益。一方面,有利于引入国外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借助其全球文化市场网络,促进武汉市文化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加速武汉市文化产业融入世界的进程。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国际化为武汉市文化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视野和成长空间,规范有序、不断扩大的国际文化市场的形成和出现更有利于武汉市吸纳和配置国际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要素市场的活力,激发本土文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希望能够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高品质、高品位、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消费所占居民生活支出的比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据有关方面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人均文化消费需求年均增长6.7%,文化产业就业年均增长9.7%,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将保持在14%左右。”[2]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风起云涌的智慧城市建设等,都将为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国家也增加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2012年,文化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财政拨款预算总额38.58亿元,落实2013年部门预算44.59亿元,比2012年初增加6.01亿元,增幅为15.58%,成为历年来安排预算最多的一年;落实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资金总额近3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3]国家公共文化投入的持续增长及政府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购买力度的加大必将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拉动效应。
从自身的情况来看,武汉市经济总量庞大,2012年GDP达到8003.82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四,经济增长速度快,同比增长11.4%;常住人口有1012万人,201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61元,较上年增长14.0%,增幅分别高出全国、湖北省增幅1.4%和0.6%,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位居首。[4]庞大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持续强劲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影响,都将为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巨大的区域市场空间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新篇章,明确提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年颁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12年是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文化部继续加强规划引导,制定发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同时推动出台《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还牵头制定了《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文化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明了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将进一步消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激活文化产业的活力,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近年来,武汉市加大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密集出台了《关于打造“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年)》、《武汉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武汉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到2016年,文化产业要成为武汉市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武汉成为世界“工程设计之都”、全国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和现代化区域性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并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布局、措施作了全面部署,制订了文化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为文化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投融资担保、成果转化、土地、出口、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惠和保障,为武汉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自2006年中部崛起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区域合作逐渐加深,中部地区步入了加快发展、全面崛起的新阶段。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制定了《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国务院2012年颁布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并加强了财税金融、土地使用、产业引导、生态补偿、“两个比照”(中部六省中26个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243个县市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等政策支持,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城市的武汉将从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和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中赢得先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为文化产业繁荣和竞争力提升奠定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
2007年,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享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权,承担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的使命。文化产业属于绿色经济范畴,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年)》中,明确提出:要以龙头带动、项目拉动、创新驱动、产业联动和区域互动为发展战略,实施文化产业的“超倍增”计划和“八大工程”(文化企业培育工程、文化产业升级工程、文化品牌建设工程、文化市场拓展工程、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文化项目推进工程、文化产业“走出去”工程和文化人才支撑工程),到2016年,文化产业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
文化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辐射面广,渗透力强,与相关产业呈现出加速融合态势,不断催生新业态,拓展新市场,为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随着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甚至与建筑、商贸、休闲、餐饮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加深和拓展,以文化内容消费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并迅猛发展,文化产业风光无限,前景广阔。武汉市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和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科教资源极为丰富:有部委属、省属、市属普通高校79所;政府下属科研机构10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国家级孵化器15家;两院院士58人。[5]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武汉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俗称“黄金十条”),将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插上腾飞的翅膀,武汉市“文化+科技”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潜力无限。
武汉市自然条件优越,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河湖密布,山川秀美;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7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6]拥有众多在国内享有盛誉的文化旅游景点;一大批龙头文化旅游项目,如楚河汉街、东方马城、东湖欢乐谷、极地海洋世界、世茂嘉年华、华中影视文化城等纷纷落户武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抱团发展风鹏正举。
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金融机构云集,资本雄厚,金融市场发达。2012年末,武汉地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398家,其中,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15家,在汉设立或正筹建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27家,上市公司累计58家,[7]中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日益显现,文化与金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武汉成立了文化发展投资(集团)公司,搭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加大培育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创新文化产业信贷产品,引导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文化+金融”融合集成发展蓄势待发。此外,文化与商贸、休闲、建筑、工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加深,促进文化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发展壮大。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武汉市文化产业正处于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前途光明,但机遇不等于现实,武汉市文化产业在结构、布局、政策支持、产业聚集、资源整合、品牌培育等方面存在不足,面临着来自周边城市、国内和国外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和诸多挑战。
从世界文化市场来看,中国文化产业正在面临并将长期面临着发达国家优势文化产业的强烈冲击和急剧渗透。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资本、创意和文化产业体系成熟的优势,主导着世界文化市场,向世界各地倾销文化产品、服务与价值观,对我国迅速扩大的文化市场尤为青睐,必将给我国产业包括武汉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从国内文化市场来看,各地都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文化产业视为支柱性产业进行培育,对文化产业都采取了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国内文化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较之发达地区雄厚强大的文化产业和中西部地区迅速崛起的文化产业,武汉文化产业体量不大,发展不够快,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
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新统计口径,武汉市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6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6.8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8]而同期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3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66%,[9]同属中部地区的长沙市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56.5亿元,同比增长13.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7%[10]。相比较而言,武汉市文化产业规模增长不够快,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不仅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11],而且落后于长沙。尽管近年来武汉市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了“以动画开发区为核心,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远城区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23个,涵盖出版印务、创意设计、艺术交易、文化旅游、动漫网游、现代传媒的等多个行业。[12]但文化产业园区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集聚度不高,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和响当当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出口比例偏低,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位偏后。在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中,武汉在20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八,落后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长沙和太原。[13]在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发布的2013年《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中,评价最佳的前十个城市依序为:北京市、上海市、台北市、杭州市、南京市、深圳市、厦门市、成都市、苏州市、大连市,[14]武汉市也没有进入第一方阵。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文化市场的发育和拓展,壮大文化产业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相对于发达地区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的起点高、着手早、动作快、步子大,武汉市尽管从2003年就开始了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组建了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如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影视艺术传媒有限公司、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出版集团等。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总体相对滞后,范围有限,进度慢,力度小;“管”“办”不分、活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顽疾并没有根本解决;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培育不够,竞争力不高,非公有资本、外资对文化产业的参与度低,兴趣不大。直到2011年武汉市才下定决心,制订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对广播电视有限网络整合、直属8家事业体制文艺院团、45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分类分期分批改革正式启动,并于2012年底前完成。这些从事业单位改制而来文化企业,历史包袱较重,对市场运作不太熟悉,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定位、机遇捕捉、开发、经营能力等有待提升,改制效果尚需市场检验,政府对改制的文化企业还要“扶上马,送一程,给予支持”[15]。
从政府对文化产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资助强度、服务水平、环境营造等方面来看,武汉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也有相当的差距。例如,武汉市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从2013年起财政安排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2亿元。而在2012年,北京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达100亿元,深圳市落实文化产业资金扶持计划超过3亿元[16]。长沙市2012年文化与传媒财政支出6.8亿元,同比增长37.4%;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由每年2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以上,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增加;各区县(市)设立不低于3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扶持重大文化项目、骨干文化企业。[17]
武汉拥有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商代盘龙城遗址、风韵独具的楚文化,也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辛亥革命首义之城、红色文化富集之地,历史文化古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辉。文学艺术地方色彩浓郁,汉剧有300多年的历史,楚剧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等,丰富多彩;汉味小说在全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武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地方特色文化没有走向全国,无论是汉剧、楚剧,还是汉派小品、影视艺术等,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文化品牌。“《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对武汉城市品牌的概括是‘琴台鹤楼绝唱,两江三镇善水’,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是武汉市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但文物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开发,更没有形成文化产业品牌,这对于发展武汉的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18]
在2011年由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版和红网联合发布的《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总榜》前50名中没有武汉文化品牌的身影,前100名中,也仅有“楚天都市报”排在第74位。相比而言,湖南的浏阳花炮、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湖南卫视、快乐购、韶山等5张“文化名片”进入了前50位,其中有4家位于长沙。在电影、电视、报业、出版、期刊、演艺、音像、艺术品拍卖、对外文化贸易、新媒体、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广告、会展、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的16个业态中,武汉也没有位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品牌。在由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连续五届发布的中国“文化企业30强”中,除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入选过2010年的第二届榜单外,其余四届榜单均与武汉文化企业无缘,但在2013年的第五届榜单中,长沙就有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在由文化部组织的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中,“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中没有武汉的文化企业,而北京有3家,深圳有2家、杭州有2家,长沙有1家。[19]在文化产业竞争步入品牌竞争的时代,武汉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和知名品牌塑造依然任重而道远。
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意人才的依赖度极高。武汉是科教大市,文化人才的培养类型和层次多样,培养量较大,但文化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实际需求并不匹配。文化产业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产业类型,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当前武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多依托在传统学科下进行,课程体系尚不成熟,学科交叉渗透不够,缺乏理论功底扎实与实践经验丰富兼备的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专业方向定位与市场需求契合不够,尚未形成系统有效、高质量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实际培养的文化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薄弱,实践能力差,懂技术的不懂文化,懂文化的不懂技术,人才培养的“两张皮”问题突出,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度复合型、创造性人才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受制于武汉的区位、经济社会状况、发展机遇,以及生活环境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武汉培养的文化人才,特别是高端文化人才流失严重,“孔雀东南飞”现象并没有扭转,大多毕业生都流向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文化产业发展活跃地区。在高端文化人才的引进上,武汉也处于相对劣势,海外留学生和外国文化高层专家绝大多数都优先选择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发达地区。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错位,人才流失加剧,引才乏力,将给武汉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带来很大影响。从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进展较快,2012年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动漫、游戏、衍生产品开发与服务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但文化科技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研发力量薄弱,缺乏原创性、具有本土特色和高知名度的文化产品,各企业之间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缺乏有效协作。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渠道不够通畅,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技人员创业环境有待完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文化产业与金融、旅游等行业的融合还处于较浅层次和局部领域,金融文化产品创新、旅游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商业文化品牌塑造等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潜力尚未转化为发展优势。
[1][4][6][8][18]黄永林,袁堃.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
[2]姜锐.“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岳论丛,2011(7).
[3]杨浩鹏.把握好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期的关键是创新——2013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年会侧记[N].中国文化报,2013-02-01(005).
[5][7]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武汉调查队.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长江日报,2013-03-04.
[9]甘新.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
[10][17]长沙统计信息网.2012年长沙文化产业发展报告.http://www.cstj.gov.cn/static/jcndbg/20131014/23948.html,2013-12-12.在该统计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是采用新的统计口径,还是原有的统计口径.
[11]深圳市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9%.深圳市区文体旅游局网站.2012年深圳文化产业统计数据.http://www.szwtl.gov.cn/engine/gettemplate.jsp?guid={CB5B2D36-FFFF-FFFF-D55D-40C400000035}&temp_Id=47.2013-12-12.
[12]陈溪泽,陈俊.浅谈曲江模式对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当代经济.2013(8).
[13]谢璇.<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公布.http://industry.caijing.com.cn/2013-09-16/113306844.html,2013-12-12.
[14]中国广播网.两岸城市文创产业竞争力北京居首.http://www.cnr.cn/gundong/201301/t20130106_511720581.shtml,2013-12-12.
[15]瞿凌云.武汉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N].长江日报,2011-11-08.
[16]王京生.深圳文化产业年鉴2013[M].深圳: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深圳出版社,2013(33).
[19]中国文化传媒网.10企业入选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http://www.ccdy.cn/zhuanti2011/whcysfjd/content/2011-11/24/content_1015694.htm,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