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景毓
(四川文理学院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作为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之一,性关联法律教育的实施和研究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性行为的法律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性侵害的防范能力,同时,它也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遗憾的是,我国高校目前只有西北政法大学的谌洪果老师在社会学下开设了《法律与性》的选修课程,我国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研究刚刚起步。我国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实践和研究滞后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至于大学生的性违法和性犯罪屡屡发生。
基于对大学生实施性关联法律教育和研究重要性的认识,笔者拟对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通过研究,旨在使大学生对性关联法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掌握,进而推动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有效开展,降低大学生性违法乃至性犯罪的风险。
在我国学界,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通常被名之为性法律教育、性法律知识教育或性法律意识教育,但这些称谓既没有确切的内容,也存在滥用之嫌。因此,笔者用性关联法律教育取而代之。我国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我国学界对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认识见仁见智。杨川林(2006)认为,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包括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法律意识教育。[1]白一男(2008)认为,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包括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健康教育和性法律意识教育。[2]程桂荣(2010)认为,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包括性知识、性安全、性道德、性人格和性法律结合的综合教育。[3]苏甫林(2008)认为,一个全面的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和性道德教育。[4]也有人认为,性教育的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性生理/心理知识、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性价值观教育、异性交往知识、避孕知识、性伦理知识及性法律知识。[5]由上知之,我国学界基本上把性关联法律教育当作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之一,但他们都把性关联法律教育放在大学生性教育内容的末位,甚至把性关联法律教育排除在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之外。在性教育的初级阶段,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往往是性教育的重点。目前,国内的性教育其实就是着眼于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譬如2003年2月14日,山东大学在全省率先开设了《大学生性健康修养》公选课。即便如此,大学生中仍然存在性知识缺乏,性道德沦丧,性健康堪忧现象。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徒有虚名或者至多是性教育的点缀而已。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这种认识已使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观念滞后凸显无疑。
时至今日,我国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研究非常冷清。笔者对知网、万方和维普的搜索显示,只有席小华的《大学生性观念的变化及性法律教育》一文对大学生性法律教育的内容、师资和评估体系进行研究。[6]尽管这一研究弥足珍贵,但它只是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研究的沧海一粟,无法改变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研究整体落后的状况。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研究需要全方位展开,不能仅局限于教学环节的探讨。
在我国学界,性关联法律常被性法律意识、性法律、性法理乃至性法学取而代之。这些术语的轮番上阵表面上热闹非凡,实际上是遮蔽了许多问题。一方面这使人们以为实际存在着这样一类事物,另一方面也使人们丧失了对它的反思意识。这种反思意识的丧失使得性关联法律的概念久久难见天日,其内容的模糊自在情理之中了。
在我国高校,法律专业教师的教学很少会延伸至性教育,非法律专业教师由于不懂法律而不会开展性关联法律教育,加上我国学界对性关联法律教育的认识误区,我国大学生的性关联法律教育缺乏实践经验。这不仅表现为我国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课程的付之阙如,也表现为我国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教材的空白和专门实施这一课程的师资缺乏。
尽管大学生卖淫、性诈骗、性贿赂、强奸等性违法和性犯罪的成因多种多样,但都与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缺失有密切关系。为此,高校应通过开设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课程、开办相关的讲座、支持关联的课题等形式逐步地改变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一直被边缘化乃至虚化的现状。
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实施涉及教学内容的特定化、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教学内容特定化
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必须以确定的性关联法律内容为前提。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内容模糊,一般将它限定在刑法、民法、婚姻法中。这种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性关联法律是指平衡人们基本性需求与性供给,维护在此过程中涉及的人身权、财产权、公序良俗和相应管理秩序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及其法律解释的总称。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在我国,性关联法律是由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民事法律、部分刑事法律、妇女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关的行政法律及其相应的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等构成的法律规范及其解释的总称。高校可通过性关联法律教育师资培训、组织编写性关联法律教育教材和扶持相关的科研课题探讨性关联法律教育教学内容。
2.教学形式多元化
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不能仅依靠《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法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完成,应采取专门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国外性教育开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卓有成效的性教育需要专门的课程辅助,譬如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现代性教育的国家,其学校的性教育已开展半个多世纪。1942年性教育被其高校列为选修课程,1955年性教育又成为其高校的必修课,因此瑞典高校性教育的开展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其教育效果也是最好的。[7]作为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既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亦需要通过举办相关的讲座、交流会、网络公开课等方式实现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很少延及到性教育。同样,大学生的性教育很少会涉及性关联法律教育。我国性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分离造成了轻性关联法律教育的结局。因此,我们应将性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在二者的互动中推动性关联法律教育,以期能够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
与此同时,我国性关联法律的案例有增无减。这些现实案例既推动了性关联法律本身的发展,也为性关联法律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必须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性行为法治观念,提高自身性侵害防范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国高校普遍轻视性关联法律教育,性关联法律教育的内容模糊,性关联法律教育的实践缺乏。为此,高校应通过开设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课程、开办相关的讲座、支持关联的课题等形式促使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高校应通过支持性关联法律教育师资培训、组织编写性关联法律教育教材、举办性关联法律教育交流会等方式明确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内容,丰富大学生性关联法律教育的实践。
[1]杨川林,许海燕.21世纪大学生性教育:原则、内容及其途径[J].青年探索,2006,(2):39-40.
[2]白一男.当代大学生性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J].中国性科学,2008,(6):41.
[3]程桂荣,袁新初,张伟,等.新时期大学生性教育模式探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3):497.
[4]苏甫林.艳照事件对大学生性教育的启示[J].时代经贸,2008,(6):240.
[5]王志英,李学英,陈代军.武汉地区大学生性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9,(5):531.
[6]席小华.大学生性观念的变化及性法律教育[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6):17-20.
[7]朱爱胜,胡维芳.中外高校大学生性教育比较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7,(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