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传承考察

2014-08-15 00:48孙大军杨传中李世军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花鼓锣鼓安徽

孙大军,杨传中,李世军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232038)

花鼓灯是我国汉族的地方民间艺术形式,流传于淮河中游两岸,以凤台、颍上、怀远最为盛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3大流派。每逢农闲或者节日,当地的民众就会自发组织起来,玩起花鼓灯来,热闹非凡[1](P281-282)。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安徽花鼓灯艺术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它潇洒奔放的舞蹈、欢快热烈的锣鼓、抒情优美的灯歌和情趣盎然的小戏,深受人们的喜爱。2006年,安徽花鼓灯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安徽花鼓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保护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徽花鼓灯历史渊源的考察

探索任何一种地方民间艺术的起源,都是对人类自身起源的思考,也是艺术研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在人类社会早期,艺术总是以奇异的神话传说和多样的民俗活动来表现。安徽花鼓灯艺术的起源也不例外,虽然学界众说纷纭,认识不一,但却同样指向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俗空间。

一是远古说。据历史记载,淮南自古就是乐舞之乡。古史中记载的“南音”就发祥于此。《诗经》中的《周南》《台召南》就盛行于这里。《怀远揽胜》一书根据花鼓灯歌伴舞的形式推测花鼓灯起源于远古时期。它认为从《诗经》“击石拊石”的诗句中可以探知,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便以石为乐器伴歌伴舞了。“怀远涂山东麓滨淮处原有二石‘各经三丈余,叩之音如锣鼓。曰锣鼓石’似可为证”[2](P82)。

二是夏代说。传说是人们纪念大禹治水而形成的舞蹈。相传古代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境内),大禹会诸侯于此地,并娶涂山氏之女女娇为妻。新婚不久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感化上苍,治水成功。后人为感激大禹治水的恩典,就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在大禹生日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便从四面八方云集涂山,打起锣鼓,跳起舞蹈,玩起花鼓灯,载歌载舞,表达纪念,直至今日[3]。

三是唐代说。合生最早始见于唐中宗时代,根据观众需要,随意点题,由演员根据场合、对象、环境的不同即兴创作歌词演唱。在目前所知道的汉民族民间歌舞中还依然保留这一特点的,只有安徽花鼓灯这一艺术形式了。也还有一种传说,说是薛刚反唐时,以玩耍花鼓灯作掩护,到各个地方秘密串联,招兵买马,习武练拳,集会结社,准备造反,后来花鼓灯就逐渐流传下来[4]。另外,诗人庚信《春赋》中也有“月入歌扇,花承节鼓”的记载。

四是宋代说。宋代时期的文艺十分繁荣,当时的“合生”由观者点题,即兴演唱,配以舞蹈,与当今花鼓灯的“踩街”“游场子”“打门灯”的表演形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们据此推断出合生大体是当今花鼓灯始祖。凤台县组织编写的《州来古今之三——凤台花鼓灯专辑》中记载:凤台花鼓灯可能起源于宋代,其理由:(1)清代李兆洛编纂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时就流行于凤台、怀远一带。”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明确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2)1960年凤台县编修的《凤台新志》在大量收集口碑资料的基础上再次认定:“花鼓灯又叫红灯、故事灯。历史悠久,从宋朝起就有了花鼓灯。主要流行在凤台、怀远、颍上一带,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宋代的民间舞队异军突起。此后,“勾栏”“瓦子”的出现,又促进了民间艺术场地化、表演化和民间艺人的职业化,花鼓灯更具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的特点,也反映出唐、宋交替时期的历史文化基因,造就了花鼓灯舞种强劲的生态幅基质[5]。

五是明代说。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花鼓灯,曾在家乡凤阳建中都设凤阳府(今安徽凤阳县),辖有泗县、五河县、灵璧县、凤台县、怀远县等,这些地方都流行花鼓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这首《凤阳花鼓》成为流传极广的民间歌曲,说明花鼓灯至少在明代永乐年间就已经流行了。还有传说,明代开国元勋常玉春自幼酷爱玩灯,功成名就当大官之后,便把家乡的玩灯人也招入军中,给士兵们玩灯取乐,鼓劲助威。久而久之皇上也喜欢上了花鼓灯,有一首歌就曾唱到:“人人都说玩灯的孬,我把玩灯的表一表,朱洪武打着一把黄龙伞,文武百官把锣敲,正宫娘娘把头包,龙子龙孙看热闹”[6]。

六是清代说。根据是清同治年间《浏阳县志》载:“晴日缘村喧舞,杂以金鼓,……暮夜沿门歌舞者曰‘花鼓灯’。”[5]清代道光年间有“舞灯”,类似现在花鼓灯的“大花场”,可见,当时的花鼓灯已形成了一定的表演程序。音乐、舞蹈语汇也比较丰富,涌现出很多深受群众欢迎的著名艺人和玩灯班子,花鼓灯艺术也开始向外辐射。《凤阳县志》也载:“夜张灯于门,街市搭松蓬,放花爆,锣鼓通宵”。《怀远县志》载:“喧鼓乐于中庭谓之闹元宵,城乡男女俱出,谓之走白病”。《颍上县志》载:“夜张灯于门,谓之耗灯,于街衢设架挂灯,锣鼓通宵”,上述清代旧县志中所载有一共同之处,即上元玩灯盛行,上元即正月十五。这样看来在清代玩花鼓灯已是一种习俗了。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观看花鼓灯表演后,写下《舞者词》一阙:“一双红袖舞纷纷,软似花鼓乱似云,自是擎身无妙手,肩头掌上有何分。”在清代中叶之前,花鼓灯的历史已有口碑史料可循。

考察花鼓灯的起源,从远古说开始,还有夏代说、唐代说、宋代说、明代说、清代说,前2者以神话传说为主,后4者则有零星史料予以佐证,确凿的文献资料严重匮乏,安徽花鼓灯艺术的起源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7]。但争论归争论,花鼓灯艺术活动却一直世世代代在淮河中游广大农村地区盛行,它是淮河流域先民们根据对劳动生活的理解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了以凤台、怀远、颍上3地为中心的安徽花鼓灯艺术3大流派。生活在3地的农民朋友们,每逢喜庆节日,都会手拿绸扇,身系绸带,在喧天的花鼓灯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诉说着千百年来淮河儿女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安徽花鼓灯艺术特征的考察

花鼓灯是安徽流传最广、参与活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最丰富多彩的地方民间艺术之一,是淮河文化的集中表现,具有鲜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古朴独特的艺术风格。由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和后场小戏等元素构成的花鼓灯艺术,生动地记录了淮河儿女丰富的肢体语言与朴素古老的深厚情感,完整地存储了淮河流域人民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民风民俗,艺术地再现了江淮儿女对自然、社会、神灵的敬畏与理解,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带给人们强烈的艺术享受。

一是安徽花鼓灯的舞蹈粗犷奔放。安徽花鼓灯舞蹈的风格,较之于其他门类的舞蹈,更加热情奔放,更加刚劲有力,更加洒脱自然,更加诙谐幽默,这也是淮河沿岸人民粗犷纯朴、开朗乐观性格的体现。这种性格特征表现在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动律、速度、节奏、身形上,动作超常度高,且动律激烈复杂多变,表情达意细腻准确、生动传神,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刻画和表达人物复杂的思想与情感,在极快的舞蹈动作转换中,高度凝练并艺术地再现农民朋友们熟悉的劳动动作和故事情节,快速地抓住观众的眼球,获得艺术上的共鸣,具有十足的地方特征和乡土气息[8](P2)。这也是安徽花鼓灯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的最大特征。花鼓灯研究专家高倩的概括比较精准:“身体右后侧,走动要晃扭;脚下衬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里柔,投足举手扣节奏,锣鼓点子跟脚走。”[9](P74)安徽花鼓灯的舞蹈被许多舞蹈界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任何一种民族民间舞蹈无法与之媲美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安徽花鼓灯舞蹈可以代表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在人类民族民间舞蹈史上达到的艺术高度。

二是安徽花鼓灯的锣鼓欢快热烈。锣鼓是花鼓灯歌舞的灵魂。花鼓灯演奏使用的乐器有花鼓、大锣、大镲、小狗锣。花鼓灯锣鼓班子至少要有7~11人组成,乐器主要以花鼓、大锣、大镲为主,小锣、小钹、脆锣为辅。花鼓灯锣鼓节奏明快紧凑,欢快高亢,技巧丰富,鼓点忽高忽低,跌宕起伏,形式多变,音效明显,演奏情绪热烈饱满,动感十足,现场感染力和表现力极强。“锣鼓一响,脚底板发痒”“当面锣,对面鼓”等生活俗语其实就是针对安徽花鼓灯艺术演绎出来的。安徽花鼓灯的锣鼓还可以根据花鼓灯舞蹈的演出、情绪需要独立演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花鼓灯形成了“边走、边唱、边打、边舞”的艺术特色。

三是安徽花鼓灯的灯歌抒情优美。花鼓灯演唱的内容,被称之为“灯歌”,是花鼓灯艺术的文化内核。花鼓灯的灯歌,是在满足人们观感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再一次呈给观众的听觉上的饕餮大餐。安徽花鼓灯一般都是由“鼓架子”和“兰花”独唱或对唱,多善于抒情,长于叙事。一般都是边舞边唱,大都是见物咏物、见人夸人,多以情歌和讴歌为主,即兴创作演出。演唱的内容多取材于农村人们热议喜欢的话题,多见于爱情、劳动、孝道等内容。花鼓灯灯歌主要唱调有“慢超牛”“淮调”“卫调”等10余种,歌词的格式是七言五句,也有四句或多句的,歌唱中采用民间弦乐伴奏演唱清音调,旋律及节奏受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很深,道白、唱腔的吐字具有地方方言色彩,通俗易懂,充分体现江淮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被民间称之为四句推子(推剧)。经历代艺人丰富发展,花鼓灯灯歌现在已经形成20余种,较流行的曲子有《孟姜女》《伞把子调》《小鼓架子调》等。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总是打上时代的烙印,时时刻刻都紧贴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人文都有着真实的记载,因此花鼓灯可谓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这种民间艺术,以自然的状态传承发展,接近于汉民族最原始的本性,蕴藏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对历史进程的记忆和促进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工业化时代安徽花鼓灯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深入研究花鼓灯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文化生态、审美情趣等,对研究淮河流域的地方民间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受城市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农村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强劲植入等多种原因影响,花鼓灯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原生态的安徽花鼓灯已濒临消亡,民间传承的机制有待重新建立,亟需有效的保护。

一是建立安徽花鼓灯艺术三位一体的保护格局。应在淮河流域中游设立安徽花鼓灯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凤台、怀远、颍上3地设立安徽花鼓灯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带,在一些盛行花鼓灯的村落或者花鼓灯知名艺人故居设立花鼓灯艺术文化生态保护点,加大对花鼓灯艺术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带、保护点内的花鼓灯遗产资源的表现形态、种类、数量、现状等方面以及传承人开展全面、详实的普查,摸清家底,为开展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保持普查完善工作的常态化。要统一编制完成安徽花鼓灯艺术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并就有关重点保护工作及时出台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认真开展濒危的安徽花鼓灯艺术实物和资料抢救性保护,包括对音像、文字、图片、实物等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收集、记录、整理、建档、研究、出版工作。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数据存储技术,对安徽花鼓灯艺术实施数字化保护[10](P120-124)。

二是设立安徽花鼓灯艺术重点保护项目和传承人。要对花鼓灯的锣鼓、舞蹈、灯歌等开展重点项目保护,开展花鼓灯艺术文化项目创新试点。科学认定花鼓灯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多种形式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资助、扶持,为其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开展传习活动的条件。在3地分别建立花鼓灯艺术生态博物馆、花鼓灯艺术生态村、花鼓灯艺术传习场所、花鼓灯老艺人故居等作为花鼓灯艺术传承基地,依托培训中心、学校、兴趣班等文化设施或者花鼓灯艺术演出场所,进行知识普及与传播推广等活动。出台对安徽花鼓灯艺术项目活动传承的奖励资助办法,对灯歌、舞蹈、锣鼓演奏和工艺品制作技艺开展活态传承,鼓励老艺人带徒,鼓励年轻人拜师学艺。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活动,扩大安徽花鼓灯艺术活态传承的直径和效应。

三是加大安徽花鼓灯艺术的研究传播力度。从艺术生成及原初形态看,花鼓灯艺术原本就是与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具有深邃的艺术镜像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要发挥高校学术研究的优势,组织花鼓灯播布区的高校如阜阳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蚌埠学院3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加大对安徽花鼓灯艺术理论的研究,编辑整理出版相关研究成果,组织编写花鼓灯教材,在高校开设专业必修课和公共文化素质选修课,让花鼓灯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在花鼓灯播布区的中小学开展花鼓灯进课堂传承活动,通过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喜欢安徽花鼓灯艺术,一代一代持之不懈地传承下去。同时还要利用传统文化节日,通过举办或参加高规格的全国性艺术展演或者对外交流活动,如花鼓灯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花鼓灯歌舞节、花鼓灯灯会,加大对安徽花鼓灯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推介与普及力度。还可以建设安徽花鼓灯艺术专门网站,策划、摄制并播出有关安徽花鼓灯方面电视专题节目或者电影及视频,甚至还可以走广场舞路线通过开发健身花鼓灯,提高安徽花鼓灯的传播普及能力。

安徽花鼓灯这一具有浓郁地域性特征的地方民间艺术,要在当代背景下获得良性的发展,固步自封不可取,光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也难以为继,即使走市场经营性文化产业之路,也必须坚决摒弃庸俗化和唯利是图。因此,必须形成有益于花鼓灯艺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概而言之,要让安徽花鼓灯艺术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并在多元共生的当代文化景观中显示其自身价值,就需要认真挖掘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内生性资源,把握其艺术精神内核,藉此进行适合于当代人审美趣味的新创造,才可能使安徽花鼓灯艺术焕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之音乐·舞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988.

[2]于雷,汤雨.怀远揽胜[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3]戎龚停.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4]支运波.花鼓灯起源诸说及辨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22-29.

[5]凤台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凤台县文化局.州来古今(之三)——凤台花鼓灯专辑[Z].1990.

[6]刘云卫.简说花鼓灯的起源和舞蹈的出处[J].四川戏剧,2007(5):103-103.

[7]杨春.淮河花鼓灯起源新考[EB/OL].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dname=50KDC41&xname=PPDDMV0&xpos=74,2014-07-24.

[8]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9]刘廷娥,赵智娟.舞蹈鉴赏[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10]中共丰台县委宣传部.凤台花鼓灯[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花鼓锣鼓安徽
淮岸花鼓情
邵伯锣鼓小牌子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