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4-08-15 00:48陈尚达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君子孔子思维

陈尚达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1](P4)与今人重知识体系掌握不同,孔门之学重在践行修身。孔子强调“博学”以“笃行”,对知识的体认要归落到行为的修进上。本文试就《论语》中的孔子学习思想进行梳理与发微,努力突破孔子学习思想阐释的传统框架,以期为当下教育现实提供一点重要启示。

一、学习即对话:主客间、主体间和主自间3种关系性实践交互作用

孔子将学和习联系起来,指出学习的快乐心境,而非“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指人与外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内心觉知,习则是将相互作用得来的内心觉知融化为行为实践,实现从内部思维到外部行为的协调一致。学习就是追求知行统一达成身心和谐的美的历程。

(一)学习:求知、交友与修身一体化活动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这3句话指涉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与他人及与自身的3层关系,道出学习分别指向主客间对象性实践、主体间沟通性实践和主自间反思性实践。孔子用否定式疑问句表述,值得玩味。学习过程包含着从不知到知的快感滋生,从陌生到友朋的情感增进,以及从介意到宽容的心性提升。学习决不只是一种求知活动,而是致力于构筑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之间3重关系的和谐境界。日本佐藤学教授指出学习是“借助同物质世界的沟通与对话(形成世界)、借助同他人的沟通与对话(形成朋友)、借助同自身的沟通与对话(形成自我),三位一体地实现‘意义与关系的重建’的永恒的过程”[2](P332),显然是受孔子这3句话启发而来的。

(二)对话:思维开启与思想开新

《论语》是经过整理、撰次的“对话集”,通过阅读这本已省略了当时具体语境的“对话集”,我们依然能够从中体悟出对话的某种本质,并感受到孔子玩味语言游戏的美好体验,与开启弟子心智的两情相悦。以孔子和子贡、子夏论诗两章为例: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强调人居贫富不同的处境时应有的做人姿态,而“无谄”与“乐”、“无骄”与“好礼”显然是有距离的。夫子的提示又让子贡联想到“切磋琢磨”的学问之功,“告往知来”。子夏遇诗不明请教夫子,孔子并不作具体解释,而是以绘画取譬,子夏则将思维跳跃到“礼后”的人生至理上。孔子抓住素绚关系进行类比联想,引发子夏从事类比思维的学习兴味,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上述2段对话中,孔子与弟子都在积极寻求与对方的心理沟通,在沟通中彼此都能获得全新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体验。这种对话不是简单追求理解的同一性,而是在理解的同一性中交织着差异性的意义表达机制。这显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思想控制与征服,而是寻求共鸣,并开启新的思想空间。

现实教育中,一些教师往往用先在答案锁定教学进程,师生并不是在寻求沟通以开掘彼此思想空间,而是以标准答案将学生思维凝固化,满足于让学生知道而非理解。“解释学认为,理解就是一个对话事件,对话使得问题得以揭示敞开,使新的理解成为可能。”[3]对话如同“意义之溪水”在人们的心灵中自由流动,“前提是不带任何偏见,无拘无束地相互倾听。”[4](P3)固执己见的人是无法和他人进行对话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孔子反对固定与拘泥于“所学”,并还原掉“所学”而只讲“学”,因为这极易为现成者所遮蔽,而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形成一种僵执自闭的心态[5]。

二、孔子的学习思想阐释

孔子提倡启发教学,主张因材施教。“由于个人的身份、阅历、习性和言说情境不一,言说类似的问题也就各有针对性和情境性,因人因时而异,往往心照不宣,事后的回忆也就因闻说者的理解而著录。这就造成孔子对某个理念的阐释,着重的不是它在逻辑限定上‘是什么’,而是在情境动态上‘像什么’和‘应如何’。”“令人感受到的与其说是逻辑的严密性,不如说是感悟的灵动性。”[6]换言之,孔子的言说是即兴思维和情境表达,是关系性情境中的绝妙感悟和动态把握,而非先于情境发生的预定理解,与概念思维式的推理与概括。对孔子而言,教即是学,这印证了孔子的好学乐学。

(一)学习目的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此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尽己与推人,人我与共,人际关系伦理是孔子关注的核心,强调道德修身是孔子为学的根本所在。“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由道德修身进而拈出社会责任,推崇大同社会,从而对好学上进有所依赖,学习与修身互促共进,以自我超越赢得社会进步。

1、修身养性的道德诉求

孔子崇尚“君子”人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并将“君子”与“小人”对举。“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宪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将这种人我一体化的仁学主张,视为人自身内在修养提升的重要进路。修身养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其一,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君子上达,小子下达。”(《宪问》)“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型,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其二,与人为善的处世观。“仁”即爱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其三,克己改过的省思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

2、心怀天下的责任担当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孔子重德行修炼,“修己的目的主要不是独善其身,而是通过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实现由内向外,由己向社会扩张的社会价值,即由修身扩展为齐家、治国、平天下。”[7]生活在那个“邦无道”的社会,孔子无法通过从政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抱负,但他始终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指出修身与为政之间的互动关系。后人将读书做官论归罪于孔子,其实孔子并不以功名利禄为目的,而是欲通过从政来推行正道,实现修己以安百姓与平天下。“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3、圆融人生的自我超越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漫长人生岁月的层级更替中,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进取精神,持续的奋勉行动和境界提升。“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学而不厌的结果,表明一种心灵自由的圆融人生。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孔子没有消极避世,而是持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宪问》)

(二)学习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文即古籍文献,从书本中学;行即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忠即尽己,涉及“我如何对人”;信即诚信,涉及“他人对我的印象”,是忠的效果。求知、践行与修身,体现出从认知到行动再到人格的渐进理路。

1、追求艺术思维的审美性内容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诗能激发人的自由联想与想象,体现出能够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的引申与发挥。“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孔子教人学“诗”,学“六艺”,以追求审美的艺术思维为旨趣。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这种听觉感受,是一种超出欲念功用之上的精神享受。“游于艺”(《先进》)既有博学而导致的融会贯通,也有思维流畅而带来的乐感享受。“人之习于艺,如鱼在水,忘其为水,斯有游泳自如之乐。”[1](P170)这种思想自由之境,即余英时先生指出的“心与道合”[8]。

2、强调知行统一的身体性内容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博学于文”当“约之以礼”,关于人伦日用的思维认知,一定要通过具体的身体行为体现出来,“礼”便是身体行为的道德感和审美化表现形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期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卫灵公》)仁义道德要显现在人的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乡党》)孔子温文尔雅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文质彬彬正是礼的行为典范。“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3、凸显忠恕之道的伦理性内容

孔子之学在求得道行道,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是体仁达仁的根本所在。仁学即人学,即学人群相处之道,构筑自我与他人之间充满温情的康庄大道。从“为仁由己”的道德践行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的积极施为,到“为人谋而不忠乎”的自我检视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规避。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恕道,按照陈晓明教授的理解,指“在自我的道德自觉中来建立对他人的无限理解,对他人的无限友爱与宽容”[9]。

礼起源于祭祀,远古的祭祀活动要求人内心要本着高度虔诚与崇敬的情感态度,礼实则是人内在情感的真情流露与外显。“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阳货》)礼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与人内在的仁义思想相呼应与一致,而非徒有其表。

(三)学习方法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他不采用下定义方式,静态固化地去理解学习对象。“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子罕》),善诱即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悱”暗示出学生学的主动性;“举一反三”强调学习要能由此及彼,由一点触及到一类;2个“不”字3次连用,是对教师不好为人师和不拘于所识的善意提醒,并让学生在主动探求中打捞到发散思维和语言编织的情趣。这是“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自由想象和自由联想的能力,将学生的成长建立在自身文化心理结构的自然演化的基础上”[10],引导其最终迷恋在学习的路上。

1、取譬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雍也》)“近取譬”强调就近取材和譬喻方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信之于人,正如輗軏之于车。“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星象喻德治,以德服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将时间和流水关联,去而不返。类似的例子很多,这既显现出孔子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也是为方便他人理解的一种理智关怀,并饱含着由此及彼与触类旁通的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出孔子与人相处的和美互惠关系与方式,一种诗性思维和艺术生活。

2、比较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叩其两端而竭”中的“两端”既可指事物的两头和事情的正反面,如仁与不仁、孝与不孝;也可以指人的经验个性和对象的本质特征,如司马牛的性躁言快和仁要求人心宁语缓。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很多问对,概是将这2种情形结合起来加以思考的。孔子爱用比较,前述君子和小人对举,就是比较。孔子讲中庸,“过犹不及”(《先进》),就是比较权衡的结果。比较分显性比较和隐性比较。显性比较如子路与冉有同问“闻斯行诸”,孔子依据2人性格差异,采取“进”“退”不同的回答策略(《先进》)。“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隐性比较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义不成”(《子路》),“欲达则须缓,欲成大义则忘小利”隐含其中。而对于子张问政,孔子指出“尊五美”与“屏四恶”,“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与“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则是显性和隐性比较兼具。君子如此,小人反之。

3、转换

孔子注重情境感悟,将学习和做人一体化,注重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具体言行,且往往就弟子的相同问题作出意近而言异的回答。决不重复自己而努力进行灵活多样的话语转换,既见证孔子是一个语言游戏高手,也不难窥视其君子风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在关于“孝”“仁”“政”与“君子”等一系列问对中,孔子都表现出对这些问题理解的游刃有余,且都能契合它们各自的意义区间。这些话语转换虽因弟子心性不同而为,体现出微妙差异,但本质上是相近相关的。如对“仁”的阐释,涉及诉诸内心(克己与爱人)、行为约束(复礼与恭敬)和针砭人性(訒言去躁)等不同视角;又如对“孝”的解释,包括“无违”“忧疾”“敬重”和“色难”等,关乎子女和父母相处的多个方面。生活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即“忠恕之道”。孔子对所学对象理解的游刃有余与融会贯通,与弟子孔子关于所学对象解释的心领神会与自我反省,构成“学”的趣味盎然的生动图景[11]。

(四)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是交织互动的,比较而言,学习态度比学习方法更重要。或者说,良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孕育出来的。上述学习方法所表现出的思维灵动和审美情趣,其实根源于孔子的良好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主情的学习观表明,情感态度比思维认知更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关注,学习的情感浓度将催生出认知强度。

1、虚心

孔子注重“默而识之”“多问”“多闻”“多见”等,强调眼学、耳学、手学、脚学和心学这5学并用,虚心是其为学之根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既可学从人之长,又可学避人之短。孔子主张学思结合、学问相连和学行并重,非虚心而难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之所以要求弟子主动发问,并承认自己“无知”,既说明知识应当是一个活体,需要即时性思维智慧,也与其虚心有关。因为关于他人内心的已知和困惑无从事先知晓,而只有通过倾听去领会和解决。《论语》问对中师徒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彼此倾听关系。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实现深层次的心理沟通和思想交流。“时刻保持谦卑和倾听的态度,永远使心灵向世界和他人开放。”[12]学会倾心即学会虚心。

2、好学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不好学则“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好学“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使人超出一切现成者而进入一个机变、动人和充满乐感的世界”[5]。在孔子看来,要做到好学不易,“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3、有恒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子罕》)学习要有韧性能坚持方有所成。“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学习或进或止,完全取决于个人意志。学做人之善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先进》)孔子从“十五志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我描述便是学而有恒的充分体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人而无恒,则一事无成。“南方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子路》)

三、孔子学习思想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由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发达,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学习西方逻辑理性以求救亡图存之道,以及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大潮席卷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不仅使得学习与修身的分割无法避免,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安贫乐道也难觅踪迹。科学技术不仅将人类社会带入非常富裕的高度文明时代,同时也使得人们对物质和财富占有的欲望不断膨胀,对名利的追求似乎成为市场经济社会学习的内在意蕴。不难推测,孔子时代学习的功利色彩也很浓厚,所以他才极力宣扬自己的学习思想。孔子学习思想包含的伦理色彩、审美意味和实用价值,在当下社会仍然有着极其强烈的批判意义。

1、做最好的自己,追求学习的伦理色彩

与他人共在是个人生存的首要事实,共在处境决定个人生存的主观体验。孔子强调忠恕之道,仁礼之术,人与他人友好与互信是人生幸福的现实根基。不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人存于世就是一个人性展现和人化过程。幸福感不是与他人无关的纯粹个人主观体验,而是自己对他人与社会积极施为和消极避让所获得的一种心理报酬,“幸福是来自他人心灵的高贵礼物。如果不能给他人幸福,因此也得不到来自他人的幸福。”[13]这个心灵的高贵礼物应该是自我和他人共同的精神和行为赠与,是忠恕道和仁礼术所产生的心灵共鸣。学习当追求获知和修身并重,实现利己利他一体化。做最好的自己,便是奉献给他人心灵的最高贵礼物。

2、享受学习过程,追求学习的审美意味

注重知识的符号逻辑和分数等级,追求功利性的就业生存目标,成为当今时代的学习缺憾;学生获取大量概念化的系统知识,却忽视了诗性思维培养和审美情趣觅拾。和现行教育中知识常常作为现成存在不同,孔门师徒问对中知识的发生常常是以问题作为缘起,并伴随着思维的增进而发生形式上的不断变化,学习因为不同主体不同情境而成为“时机化的”“境域发生式的”和“相互构成着的”[14]活动而不时思维火花迸溅;师徒之间“神与物游”,学习的快感不断滋生。虽然孔子主张谨言慎行,但他总是在设法诱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去承受思维风险,在积极语用中体验语言游戏的审美意味。

3、学以致用,追求学习的实用价值

显而易见,《论语》中的学习具有变革自我和改造社会的双重实用价值,这与升学与求职目标导向的当下学习有所区别,结果取向的线性追求过多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却无视甚至消解了过程取向的玩味学习本身的非线性审美化倾向。当下学习也强调知识应用,但更多指向学习的活化思维功能和经济增值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孔子强调的学以致用则是指学习对成就君子与和谐社会的实用价值。知行统一,所思当改善所行,学习就是道德引领下的诗性生活,使自我、他人和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诚信危机加剧的当下社会,孔子的学习思想值得极力提倡。

读《论语》,我们总是能从孔门问对中,感受到老夫子宽厚爱人与温文尔雅的音容笑貌,体察到其劝学的对话旨趣。老夫子正是以与对象之间的认知性对话、与弟子之间的沟通性对话、与自我之间的存在性对话,实现觉知之悦、友朋之乐与修养之进的,抵达他那种不断超越而至自觉自主自如的人生境界。走近那个活泼生动、可敬可爱的孔夫子,正是当代人极其重要的学习与生存主题。

[1]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2.

[2](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蔡尚伟.哲学解释学与新闻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68-72.

[4](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张祥龙.境域中的“无限”:《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析读[J].江苏社会科学,1999(6):81-86.

[6]杨义.《论语》还原初探[J].文学遗产,2008(4):4-14.

[7]王琪,孙学强.孔子修身观的现代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00(6):83-86.

[8]余英时.“游于艺”与“心与道合”[J].读书,2010(3):29-41.

[9]陈晓明.“恕道”在当代危机中的普适性与积极面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0(3):91-97.

[10]陈尚达,卫平凤.风险意识与境域关怀:“登山式”语文课程的教学诉求[J].教育科学研究,2011(8):50-53.

[11]王富仁.孔子社会学说的逻辑构成(上)[J].文史哲,2006(2):32-47

[12]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7-16.

[13]赵汀阳.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J].哲学研究,2009(8):22-30.

[14]张祥龙.现象学视野中的孔子[J].哲学研究.1999(6):67-71.

猜你喜欢
君子孔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