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冰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倾心于“文化校园”与“情理课堂”的探索
出版《跳动的随想——陈晓冰幸福教育笔记》、《诗言师话》
像是“好雨知时节”,一所所学校突然关注起墙壁文化来。或许是从苏霍姆林斯基著名的论断中受到了启发,或许是被“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的理论所点燃,一时间起,许多学校都在努力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墙壁,成了学校文化的首席形象代言,诉说着校园最为质朴的文化追求。
笔者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正逢冯小刚执导的电影《私人订制》热映。剧中的人物不同,梦想需求不同,套餐订制也就呈现了“私人”化。正是应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句老话,私人订制圆了“私人”的梦。由此推想开去——学校不同,文化套餐也该各具个性,墙壁文化更应各具形态。于是想到,在墙壁文化的塑造中,是不是可以来点私人订制般的个性追求呢!
——追求“原汁原味”的质朴。传统美食的魅力在于原汁原味,饱含地方的气息。一地一口味,味味都养人。学校文化建设,不应该是社会政治价值的简单移植和翻版。现在的校园墙壁,不能尽是“三风”、名人名言、标语口号甚至时髦语录。学校要从“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沃土里去寻求生长元素,提炼文化语言,形成文化内核。只有这样,墙壁才不会成为“套话”、“空话”与正确的“废话”占据的空间。一所农村小学将“每天积累一点进步”作为学校的文化主题,成为孩子们每天进校看到的第一句话。对于这样一所小学来说,质朴而又不乏时代元素的文化定位,远比“追求卓越”、“国际视线”之类的高端追求更有针对性,更加接地气。
——追求“檐角半露”的含蓄。传统建筑讲求半藏半露,这要比一目了然来得含蓄、意远、境深。一所中学,将一块从校园地底下挖出来的门头石斜放在墙边的草坪上,不作任何解释。石板上残留着四个大字“通明电气”。凡有新生入校或外人来访,都对此好奇不已,驻足询问。后来才知道,这所学校是清末废厂立校诞生的,其中还有一段佳话。学校的墙壁文化也应是这样的。一味地诉说,难免成为一种絮叨,一种噪音,一种视觉的污染。而当你远远地看到一处檐角半露的景致时,你会惊喜,知道那里必有一处传统建筑。这种强烈的文化信号,应该成为校园墙壁文化追求的表达境界,它会吸引学生去探索和追问。
——追求“生旦净末”的亲切。传统戏曲博采众技,集聚诸美,只为深入人心,叩动心弦。只有入心的文化才能产生“化人”的作用,这是所有艺术追求的境界。在《中国好歌曲》节目中,音乐人杨坤说,他要做一张“走心”的原创大碟。其实,学校的墙壁文化也必须“走心”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一群存在着无限发展可能的生长体。因此,我们不能把说给上级听的、说给媒体听的话对孩子说。校园墙壁文化必须要说儿童听得懂的话,孩子愿意听的话,引领孩子成长的话。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再加点趣味,那就更好了。换而言之,墙壁文化如同戏曲一样,无论采取何种扮相,采用何种唱腔,只为走进孩子的心里,追求儿童立场。
——追求“计白当黑”的意蕴。传统书法绘画讲求结构和布局,讲求疏密虚实有致,有时疏可走马,有时密不插针。有些学校为了让学生处处受到教育,在走廊、顶棚、廊柱,甚至楼梯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贴满了画。花圃草坪上更是插满了提醒的牌子。偌大的校园被“文化”挤得密不透风。教育痕迹太重,可能过犹不及。佛家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要给校园的墙壁适当“留白”,给视觉一些喘息的机会。记得去上海一所小学参观,校长自豪地对我说,我们学校每堵墙,就是到了墙根处你也看不到一个脚印。墙壁、草坪本来不会说话,沉默是它们的天性。它们自身的洁净、一尘不染就呈现着教育的价值。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校园墙壁文化设计布局时,适当考虑“计白当黑”,发挥墙壁、草坪本身的教育功能,亦有高明之处。
校园的墙壁不仅仅是一处空间,它还是孩子心里的一亩田。这片可以长出桃树、梨花和春天的土壤,期待我们用智慧去耕作与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