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嵇清(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
心理准备是用于旨在促进运动表现的各种赛前了与方法。竞技运动除了要有充分的身体活动准备,而且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但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又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因此,从平时训练到临场比赛,运动员必须在心理方面进行较大的调整。赛前的心理准备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调整过程。
运动员无论即将面对的比赛对手是谁,赛前都应对自己或全队的参赛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是指向与我们所能控制的事物上。这样可使运动员认真对待对比赛中的外界干扰条件,不会过多顾虑,能在比赛中倾注努力而对胜负不过分担忧。
赛前对比赛目标的确立要根据比赛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来确定指标是适当高点还是有所保留。这样才能更好的动员不同运动员的最大机能潜力,为运动员所接受,不至于形成心理包袱,造成赛前紧张、赛中兴奋性和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而导致不能发挥自己原有训练水平。
同时要注重运动员赛前情绪的调节,赛前情绪是特殊群体在特殊情境下的情绪,其情绪体验、认知评价、生理唤醒和行为表现等特征与竞赛任务紧密相关,同时要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呼吸调节法、表象调节法、表情调节法、音乐调节法、暗示调节法等,使其情绪状态趋于最佳。
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是一个人在一定时间的自身情绪的表现。而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状态主要是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所表现出来的 “身”、“心”方面变化的综合体现。研究者将运动员赛前的非正常心理状态总结为以下三种:过分激动状态、赛前淡漠型和盲目自信型。
影响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因素主要有外界环境因素和运动员自身内在因素,其中后者对于其心理状态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1)运动员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希波克拉特认为,不同气质类型在行为活动中也呈现不同的表现。他把气质类型分为四类:多血质类型、胆汁质类型、粘液质类型及抑郁质类型。因此,运动员会因为会不同气质类型的在赛前表现出不同的赛前非正常心理状态。
(2)运动员的成就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调查研究显示个体在行为过程中的表现及个体行动目标的设定受到不同程度的动机影响。运动员的动机唤醒水平不能过高和过低,过高和过低得唤醒水平都不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自身技术的正常发挥。
(3)运动员的比赛经验。
运动员的比赛成败经验对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比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在赛前有较为充分的准备去应对比赛中的突发事件,而没有经历过大型比赛磨砺的运动员在赛前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
(1)对赛前过度兴奋型的调节。
过度兴奋是由于运动员的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的,可采用呼吸调节法对运动员赛前的呼吸进行调整,采用缓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则可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还可以采用暗示调节法用积极的暗示语来进行自我暗示。此外,还可通过表象调节法、音乐调节法等。
(2)对赛前冷漠型的调节。
赛前冷漠是由于运动员对比赛积极性不高、怕输、缺乏自信造成的,可运用活动调节法,选择运动幅度、负荷小,节奏和速度变化快的动作练习使肌肉的活动积极,进而提高情绪的兴奋性。对环境刺激因素及自身生理因素的正确的认知评价基于正确的比赛心理定向,形成正确的认知评价才能有效的控制情感。
(3)对盲目自信型的调节。
这种状态主要是运动员过于自信,轻视对手、对比赛的困难和复杂性估计不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水平、侥幸取胜的心理等造成的。应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作风教育;认真做好赛前情况调查;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做好沟通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对策库使运动员以适宜的心理状态专注比赛中技术战术操作上。
运动员的心理准备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必须遵循心理训练的原则,讲究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不仅需要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平时训练和赛前的正确指导和帮助,还需要运动员自身学会如何调整最佳心理准备的方法进行自我调控,进而有益于自己应对比赛中的突发事件、取得优异成绩。
建议心理准备应该放在身体准备活动以前去做,要在教练员的正确引导下进行,赛前运动员与教练员要做好沟通建立心理对策库,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是的思维净化和集中注意力。
[1]林楠楠.浅论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