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利(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61)
新课改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多元教学模式与素质教学相吻合,倡导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创新与改革,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因此,在高校武术教学中采用多元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引入多元教学模式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武术教学的关键所在。具体步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武术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主题,例如,在教学中要根据武术套路与技术进行学习目标的分解,在教学中根据主题进行教学;其次,明确武术学习的总体教学目标,把总目标具体细化,据此制定分段教学目标;再次,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空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消化,教师进行指导,最终实现师生互动式学习。
教育部在教学课程改革纲要中已经明确指出: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要实现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向强调学生学习态度为主转变,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纯的进行基础知识讲授和动作讲解,没有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以及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武术套路的分解以及动作技巧的都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后才能掌握,教师盲目进行传输,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教师发挥指导的作用,多元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倡导教师从传统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武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提升自身获取知识的技能,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武术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并且提升获取武术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与个性差异进行武术教学,在武术方面,不同的学生武术造诣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在武术方面存在弱势,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悟力,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提高武术教学效果。例如,在武术教学中,具有优势的学生能够轻松领悟动作的要领和特点,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弱一些,对于一些基本动作不能够形成记忆,这时教师就要不断对基本动作进行强化,并且要增加具有弱势学习对于动作的练习频率,增强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武术各项技术动作的教学,并且制定不同的练习方案,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进行技能学习,更好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开放系统,传统的武术教学中,学生进行武术练习通常是通过教师进行辅导与帮助,但这种模式一般是一对多的模式,学生对于某个动作由于认知能力与观看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不能一对一进行指导,致使学生只能掌握动作把式,而不能掌握动作精髓,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如果单纯从基本知识与动作进行考核,就不会发挥武术的重要价值,也会打消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要综合、全面、客观,考核模式要多元化。在课堂表现、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武术基本知识、动作技巧、武术精髓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才能够提升学生综合技能。此外,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在考核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都可以作为考核内容,总之,要制定科学综合的评价模式,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校教育教学方面也出现了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开展多元教学模式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使学生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更积极的进行武术基本知识与动作技巧的学习。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指导作用,给与学生适时地正确的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变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多元化教学模式与现代武术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参加锻炼,在锻炼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1]毛香銮.论武术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及其教学模式[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5).
[2]刘沛文.武术教学中合作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