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金辉 孙华金(郑州大学 体育系 河南 郑州 450001)
文章的少林武术特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的动作表现形式。现在经济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十八大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把体育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范畴,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少林武术以此为契机,纳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少林武术的体育属性同时也传播少林武术文化的精神促进社会公德的发展。
少林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集我国古代人体运动美学的精华为一体的,它含蓄内刚,坚实有力,“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笼罩在静穆的佛教文化氛围中,具有震撼人心的独特审美价值。
学习武术,要讲究艺术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术就已经以“艺术”的形式出现了。如当众表演“舞剑”用来庆贺、助酒等。习武者在演练过程中,手随心运,眼随手转,起伏转折,腾转挪移,表现出形神兼备的身手艺术时,人们自然会逐渐地沉醉到纯洁、虔诚、怡然自得的状态之中。这就必然会有助于人们陶冶性情,有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工作。如果学练武术者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而久之,还会起到化低级趣味为高尚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对人身的修养大有裨益。武术的艺术性,不只表现在技击上的“虚虚实实”、“指上打下”,而且还讲究练习动作时的快慢、节奏,还要表现出整体套路的起伏转折、刚柔相济,以及手、眼、身、步法的协调配合等。这样,不仅符合技击、生理的要求,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充分表现出美的艺术效果。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和人类文明程度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处于不断改变之中。然而,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显示,我国的国民体质略有下降的趋势。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逐渐加速的社会发展,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加,却使得人们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就会不断增加,发展和创新少林武术健身功能也是一个挑战。
少林武术自古以来就有保健功能。少林武术的特点也就有了自己的优势,这主要在身心全面锻炼,肌肉活动与呼吸的配合,动作也可快可慢,不受年龄、地点限制,练武和陶冶情操相结合。达摩禅师曾经说过:“佛法虽外乎躯壳,然不了解此性,终不能先令灵魂与躯壳相离。”尽管学界还不太认同对达摩创少林拳的说法,但从这一记载中我们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有了良好的身体状况作为前提条件才能达到更好的修行目的。
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胡锦涛说: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相和谐的社会。少林武僧正是以正义、正直、勇敢的气节和爱国、利民的目的,参与了众多的历史事件,为和谐社会的形成谱写了华丽章节。虽然中原少林武术技击的功能逐渐退化,但其修行、健身、审美和增进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内涵亦更为丰富和完备。伦理道德是当今社会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少林武术文化是在佛教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但它同时也承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所以,具备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缩影。在习武的过程中特别强调武德,“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学礼”。习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习武者所学到的不仅是武艺,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武术文化知识以及尊师重道、谦虚谨慎、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等做人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武术文化中的和谐元素有利于社会的控制、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少林武术在中国历史上虽久负盛名,但其真正开始扬名还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授封少林十三棍僧开始的。从那时开始,少林武术就以匡扶正义的特征与民族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特殊的﹑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少林寺“安邦济世”的少林精神。此后,少林武术再次引起人们强烈震撼的就是在明朝了,少林武僧受政府的征召屡次成功抗击倭寇的侵略,使少林武术的历史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少林寺在民族危难之时,一次次地担负起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任,这也奠定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中的地位,少林武术所树立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受到国人的推崇。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使我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但良好的道德风尚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少林武术蕴含着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在习武过程中培养习武者的“仁、义、礼、智、信”,激发习武者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遵守社会公德。因此,我们可以说武术的教育功能有利于社会的控制。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火器的普遍使用,使得少林武术在攻防技术这一领域的地位逐渐淡化。虽然武术的技击功能在衰退,但中原少林武术能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而依然完好的保存下来,这充分说明了其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因此,我们要注重内在品质文化的传承,加大对少林武术文化加以传承与保护,以此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1]桑守惠.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7.
[2]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