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欣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语文课堂的呈现方式不拘一格,语文课堂教学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由于对新课标的解读能力以及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不同,语文课堂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有的老师生怕自己跟不上新课改的脚步,一味在形式上追求变革,导致学生感受不到语文课的独特魅力。如有老师在处理杜甫的《春望》一课时,为了使课堂形式丰富多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表现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但由于学生把握不住方向,老师又没有给予适时的指导,整堂课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杜甫穿越到3035年与机器人同台进行知识竞答;大师兄、二师妹与大喊着“我就是人称‘诗圣’的伟大诗人”的杜甫一起谈论诗歌写作;以课本剧的方式将《春望》表演出来等等。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在这节看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杜甫那种“国破山河在”的深沉情感学生又体会到了多少?这样的所谓课程改革,实在是令人担忧。在这样的课堂中,表演、说唱、课件等形式代替了诵读、感悟、理解,忽略了以语句的鉴赏为主的教学形式,对于课文的学习只是“走马观花”,造成学生听不明白、说不得体、读不出感情、写不畅达,学生的语文素养严重滑坡,课堂中散发出的“语文味”很少,丢失了语文课堂的本色。冷静思考之后,我们不得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到底是怎样的?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境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积淀以及生活经历、阅历去感悟作品,在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去理解作品,领会文本中散发出的语言美、结构美、人性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去寻找语文课原初的美,使语文课堂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语文味”。那么,怎样引领学生去发现体会语文之美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逐步让学生会精读、略读、浏览以及诵读。”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与培养,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基础,特别是对于那些情感丰富的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美读”体味文章中的感情,从“情”字入手,抓住文章主题,感知作者的情感基调,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引起内心情感的共鸣。
文章的字里行间往往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就能通过语音、语调感受领会到作者的情感譬如在对《金色花》一文讲授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文章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在一些细微的地方又有些差异。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找不到孩子,心里着急;找到孩子后,又充满惊喜,当然在惊喜后还少不了对孩子的一点嗔怪。所以这句要读出妈妈的焦急、惊喜、嗔怪的语气。再比如“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在向妈妈撒娇,做了好事但不告诉妈妈,体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在朗读时也应加以注意。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这样的句子,学生就能感受到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母子情深、母子之爱。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是教学中只有“读”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赏析,才能挖掘出文章深处的美,才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那么该怎样赏析一篇文章呢?
学生通过初读感悟,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可能只是浮光掠影,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体会不出作者写作的准确与精妙之处。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给予一些引导和指点。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句子顺序、变换词语甚至变换标点符号与原文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在一节《故乡》的公开课中,有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文章在描写闰土语言时用了很多的省略号,能否将这些省略号换成逗号或者句号,为什么?”学生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以前被他们忽视的省略号表达的意义,于是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在描写少年闰土的语言时所用的省略号是想表达那时闰土讲话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故事”,“描写中年闰土语言中的省略号体现了闰土兴奋却胆怯的心情,能让读者体会出闰土说话时的断断续续,有苦难言的心情”。通过变换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能使学生领会闰土前后的变化之大,从而感悟出文章反映出的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这种变换比较法在赏析文章中简洁有效,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品出字词的妙用,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出文章笔法的精妙,品出文章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在七至九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有这样的概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中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一篇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其中的优美词句,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诵读与品味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的水平。
贾岛“推敲”的故事想必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在欣赏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时,如果我们也能抓住其中一两个妙词,不仅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精妙的写法,从而发现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如果按照一些教材参考给出的方法讲授,即先总体写济南的冬天给人的感觉,再分写济南冬天的山与水,其中详细描写山的部分,描绘了阳光朗照的山、雪后初霁的山、城外远山三个画面,并从写法及写作顺序对他们进行逐一分析。这样的教学设计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硬生生地把一篇优美的,富有感情的写景散文肢解成学习修辞手法、写作顺序的没有生命的语言材料。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完全可以抓住文中的“温晴”二字展开赏析。济南冬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温晴”,而老舍这位语言大师所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准确精妙地展现了这个特点。例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一句中,虽描绘的是冬天的画面,可丝毫不见万物萧条的景象,反而看见“长枝的垂柳”在水中照影,一句话写出了温柔慈爱的水,婀娜富有生命力的柳条,最终体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又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句,不仅突出这段第一句提到的“小雪”,而且也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晴”,矮山山尖上的雪给蓝水晶似的天镶一道银边儿,多么明丽美好的图画!学生不仅在这样的品味赏析中学习到了怎样写景、怎样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更重要的是在优美传神的语言中得到了心灵的浸润与滋养,上一节语文课就是一次享受美的旅程。
融入情境赏析,就是通过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以特定的身份,设身处地地参与到言语活动中,从而理解内容、领会感情。
在讲授《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时已经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但是理解得不太深入,这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先和学生做个游戏。选出一组学生,只动唇,不出声,不加任何动作地传一句话,传到最后一名学生时,这句话已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思。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在没有声音,没有语言的环境下与人交流是多么的困难,更不用说海伦·凯勒要在眼不能见、口不能说、耳不能闻的情况下学习怎样说话。学生有了亲身体会,就更容易理解海伦·凯勒为什么称莎莉文小姐为“再塑生命的人”,——不仅教会了她说话识字,而且开启了海伦·凯勒人生中一扇通往光明的大门。
如果说对作品的阅读鉴赏是寻找发现美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创造展现美的平台。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在文章中发现美,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学习课文后进行的写作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王几何》一课,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人方法与范例。课文中对王老师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都有准确生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这句话主要描写的是王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方头大耳、矮胖结实”可以体现王老师是个忠厚、朴实、正直的人,而“挤”、“眨眼工夫”则表现出王老师干脆利索的性格。在对这类语言的赏析中,教会学生外貌描写要抓住个性,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要动作连贯,恰当修饰;语言描写要体现个性,符合身份;神态描写要抓住细微变化,反映内心情感。有了如此明确的方法指导,在布置学生写一位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时,学生便能够抓住人物特点,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体会创作的乐趣。
又如在一节《春》的公开课中,教师没有按照传统的“盼春、绘春、赞春”三个板块展开教学,而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眼中最美的春天。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练笔和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进行对比,并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提升,使学生在体会朱自清语言的优美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增强自己的写作信心,享受创作带给自己的愉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上课模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但是课程改革更要培元固本,就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要保留住文学最本真的美,让语文课散发出最原初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