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
(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中心小学,浙江 杭州 311255)
细看当前的阅读教学,不难发现其流程通常是以演绎法来推进的。教师用事先得出的概括性的结论,牵着学生去寻找散落在文本不同语段中的印证的点。如《一夜的工作》(人教版第十二册)一课的教学,授课老师想方设法导出文章的中心句“总理一夜的工作劳苦、多么简朴”。继而围绕“劳苦、简朴”,让学生去文中找出对应的语句或关键词。当所有预设到的“点”,由不同的学生补充完后,教师便认为完成了即定的教学任务而结束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行为只是从多个不同的“点”来印证事先所呈现的结论,缺少由不同的点到面的归纳。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行为便只是“点状思维”的训练。对此,我们不妨采用归纳法进行阅读教学。先让学生细细品读故事情节或文本语言,继而引导学生整合不同的学习点,归纳出共性的认知。以此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梳理归纳的思维,形成真正属于自我的阅读能力。
改变传统演绎法由结论到文点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经历由点到面的阅读行为,将阅读结论的呈现置于学生研读文语句之后,以归纳的流程逐步推进教学。
1.由事件归纳主要内容。以记事为主课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检阅》等。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有哪些具体的事件,继而再对事件进行补充(完善),形成完整、通顺的语句,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文中只有一件事。就只需在找出文中关键事件的基础上,增加“时间、地点、关键人物、最后结果”等辅助要素,便可完成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如《中彩那天》(人教版第八册)一课中,可以这样处理: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说说围绕那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接着引导学生补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组织学生将这些要素串联起来,归纳主要内容(父亲中彩得到了一辆车,但这是他帮库伯买的彩票,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把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上述过程中,学生亲历了课文内容产生的全过程,更经历了梳理、整合的思维训练。
倘若文本中有两件及以上事情,则需要先弄清楚与课文主人公(主要对象)相关联的几件事,然后再将这些事件进行合并、整合,继而归纳主要内容。就像人教版第六册的《检阅》,写了儿童队员“商量决定”和“受检阅得喝彩”两件事。在学习时,便可先让学生找出与儿童队员有关的事情,然后对上述两件事情进行合并,进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情节归纳人物性格。以写人为主的课文,通常是在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人物的性格。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先组织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描写人物的具体情节,然后通过捕捉情节中某些关键词、句,充分感受人物当时当场的表现,最后将不同学生从不同情节中感受到的理解进行概括、整合,从中归纳完整的人物性格。就像《“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人教版第十册)一文,就可从品读王熙凤的多处情节语言,具体品读“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和王熙凤赞美林黛玉的一段及最后王熙凤说的一段话。在一一品读这些语句后,引导学生试着从中归纳出王熙凤热情大方、泼辣张狂的人物性格特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亲历由言语细节到人物性格的归纳全过程,不但能对阅读结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逐渐形成由细节到整体的独立阅读能力。
3.觅细节归纳事物特点。对于描写事物的文章如《长城》(人教版第七册)、《白杨》(人教版第十册)等,则可从文字细节描写中归纳出事物的特点。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具体描写长城的语句: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2)“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引导学生在仔细品味这些语句后,体会包含其中的要点。再将这些来自多个学生的不同感悟进行梳理、筛选、整合,归纳出文中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存在于文中的构词特点、描写方法和写作特色以及多篇文本间的表现主题等,都需要学生经历由个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规律的发现和知识的内化。
1.发现字词的组合结构。仔细研读文本能发现作者选用词语时的组合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中自主地发现它们的构词特点,进而归纳出相同的组合结构,以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获得真正的学习收获。如《火烧云》(四上册第4课)中有许多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萄葡灰、茄子紫”等。课堂中便可以让学生先划出这些词语,然后将其投影于屏幕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后进行分类,进而发现其中的构词特点。当学生经历这样由点到面的归纳性的阅读行为后,他们对这些词语的组合结构熟记于心,就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相似的词汇“绿油油、半黑半白、柠檬黄”等等,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发现句段的描写方法。课文作者在进行句段描写时,通常会采用较为相似的方法。这个知识点便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比较、归纳等阅读行为后所拥有的学习收获。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复比较语段中的句组,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梳理、整合、归纳的思维过程,最终获取相同的描写方法。如《火烧云》四上册第4课中,作者对火烧云形态变化的描写“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通过比较归纳后,学生就可清晰地总结出其中的描写方法“出现——模糊——消失”。学生在这种描写方法指导下,不但能轻松地仿写“又出现了一头大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句段的背诵。
3.发现篇章的写作特色。教材中有些文章是以写作特色取胜的,尤其是那些小小说如《桥》(人教版第十册)。平凡的人物,平常的故事,但文章中简洁有力的语言,却是它的制胜法宝。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正确理解这一点却不是件易事。故而就需要走“归纳”的途径。先组织学生细细品读文中描写人物或环境的语句,在充分感知并深入理解后,将文中极具特色的语言集中于大屏幕: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并引导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思考:从这些语言中你发现什么?此时学生便会从整体的视角阅读这些语句,在主动的思考分析后发现投影中语句共有的特性,进而逐步归纳出文章简洁有力的语言特色。
4.发现群文的主题共性。当前中高段语文教材中是以主题式单元编写的,在同一组中是围绕某个主题而选编文本的。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归纳的思维,先组织学生学完整组课文,然后引导他们从整体的角度审视这一组课文所表现的共性主题,帮助学生真正实现阅读收获。如四上册第一单元分别是《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和《火烧云》,当学生全部学习了这四篇文章后,可将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他们想一想文章的异同,进而归纳出共同的表现主题: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总之,归纳法在小学中高段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无论对老师或是对学生,由传统的演绎教学定势转变为梳理归纳,需要由浅入深的逐步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不断归纳中学会“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