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芳 ,焦 艳
(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凭借其中心地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到城市,使我国的城市民族关系呈现出多民族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各民族的交往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不同民族间的了解和认同进一步加深,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各民族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引发民族间的摩擦和冲突。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和谐稳定,而且对国家的稳定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积极意义,其重要性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从理论角度看,城市民族关系研究扩宽了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理论,从现实角度看,城市民族关系研究为城市民族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早日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尝试通过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展示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研究的现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将来进一步开展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研究提供借鉴。
城市民族关系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关于城市民族关系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而是各有侧重。赵新国从城市民族关系的内容出发,认为城市民族关系包含城市里少数民族之间关系、城市里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城市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与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1]李忠斌认为,城市民族关系就是城市区域内各民族的信息互动关系,其信息的载体是各民族成员,其方式是各种社会活动。[2]相比之下,李忠斌的界定较为精炼,概括了城市民族关系的本质。
城市的中心作用,决定了城市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晴雨表、测量表。[3](P22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涌入城市,对城市民族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使我国的城市民族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郑信哲、周竞红认为,各民族共同建设所居城市已成共识,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表现在多民族化现象明显、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中知识分子比重大、城市少数民族特点往往被忽视以及城市信息传播快、辐射性强等方面。[4]李忠斌认为现阶段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主流朝着“平等、团结、互助”的方向前进,并呈现以下特点:多民族性日益明显,主要包括城市民族成分的增多、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少数民族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居住的聚落特征较突出;文化的多样性更加鲜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泛化;社会分工对族际关系的强力整合;经济利益的至高性;主流吸附与主动融入。[2]其他学者的观点大体与之相似。李吉和、周彩云认为,我国中东部城市民族关系具有利益性、复杂性、敏感性、影响广泛性以及转化性的特点。[5]周竞红指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城市民族关系有了全新的特点,包括更广泛而深入地促进民族间直接交往的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以及加强不同民族间文化交融三个方面。[6]赵新国认为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呈现多向性、历史性、差异性、场景性、复杂性和政策性特点。[1]汪春燕以现代化建设为背景,指出西北民族关系具有以下特点:现行民族关系格局变化的可能性;族际交往的友好、复杂、敏感和多元性;流动人口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迫切性。[7](P197)由此可见,城市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密切相关,其特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对于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学者们由点到面,从特殊到一般,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针对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学术界也进行了相关探讨。周健认为,城市民族关系出现的新情况体现在:因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工作方法不当、流动人口增多而引发的问题。[8]此外,赵新国认为城市中民族居住格局、城市多元文化教育、城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留和失落等因素也影响着城市民族关系。[1]孙懿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变量,认为导致城市民族关系出现问题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民族成员接触增多不可避免的增加纠纷发生的概率;第二,民族利益感悟的增强以及市场经济为少数民族所带来的压力也促成了纠纷的增多;第三,媒体的商业化运作也是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9]陈乐齐通过实地调查,提出当前城市民族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不适应”和“五个不到位”,即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和城市居民的双向不适应;思想认识、法制建设、政策法规宣传、服务和管理以及工作手段和机制不到位。[10]陈乐齐的研究从主客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全面,郭家骥关于云南省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佐证了他的结论。[11]城市民族关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目前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重点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方面,而关于汉族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适应研究则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加以重视。
城市民族关系具有民族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城市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术界在研究民族关系时,多采用通过选取变量来衡量民族关系,依靠量化分析进行实证研究。[12]虎有泽、冯瑞则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对兰州市内回、藏、蒙古、东乡等民族交往进行个案分析,在借鉴戈登和马戎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民族关系分析应包括居住格局、民族经济单位、民族学校、族际通婚和宗教这五个变量,而针对兰州市具体情况,可再划分为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偶发因素及文化因素。[13]张劲松将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其中静态因素包括民族宗教、民族心理及民族意识、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和历史以及政治结构;动态因素包括经济结构、外部影响、民族政策、突发事件。[14]蒋连华认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迁移、居住格局、语言使用、族际通婚、民族认同、宗教因素以及饮食习惯。[15](P76-82)陶斯文在对西南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影响我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法律因素、经济文化因素、人口因素、民族通婚、环境与其他因素。[16(P177)]林钧昌从城市民族问题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民族关系中的不协调因素包括大地方和地方民族主义、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城市少数民族聚居点居民的心理因素。[17](P167-168)汤夺先在城市民族关系研究方面有一系列的成果,分别论述了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居住格局、城市民族通婚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他认为,现阶段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体宣传问题、清真饮食业的清真不清或者假清真问题和城市少数民族职工下岗问题。[18]相比较而言,汤夺先的结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是对其他学者观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高芳等人对乌鲁木齐市维汉民族关系的研究也佐证了上述结论。[19]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不难发现对于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因素研究多是宏观的综合分析,而针对某一城市、某一区域的微观的、具体的分析则较少,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殊性。另外,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多是可以感知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对于那些隐藏的间接影响因素,则有待进一步挖掘。
根据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方面,其中,又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为主,因此,下文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不仅处在引发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最活跃、最敏感的位置上,而且问题发生后所波及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20]李吉和认为少数民族散居化、从业多元化以及族际通婚增多有利于各民族的相互了解。[21]华彦龙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肯定了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他认为少数民族人口的无序和盲目流动也给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和城市宗教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22]郑信哲指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加速了城市居民多样化趋势,使各民族间形成前所未有的直接交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良好发展,另外,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在直接交往中发生的利益摩擦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相互交织也使得民族关系进一步复杂化。[20]周竞红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最为明显的正面影响在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增多,城市文化多样性得到加强,并指出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民族关系才是现实而有效的,更具“谁也离不开谁”的效应。[23]杨健吾对成都市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活跃了地区经济,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开阔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视野,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同时,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给城市管理工作形成冲击,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较大的压力。[24]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影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和现象表述阶段,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政策体系,而对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民族的具体调查研究较少,缺乏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
城市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项重大工作,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安定与团结。当前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停留在一种被动管理的局面,多是一种事中处理与事后补救的处理方式,缺乏应有的事前预警机制。[25]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于城市民族关系的消极影响,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消除其消极影响的建议。华彦龙提出,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既要做到坚持从少数民族的利益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给他们以平等权益,同时也要依法坚决打击他们中存在的违法犯罪活动、民族分裂活动以及利用宗教势力从事的各种破坏活动。[22]郑信哲、陈春霞认为要从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加大教育力度以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几个方面来解决城市少数民族的适应问题,促进城市不同民族间的融合,改善城市民族关系。[26]李伟梁等人提出从发展城市民族经济、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和发展族群关系网络、建立新型城市民族关系和理顺民族工作体系五个方面构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27]汤夺先基于城市民族工作的视角,强调城市民族工作要适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相应转变,包括扩大工作范围、扩展工作内容、转变工作方式方法,[28]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一个以民委为主体,以公安、劳动、城管、工商、税务、卫生、教育、计生、民政等职能部门为辅助,吸纳民族宗教社会团体、宗教组织与宗教界人士、基层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精英人物等参与的民族关系调控网络。[25]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研究大多从民族工作的角度出发,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涉及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加强跨学科的综合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更为全面的看待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不仅是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根据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目前关于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对策,学者们立足于不同的主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魏丽萍提出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需要加强“八个机制”,即强化四级民族工作机制、推行三项目标管理机制、完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深化少数民族民生保障机制、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机制、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工作机制、探索立体援藏工作机制和巩固“四共两联合”工作机制,确保“八个到位”。[29]周竞红认为,城市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现实存在,要建立有效的协调城市民族关系的机制应基于中央政府、城市与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少数民族流出地与流入城市政府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建立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动员民间力量在民族关系的协调中承担起应有的作用。[6]陈乐齐在深刻分析城市族关系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抓认识、抓根本、抓源流、抓服务、抓管理五个方面来解决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9]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题调研小组通过对多年来武汉市协调民族关系实践的调查,认为应该从加强调控主体、完善调控手段、确立调控评估体系三个方面来着手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调控机制。[30]蒋连华则从探讨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调控机制出发,提出城市民族关系的调控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把握民族关系调控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坚持中国共产党在调控主体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完善保障我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的政策。[15](P198-199)
其他学者则以某地区的个案经验为例,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林均昌等将青岛市作为东部沿海多民族城市的典型,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建议:加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切实做好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工作;建立处理城市民族关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31]周健总结了新形势下广西处理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做法与经验:加强对基层民族工作的领导;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加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鼓励少数民族自立自强。[8]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这一研究主题给予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大体上涉及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研究的方方面面。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一,城市民族关系的定量研究不足。目前大部分学者所采用的都是定性研究方法,对某一地区的城市民族关系进行宏观的描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其二,城市民族关系的比较研究不足。城市民族关系包括不同民族间的关系,出于历史条件、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现实基础的差异,民族关系具有其特殊性,不可一概而论。其三,城市民族关系的多学科交叉分析研究较少。城市民族关系涉及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学者们的研究大多从某一学科的视角出发,而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成果则寥寥无几,这是目前研究存在的一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其四,研究内容上存在着诸多需要补充的部分。例如,对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缺乏应有的预警机制研究,尚未建立衡量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虽然已经有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的探索,测度民族关系的变量日渐丰富,但是主要集中在民族关系的衡量上,具体到城市民族关系的衡量指标则较少提及。
鉴于上述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术界对于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应当注重定量研究,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调整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相关参数探索协调城市民族关系的机制,促使城市民族关系结构的优化和整合,具有现实可行性。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在描述城市民族关系现象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定量研究,从特殊到一般,探索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第二,加强城市民族关系的比较研究。从空间范围角度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城乡之间等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从时间角度来看,不同民族间在同一时期以及相同两个或多个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影响因素也不尽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通过比较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强调城市民族关系的特殊性,重点加强对微观的、具体的、场景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以便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角度全面了解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第三,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注重多学科视角的结合。在未来的研究中,采用多学科的视角看待问题,有意识的进行多学科综合分析与阐释,有助于更为全面的认识城市民族关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第四,弥补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如建立衡量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开展城市民族关系的预警研究等。准确把握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是政府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通过预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产生的几率。相比较而言,建立和完善衡量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用定量的方法衡量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程度更具科学性、逻辑性以及说服力。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城市民族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这一社会环境背景之下,理应将城市民族关系研究作为民族关系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探索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赵新国. 略论城市民族关系问题[J]. 满族研究,2005,(2):24-28.
[2]李忠斌. 论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结构与功能[J]. 贵州民族研究,2003,23(2):30-35.
[3]金炳镐. 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郑信哲,周竞红.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22(7):52-59.
[5]李吉和,周彩云. 我国中、东部城市民族关系特点刍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7(4):32-35.
[6]周竞红. 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变化与调整[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28(6):10-15.
[7]汪春燕. 城市化进程中的西北民族关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8]周健.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城市稳定[J]. 广西民族研究,2003,(4):8-10.
[9]孙懿.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城市和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J]. 满族研究,2002,(2):18-25.
[10]陈乐齐. 我国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6(5):18-24.
[11]郭家骥. 云南省城市民族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29(11):5-10.
[12]汤夺先,高永久.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以对临夏市的调查为视点[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4):32-38.
[13]虎有泽,冯瑞. 兰州市区民族关系研究[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3):42-46.
[14]张劲松. 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10(2):47-54.
[15]蒋连华. 当代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16]陶斯文. 西南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与民族关系发展互动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17]林钧昌.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8]汤夺先. 试论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几个因素[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6):39-44.
[19]高芳,董西彩,李媛. 乌鲁木齐市维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31(1):8-15.
[20]郑信哲. 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 满族研究,2001,(1):3-12.
[21]李吉和. 武汉市民族关系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8(4):33-37.
[22]华彦龙.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问题的思考[J].中州统战,2003,(10):8-11.
[23]周竞红.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J]. 民族研究,2001,(4):8-15.
[24]杨健吾.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23(7):246-252.
[25]汤夺先.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与城市民族关系[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1):24-30.
[26]郑信哲,陈春霞. 藏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适应调查——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32(9):38-42.
[27]李伟梁,陈云.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6(3):35-40.
[28]汤夺先. 城市民族工作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探析[J]. 新疆大学学报,2008,36(5):82-86.
[29]魏丽萍. 加强民族工作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2(2):52-55.
[30]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题调研小组. 关于武汉市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R]. 民族研究,2001,(6):29-39.
[31]林钧昌. 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入对东部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