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基于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的思考

2014-08-15 00:52:39卞尊营李成芝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班级思想大学生

卞尊营,李成芝

(1.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3;2.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山东滨州256603)

随着我国当前大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大学扩招和学分制的实施,给当前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

一、借鉴毛泽东人民社的思想的可行性

当前我国大学在办学规模、所有制等方面体现着新时代特点的“一大二公”,与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的特点相似,加之当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来思考解决。

1、办学规模、经济基础的相似性

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它是指人民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当前我国高校在办学规模上体现了美国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理论中“大”的方面,即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占地面积扩大,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加,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国大学固有的公有制,学校的一切资金、教学设施等都归国家所有,在公有制主导下由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核算。可以说,当前我国大学也体现了反应时代特点的“一大二公”。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班级管理体制、学生集体生活制度等,与人民公社运动中人民公社为基层单位的管理制度、社员集体生活等多少有相似之处。另外,毛泽东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严肃纪律管理等,都为我们引入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来思考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当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思想上信仰缺失,没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大学生受社会复杂化的影响,他们普遍不关心政治,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容易受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蛊惑,立场不坚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生活中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味的追求物质享受,存在盲目的攀比心理,由此衍生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教育管理问题。

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不刻苦,学习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有些学生常常抱着考试不挂科的心理,不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主动预习、复习;考前“搞突击”、“临时抱佛脚”,考试时作弊,成绩不理想。

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缺乏集体荣誉感。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纪律观念差的问题。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教室内游戏、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宿舍内不仅卫生“脏、乱、差”,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乱接、乱搭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校园内无证驾驶、酗酒滋事、打架斗殴、偷窃等违法违纪行为威胁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恋爱等自我世界的同学,与他人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淡化了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丧失了集体荣誉感。

二、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的解读

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为了全面实现公有制,“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全国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以政治为纲

毛泽东在领导人民公社运动中,坚持以政治为纲,始终把政治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从政体的组织形式来看,人民公社既是从事管理的政府机构又是组织人民群众从事生产的经济组织。在人民公社内部,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管理体制,公社统一管理,布置生产、组织分配,进行核算。而生产队负责组织生产,进行生产管理。

2、“一大二公”的经济体制

所谓的“大”,就是规模大,形成一乡一社的格局,将几千户甚至上万户组成一个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社员的土地、房屋、树木、牲畜、生产工具、家具都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工资制和配给制相结合的制度,大办福利事业。如: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用花钱、免费公共医疗、免费入学教育等。

3、军事化、战斗化的管理

将广大劳动力组织起来,像军队一样,实行统一指挥,用参加战斗的办法进行部署和调动。在大力组织公共福利事业的基础上,培养人民集体主义精神。搞运动、集会等多种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组织性、纪律性。另外,重视民兵组织建设,民兵经常开展军事训练,提高民兵的身体素质。

4、教训深刻

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脱离了中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夸大生产关系变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从实际出发,忽视了以人为本,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损失。

三、毛泽东人民公社化思想引发的思考及启示

高校扩招以后,在校生规模逐年增加,生源质量下降。学分制的实施,实现了学生自由选课,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影响了人才质量的培养和学生的教育管理。加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复杂化,对学生思想、行为的都产生影响和冲击。

1、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意识形态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的不断进步,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

思考毛泽东在领导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理论武装,教育管理工作者要要结合时代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断推进自身理论创新,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创新教育形式,使教育活动内容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党团活动、演讲大赛、征文比赛、艺术设计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

2、教育上的“一大二公”

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内容要“宽”、形式要多样化,时间要“长”、空间上要“广”,教育者要“众”,才能实现教育对象的“公”,全方位覆盖。对大学生的教育,从内容上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学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等。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的教育的内容要做到大而全,任何一方面也不能偏失。在教育方式上,将教育融入到教学、管理、服务中,充分发挥课堂、实践活动、学生集会、宣传栏、校园网络、广播等媒介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时间和空间上,从教室的课堂教学、自修自习,校园活动、餐厅就餐,到晚间宿舍生活等时时处处都要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加以教育引导。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放松了对任何学生的教育管理,使每一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3、严肃纪律,创新大学生班级管理体制

严格的纪律是保障学生平等权利的有效手段,它是正常教学秩序开展的有力保障。实现严肃纪律,必须以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为前提。通过落实科学规范的纪律,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逐步将被动管理转化为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学习、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严格的纪律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

班级不仅是开展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学生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是落实纪律的有效组织形式,而创新完善班级管理体制,可以达到严肃纪律的目的。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需要结合班级实际,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有效保障班级正常的运转机制。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作用,突出班级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情感、人格等素质的教育和管理功能。以加强班干部建设为突破口,定期组织班干部培训交流活动,提高班干部素质,逐步增强学生干部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以各项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突出打造班级文化,凝聚班级向心力,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4、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毛泽东领导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在运动中,毛泽东主张大办福利事业,初步实现了免费医疗、免费入学等公益事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忽视以人为本,过于强调“家长式”的行政管理,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现代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重管理、轻教育、淡化服务理念,少一些管理手段的“灌输”、“训导”、“处罚”,多一些体现人文意识的关心、关怀,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服务理念,必须突出大学生学习为主的中心任务,做好大学生服务。突出大学生学习中心任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风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围绕教学开展学生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大学生的服务,良好的服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加强与后勤、餐饮、医疗、宿管、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助学服务等各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学生的吃饭、住宿、购物、医疗等生活的后勤保障工作,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勤工助学、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39.

[2]刘涛.略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理论导报,2004(2):38-40.

[3]冯榛.浅议高校开展大学生纪律教育的意义[J].华章,2011(9):96-97.

[4]钱昕.关注大学班级功能的有效发挥[J].思想理论教育,2006(7-8):51-53.

猜你喜欢
班级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