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方言词语考释

2014-08-15 00:43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方言汉语词语

李 华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710119)

“晋语”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方言之一,是区别于北方话的独立语言,因而受到众多语言学者的关注。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平遥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是晋语中的典型代表。平遥方言词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在汉语词汇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了平遥方言中若干典型词语进行考释,希望有助于方言词语的整理与研究。

一、恓惶

“恓惶”在平遥方言中意为“可怜、凄凉,惹人怜爱、使人心疼。”例如:看孩子哭得恓惶的,这是怎啦哩?主要用作形容词,也可重叠,写作“恓恓惶惶”。如:看那个叫花子恓恓惶惶的,给十块钱哇。

“恓”,《汉语大字典》中解释:“同‘悽’”。《正字通·心部》:“恓,与‘悽’同。”[1]2294《说文》(卷十):“悽,痛也。从心,妻声。”[2]221其中“痛,有令人心痛、心疼”的意思,可见“恓”在上古汉语中就有“使人心疼”之意。这一意义可在以下文献中得到见证,《不知名变文》:“自家早是贫困,日受饥恓。”又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说不得凄凉,觑不得恓楚。”[3]22其中,“凄凉”与“恓楚”相对,说明二者词义相近,皆有“可怜”义,平遥方言“恓惶”保留了这一意义。又如明汤显祖《牡丹亭·冥誓》:“他说的凭般分明,凭般恓切。”其中,“恓切”亦是“可怜”之义。“惶”,《说文》:“恐也。从心,黄声。”[2]222从部首的角度分析,“恓”、“惶”同属“心部”,且意义上具有相关性,应属“同类词”。“恓”在平遥方言中读作[si ei],也是保留了古音。正如王力先生所分析的,舌尖摩擦由于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这也是语音学上所谓的同化作用。[4]144所以“恓”古音为[si ei],今普通话读为[ɕi]。

这个口语词由来已久。早在唐代就有用例,《全唐诗》中时有记载,如《全唐诗》(第五二卷)《晚泊江》(唐,宋之问):“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又如:《全唐诗》(第七九卷)《晚泊河曲》(初唐,骆宾王):“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5]387宋词中也有沿用,如《全宋词》(第一册)《怨春郎》(北宋,欧阳修):“为伊家,终日闷。受尽恓惶谁问。不知不觉上心头,悄一霎身心顿也没处顿。”[6]89这首词叙写了一名女子的相思,“恓惶”写尽了女子内心的凄楚、可怜和苦闷。这一词语还见于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前去路途,尽是虎狼虵兔之处,逢人不语,万种恓惶。此去人烟,都是邪法。”又明代《喻世明言》:“这里阿秀只道见了真丈夫,低头无语,满腹恓惶,只饶得哭下一场。”[7,8]其中“恓惶”即“委屈、可怜”之意。在清及近现代的文献作品中,“恓惶”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化,《二十五史》《隋唐野史》《西游记》《武宗逸史》等作品中均有例证,在此不再赘述。

二、支应

“支应”在平遥方言中是“招呼、接应、款待”的意思。例如:我一天到晚没甚事情干,就是支应的两个孩儿。又如:新媳妇第一次来,可不是得好好支应呢。也可写作“伺应”。[9]142但由于“支应”更符合平遥方言的读音,故选取“支应”的写法。

“支”,《玉篇·支部》:“持也”。《广韵·支韵》:“支持也”。“应”,《说文》:“当也。从心,雁声。”[2]216从单个字的解析可知,“支应”有“应当”之意,而在平遥方言中,此词却有“理所当然、随时准备着接待”的意义。如:看人家支应得多尽心呢,时时刻刻的,也不嫌累。

这个词语古已有之。《新唐书·张荐传》:“周曾奋发于外,韦清伺(支)应于内,希烈苍皇窘迫,奔固旧穴,盖真卿义风所激也。”又见于元代,《朴通事》:“正官三员,六个伴当,分例支应。大使你来,三个正的,三升米,三斤面,三斤羊肉,两瓶酒。”还见于明代文献中,《二刻拍案惊奇》:“小厮来收家伙,传大郎之命吩咐店小二道:‘满官人供给,只管照常支应。用酒时,到家里来取。’店小二领命。”在明代作品《东度记》中,也曾有多处例证,如:“尼姑个个躲入卧内,只剩了老小两个,在外支应。”又如:“只见张朵正在店中支应往来客商,忽然一跤跌倒,后足顿时拘挛,众人扶救不得。”[7,8]值得注意的是,“支应”一词在清及近现代作品中用例甚多,并且在阳原、太原等地也有此说法,可推知,“支应”可能一度成为通语,只是各个地方写法不太相同罢了。

三、腾下

“腾下”在平遥方言中指“空出来、闲下来”。例如:你不要着急,等我腾下手的。又如:把那个碗腾下,教放菜。“腾”的声母读作[d],是古音的保留,因为据钱大昕先生的观点“古无轻唇音”,上古的轻唇音都读作重唇。“下”的声母读[ɣ],也是古音的保留,据王力先生的研究,开口二等舌根音字,本无韵头,但是当它们产生了韵头i之后,也就影响声母,使舌根音舌面化。[4]145普通话中“下”的语音演变过程大致是这样的:ɣa→xia→ɕia,而在平遥方言中保留了“下”较早时期的读音。

“腾”,《说文》:“传也。从马,朕声。”[2]200由此可知,该方言中常用的这个义项是由“腾”的本义引申而来的。“腾下”即指停下手头的事,把精力转到另外一件事上;或指把某事物转走,放别的。此词在以下书中均有用例,如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有了这三宗人,你想要多少差事才够安插?除了这三宗之外,腾下那一宗,自然是绝不相干的了,不要说是七八年,只要他的命尽长着。”[7]498又如民国小说《汉代宫廷艳史》:“玛丽长啸一声,飞马前来助战。胡明腾下身子,便兜马回阵。”

四、渍渍

“渍渍”在平遥方言中读作[tɕia tɕia],指“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泥等”。例如:衣服上渍渍还满满的,也不嫌恶心。有时,也指鼻涕、泪等物体干后的痕迹。如:看!还有鼻涕渍渍哩,快擦擦。

“渍”,《说文》:“渍,沤也。从水,责声。”[2]234“渍”由“浸泡”之义,引申出“尘垢积在物体表面”的意思。如清代小说《七侠五义》:“娘娘从里衣内掏出一个油渍渍的包儿”。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若指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时,则通常写作“痂痂”,如“破痂痂”。[10]83

五、圪恼人

“圪恼人”在平遥方言中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用作形容词,指“令人心烦的、使人生气的”。例如:这个孩子太圪恼人了,心烦死了。另外,还可以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指缠人、麻烦(他人)。如:不要圪恼人!没有看见大人正忙着吗?

“恼”,《集韵·皓韵》:“?,《说文》:‘有所恨也。今汝南人有所恨曰?。’或作‘恼’。”唐代卢仝《寄男抱孙》一诗中有:“任汝恼弟妹。任汝恼姨舅。”,正是此种用法的极好例证。“恼人”作为一个词组出现,在明清文献中颇为频繁。例如,《敦煌变文集新书》:“莫把娇姿染污我,休将天女恼人来。”又如《喻世明言》:“如其不然,便可速去,休在此蒿恼人。”需要指明的一点是,“圪”是晋语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构词语素,常用作前缀,“圪恼人”中的“圪”字便是这种用法。[11,12]

六、黑皂污烂

“黑皂污烂”在平遥方言中指“衣服等由于长时间不洗或未洗干净而脏得厉害”。例如:看看你那黑皂污烂的衣服,也不怕人家笑话。

“皂”,《玉篇·白部》中解释为:“同‘皁’”。《汉语大字典》中“皁”字的义项为:“黑色。后作‘皂’。如:青红皂白。”[1]2644《玉篇·白部》:“皁,色黑也。”《汉书·贾谊传》:“且帝之身自衣皁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又《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中有:“赏著皁帽,布襦袴,布裙。”清孔尚任《桃花扇·马筵》:“簇新新帽乌亲袍红,皂皮靴缘缝。”从上述用例中,“皂”有“黑”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黑”、“皂”义同,故可以连文。如唐人笔记《酉阳杂俎》:“黑皂鹂,大者五斤,生渔阳山松杉树上,多死。”清代小说《小五义》中也有此词用例:“有家寨主赛尉迟祝英,穿黑皂褂。”“污烂”一词,也指衣物等脏、破。[7]964如民国小说《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中这样用到:“洋楼上下两层的摆饰,残缺污烂,却是有意捣蛋。”由此可见“黑皂污烂”一词有古语留存的痕迹。

方言词语的考释,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基础工作。正如袁家弊先生所说:“方言口语忠实地保存了古词的音义。”可见现代汉语方言词语考释对于古代汉语,乃至整个汉语词汇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平遥方言中典型的六个词语为例进行考释,以期加深人们对方言词语本字、本义的了解,也希望能对平遥方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彭定求等编,黄钧等校注.全唐诗[M].湖南:岳麓书社,1998.

[6]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8]朱一玄.明清小说资料选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9]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0]侯精一.平遥方言民俗词汇[M].北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1]李荣.太原方言词典[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2]闵家骥,姚继周,刘接明.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方言汉语词语
方严的方言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汉语
方言
找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