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油菜高产创建措施及成效

2014-08-15 00:48黄文丽
云南农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泸西县样板油菜

黄文丽

(泸西县农技推广中心,云南 泸西 652499)

油菜在泸西县的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在过去油菜种植只是群众自发种植,种植规模较小,分布零星,多以榨油自食为主,种植水平不高且商品量较小。2010年泸西被列为国家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以来,泸西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严格按照《农业部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和《云南省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紧密结合泸西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泸西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群众种植油菜有较高的积极性的有利条件,全县按照“发展规模化、布局科学化、定植规范化、品种良种化”的产业规划格局,大力引导农民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并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项目的各项工作。

1 面积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效果

1.1 面积完成情况

泸西县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县委、政府和县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服务、狠抓落实,在项目区干部、群众及科技人员的协调配合下,三年来在中枢镇、舞街镇、旧城镇、永宁乡四个乡镇共完成油菜高产创建示范样板20 889.2 hm2,完成计划的105.75%。

1.2 实施效果显著

1.2.1 创建活动表明油菜增产潜力巨大。通过实施油菜高产创建,样板区的油菜产量普遍大幅度增长,有着巨大的增产潜力,增长幅度与前三年的比较均在5%以上,个别增产幅度达到30%~40%。2010年,泸西县共实施油菜高产创建6762.5 hm2,该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的油菜生产,实现了全县油菜平均单产比前三年平均单产增长5%以上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2 示范区的油菜产量和技术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2010年油菜高产创建样板区平均亩产148.8 kg,比非样板区平均亩产129.4kg增产19.4kg,增长15%,2011年油菜高产创建样板区平均亩产206.8 kg,比非样板区平均亩产166.1 kg增产40.7 kg,增长25%,2012年油菜高产创建样板区平均亩产187.9 kg,比非样板区平均亩产152.1 kg增产35.8 kg,增长24%,产量明显提高,三年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共增产油菜1004.4万kg。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完善并组装了一套适合泸西县油菜生产发展的高产栽培技术,探索出一套经济作物高产创建的管理模式。

1.2.3 示范区农户科技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对农户的科技培训为抓手,采取举办培训班、出黑板报,农村有线广播、田间巡回指导,发放技术明白纸(泸西县测土配方施肥手册、油菜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等方式,从播种、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宣传培训,形成了示范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有效提高了示范区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1.2.4 示范区各项技术措施得到有效整合。示范活动搭起了“人、技、物”齐上阵助推经济作物大发展的平台,把行政领导、技术人员和农户集合在一起,把油菜高产创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整合在一起“同台共舞”,优势互补、共同使力,有效提高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和技术产出率。

1.2.5 示范区的建立,有效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产创建项目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集种子、栽培、植保、土肥等各专业为一体的先进技术,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专业的综合培训,使科技人员获得了一次次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及更新的机会。且在实施过程中科技人员也学会了农村工作方法和经验,为今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泸西县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和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的技术专家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抓好项目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真正形成了行政上有领导,技术上有指导的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2 扩大宣传,抓好培训

为认真做好从播种至中耕管理的指导工作,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科技培训到人”和“县有技术专家,乡镇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县乡技术服务小组齐抓共管,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召开培训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三年共开展专题培训42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950人次,进行田间技术指导17 721人次,发放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中耕管理技术、泸西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59 900余份,利用黑板报宣传71期、广播宣传90次。真正达到让农户“能看到、能听到、能问到、能学到”的最佳培训效果。

2.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泸西县的油菜高产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基础条件好、农民热情高、规模优势强、辐射带动广”的原则,主要布局于种植面积大、连片广的中枢镇、舞街镇、旧城镇、永宁乡的所有公路沿线,并做到规范化种植,突出示范效果,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的作用。

2.4 整合资源,增加投入

油菜高产创建经费,主要用于油菜种子、化肥、机耕费、硼砂、硼镁锌肥、病虫害防治和培训资料。同时,为推进高产创建工作,泸西县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将油菜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区与测土配方示范项目结合起来,加大对高产创建的投入。由于农资的及时供应,为圆满完成油菜高产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5 明确责任,分片包干

在油菜高产创建实施中,按照“相对集中,分片包干、明确责任”的原则,分别从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相关农科站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对油菜高产创建进行划片,分区域进行管理。按油菜不同生长时期开展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同时,县、镇(乡)两级农技人员建立农户联系制度,对农户开展长期蹲点,进行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使整个项目区的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到位率达95%。

2.6 制定方案,加大投入

项目实施以来,泸西县农技推广中心根据省、州技术实施方案,并结合泸西县的实际,制定出泸西县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实施方案,县、乡技术人员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深入田间对农户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到了百亩方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万亩区有技术人员。同时,加大了对样板的补助力度,百亩方、千亩片、万亩区每亩无偿补助油菜种子、化肥、机耕费、病虫害防治,涉及的乡镇农科站、村委会都补助工作经费,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样板的顺利开展。

2.7 推广油菜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样板区严格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组装先进适用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技术措施上达到“六统一”,即:机耕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栽培规格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

2.7.1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精细耕作。根据本县气候、土壤及水利条件,结合多年在试验示范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每年在样板区内统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以双低花油6号、8号、9号为主,并引进新品种云油双2号、云油杂10号进行示范。播种前晒种1~2 d,以提高发芽率。耕前撒施优质农家肥,实行机耕机耙,精细整地,做到墒平、土细、沟直。

2.7.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每年9月25日至10月20日播种,亩播量0.3~0.5 kg,播种时3 m开墒,打塘点播。规格为:株行距30 cm×40 cm,每亩5500~6000塘,每塘留 2~3株,保证亩有效株 12 000~15 000株。

2.7.3 推广配方施肥。底肥:耕前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 kg,种植时每亩施普钙(16%)30~40 kg、尿素10 kg、硫酸钾10 kg和硼砂1 kg。追肥:第一次结合间苗、定苗,亩施10 kg尿素作提苗肥,第二次蕾薹期亩追尿素20 kg。开花期每亩用硼砂0.5 kg对水喷施,每隔7~10 d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花而不实,提高产量。

2.7.4 及时防治病虫害。油菜易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叶蜂、小菜蛾、跳甲、蚜虫。油菜刚破土出苗时,用防虫药剂进行1~2次幼苗期害虫防治,以免造成缺塘;蕾薹期前注意油菜叶蜂、菜青虫、跳甲等害虫的危害;蕾薹期开始到整个花期结束,做好蚜虫,及白粉病的防治。蚜虫: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特别是蕾薹期、开花结荚期危害严重,要注意经常观察,及时防治,可亩用邦蚜拔(吡虫啉+阿维菌素)50 g或金迪乐 (吡虫啉+辛硫磷)50 g对水喷雾防治。白粉病防治:发病初期见到白粉状霉斑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 g或25%百菌唑可湿性粉剂50 g对水50~75 kg喷防1~2 次,每次间隔 7~10 d。

3 小结

通过三年来油菜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探索出了一套适宜泸西油菜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对辐射带动全县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调整泸西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村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泸西县样板油菜
泸西县饲料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泸西县总工会:举办专场招聘会
泸西县总工会: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