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莹 (青海省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兽医站 624700)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
产地检疫机制需要完善。虽然动物卫生监督体制已经逐步实施,但机制没有全部落实,由于存在多方面原因,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经费也未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一线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的人员多为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经费同样无法保障,从而制约了产地检疫工作全方位开展。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基层工作人员存在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现象。虽然主管部门开展一些培训活动,但还是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产地检疫工作。整个社会中对兽医工作的社会地位不能充分认可,部分地区还有明显的歧视态度,加上工资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经费时有短缺、工作苦脏累等因素,很多具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不愿到基层从事兽医工作,从而影响到了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检疫手段落实不到位。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动物检疫站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其增置了部分的检疫设备仪器,但是由于基层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大部分的基层对检疫设备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大部分基层产地检疫仅停留在眼观、手动测定等一般性的常规检查阶段,漏检率较高,准确程度相对较差,对潜伏期的疫病则更难以发现。
群众思想认识不高。饲养户主动报检意识差,对产地检疫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产地检疫率不高、动物出栏前不主动报检。加之检疫人员人数少不能及时到现场实施检疫,从而严重影响着产地检疫的开展。
加强对产地检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考核绩效评价机制。要逐级建立产地检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层层建立产地检疫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违规责任追究制,搭建基层产地检疫工作考核平台,通过不断强化经常化、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基层产地检疫工作质量和水平。
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宣传。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及时将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点上墙公示,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同时可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通过印制宣传单、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宣传活动。使动物饲养、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仓储和运输等单位及个人明确了解其法定义务,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履行报检、接受监督、落地报告等规定,为开展动物检疫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动物产地检疫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建立完善产地检疫报检网络。按照方便群众、规范检疫、有利流通、统一规划布局的原则,建议对各乡(镇),实行定点、定人、定目标管理制度、完善养殖档在每个乡镇或人口居住集中的村设立一个或几个报检点,开通报检电话。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报检点软、硬件建设、生活物资、招牌、公示联系电话。逐步完善各乡(镇)兽医检疫站报检点建设,并对报检点名称及地址、报检点负责人、报检电话、报检须知等内容以畜牧局红头文件的形式进行公布。
加强检疫队伍建设。做好现有检疫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并建立一个长效培训机制。培训主要针对基层检疫人员的检疫操作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产地检疫方法、内容、程序,法律法规及规章和操作规程。通过培训逐步提高基层检疫队伍的检疫技能和执法水平,健全完善用人机制。开展公开透露的招聘形式,经考试、面试等一系列的考核后选拔出有一定实践经验、文化程度较高、能公正执法的人员到检疫队伍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调产地检疫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分片到村,责任到人,检疫收费,检疫任务定额管理,超额奖励等办法。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动物检疫员,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奖励。要充分调动基层检疫员的积极性,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把握好交易和屠宰两个关口,他们是影响产地检疫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无免疫耳标、产地检疫证明的一律禁止入场交易和屠宰,对未经免疫的,退回原产地进行补免。对无产地检疫证明的,也一律禁止入场,退回原产地,补检后方可持证入场。通过严格把关,可促进产地检疫的开展。
现代畜牧科技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