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

2014-08-15 00:55李方敏安徽省颖上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36200
现代畜牧科技 2014年5期

李方敏 (安徽省颖上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6200)

我国的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在广阔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是主要的产业。由于牧区草原畜牧业的经营规模以及牧民的专业化程度的制约,生产经营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所以草原畜牧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使草地与劳动力、资金等进行优化,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得到最大收益。目前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共有264个牧区和半牧区,占草原总面积的67%。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主要草原牧区的绝大部分牧户畜牧业经营规模较小,小于合理的规模,牧户生产水平较低,使得经济效率低下。通过对牧户的草地资源进行整合,扩大经营规模,将经营规模控制在适度经营的合理范围之内,以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畜牧业的产业效率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1 形式

发展家庭牧场经营。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让牧户扩大家庭经营规模,另一种是让牧户走合作经营的道路。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草地资源的整合和生产要素的聚集,使得牧户的畜牧业经营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收益。家庭牧场经营属于土地集约型,在提高资本以及技术的集约程度上,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扩大饲养规模,走专业化、集约化的畜牧业生产之路。

发展股份合作经营。其特点是建立一种牧民共享草地资源的经营形式,使草地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开来。将草原经营权进行股份化,使牧民获得与股权相等的合理的收益,是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合作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用专业化的草原畜牧技术,解决了牧民离土离乡的经营问题,股权也可以进行转让和流转,个人股份也可以继承、转让和抵押,解决了牧民的后顾之忧。随着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股份合作经营将会成为草原畜牧业适度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其主要表现为牧户自愿联合,进行合作经营的。例如草场相邻的几个牧户将各自的草场合并,达到集中连片进行畜牧业生产,年底统一核算,按照草场份额和劳动力人数以及其他约定,进行经营效益的分配。

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生产经营方式,例如公司通过建立畜牧业生产基地,使基地的牧民生产同一种畜牧产品,来实现规模经营,他需要有资金和技术支持。

2 方法

将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草原牧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干旱少雨,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草原牧区人口增长率逐年上升,草原的承载能力受到考验。草地生产能力下降,畜牧产品成本较高,牧民进入市场的能力低下,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阻碍草原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升草原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的同时,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转移人员老有所养,稳住不回流。

将草地流转市场化。我国牧区草地的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使牧民在经营范围内,合理配置资金,适当扩大规模经营。但是草地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草场牧场的流转。在流转过程中,需要信息对称,价格明确,程序规范,这就需要搭建规范的草地资源平台,扩大草原流转范文,加强管理制度,尊重牧户意愿,使牧区草地合理流转,确保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

将牧民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制度经济增长与技术成正比,所以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是提高牧民收益的必要条件。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是简单的将牧场面积和牲畜数量规模经营,更重要的是培育新型技术型牧民,将过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进行改变,加强牧区的建设,提高牧民的生存能力,加快牧区的适度规模经营化发展。

3 结语

在重视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时,要加快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规模经营提供基础条件。还要加强畜牧产品的价格、供需等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提高牧区公益性服务,解决畜牧生产中科学饲养以及疾病防治的能力,政府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度规模化养殖户更多支持,推动牧民走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改善分散牧民的弱势地位,支持他们加入到适度规模经营中的各个环节中来,从而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