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中毒的临床症状与诊治

2014-08-15 00:55黑龙江省饶河县西丰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155722
现代畜牧科技 2014年5期

李 辉 (黑龙江省饶河县西丰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 155722)

1 维生素A

维生素A包括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其中以维生素A1较为常见,其化学本质是具有β-白芷酮环结构的不饱和醇。维生素A仅存在于动物界,其最丰富的来源是鱼肝油。而许多绿色植物中,含有类胡萝卜素的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及玉米黄素(隐黄素),可以在动物机体内的肠壁细胞内及肝脏中转变为维生素A。

在实际生活中,各类动物都会因维生素A摄入过量而发生中毒反应。各种宠物均可发病,如犬常因大量食用动物性肝脏或动物肝脏制成的食物而发生中毒。此外,犊牛和猪也会发生维生素A中毒,猪表现为被毛粗乱,腹部和腿部有出血斑点,便血,肢体僵硬,并呈周期性震颤。仔猪常因大面积出血而死。

妊娠早期给母畜饲喂大量的维生素A可引起胎儿增大,但大量饲喂维生素A并未发现对猪胚胎的毒性和致畸作用发生。也有报道认为家畜过量采食维生素A,在妊娠早期易出现死胎,后期有胎儿畸形的发生,犊牛生长缓慢,跛行或瘫痪。长期过量饲喂造成家畜角生长缓慢,脑脊液压力降低。犬表现倦怠,牙龈充血、水肿,厌食、腹胀、跛行,常发生骨质疏松,颈椎和前肢关节周围生成外生性骨疣,导致颈部僵硬,有的出现牙齿脱落,幼犬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水貂中毒时的症状为厌食、骨骼变形、脱钙与自发性骨折,脱毛,眼球突出,以及皮肤过敏。若繁殖期发生中毒,将导致繁殖失败,母貂空怀率高,产仔数少,仔貂存活率低。主要症状是种貂孕期多次出现全群性的食欲下降、腹泻、呕吐。仔貂爪掌及口腔色白、贫血等,严重者即过早死亡,数天内脊背毛绒全部脱光,毛绒脱掉以后,露出粉经色皮肤。水貂明显惧寒,食欲、粪便未见异常,无死亡。

本病主要表现为畜、禽肝脏肿大、出血,肝小叶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犊牛的掌骨远端有薄薄的骨疣发生。一般可根据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剂量进行诊断,必要时应做维生素A生化分析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进行评判。犬等宠物饲喂动物肝脏或肝脏制品时,应注意严格控制采食量,防止食源性维生素A中毒的发生。

对中毒动物应立即更换饲料,并及时进行解毒治疗,如催吐、缓泄,以便排除毒物,同时还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生理盐水。严格按照日粮中维生素A添加剂量的标准配合饲料。日粮维生素A添加剂量为犊牛3200~6600国际单位/千克,猪4000~20000国际单位/千克,羊940~45000国际单位/千克,鸡1500~15000国际单位/千克。

2 维生素D

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衍生物,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酸、碱、氧化剂和热等因素破坏。常见的维生素D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鱼肝油中维生素D含量最多,蛋类及哺乳动物肝脏中含量较多,饲料中含量较少。但是动物体内合成的7-脱氢胆固醇,分布于皮下、胆汁、血液及组织中,在波长为290~320纳米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3。青草中的麦角固醇在波长为280~330纳米紫外线的照射下,部分麦角固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2。

维生素D在肠道内需要胆汁酸盐参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在血浆中与α2-球蛋白紧密结合。吸收后的维生素D主要促进小肠对钙、磷的主动吸收,增加血钙、血磷浓度,促进钙、磷在骨和牙中的沉积。维生素D3在肝脏中转变25-羟胆钙化醇,进入肾脏,在甲状旁腺素的参与下,再转变为1,25-二羟胆钙化醇,此物质进入肠黏膜细胞并促进该细胞指导钙结合蛋白合成信使RNA,因此提高了肠黏膜细胞中钙结合蛋白的含量。

畜禽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厌食、腹泻、呕吐,呼吸困难,体质虚弱,多尿等症状。犬会出现血清钙浓度升高,骨骼脱钙,长期高钙还可造成多发性外周钙化现象,即肾结石、骨骼疏松等。病畜肺、肾水肿,肝脾充血,胃肠有局灶性白色粗糙区域。镜检可见软组织广泛性的钙化,肾小管基底膜钙化,伴有广泛性肾小管破坏,脾脏大面积的梗死。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可进行综合诊断。

预防的原则是以科学养殖为标准,合理使用维生素D,应及时治疗中毒动物,包括催吐、缓泄。也可用强的松龙,剂量为2~6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也可用“速尿”(主要成分为呋塞米),2.0~4.5毫克/千克体重,每天3次或皮下注射降钙素,4~6国际单位/千克,每3小时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