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琴 (广西柳城县凤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208)
雏鸭副伤寒病的致病原是鸭副伤寒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及荚膜,部分有鞭毛,能运动,也有无鞭毛或有鞭毛而不能运动的变异种。该致病菌可在常态环境中广泛存在。种禽感染本病时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孵化过程中消毒不严,种蛋及孵化设备被病原污染,造成间接传播。有外来携带病原的物种,包括隐性感染个体、其他带病畜禽混入群中,造成水平传播。病史场未执行全出制度,上期饲养遗留下来的部分隐性感染个体引起雏鸭感染、发病。养殖环境清洁卫生治理不严,特别是有病史地区长期存在被污染的粪污、垫料等,导致病菌大量繁殖,构成传染。饮水、饲料保管不善,被该病原微生物污染,经食入后传染。个别发病个体未经及时确诊及隔离治疗处理,同场的鸭群在自身抵抗力降低,不适气候变化,舍内粪污、垫料清理不及时,湿度超标,空气污染严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引起大群发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如重大疫病和常见病综合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鸭群整体免疫力下降。应激性反应使雏鸭零星或批量发病,以及给料、饮水不足或不均,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长期缺乏,引起鸭群机体基础代谢紊乱,消化、吸收能力抑制。致病性沙门氏菌随粪便在肠道内长时间滞留,大量滋生,扰乱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引起内源性感染及发病。
刚孵化1~5天的雏鸭感染本病后常呈败血症经过,最急性病例无明显症状,常迅速衰竭、死亡。急性病例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垂首塌翅,机体痉挛或颤抖,角弓反张而死,病程约5~24小时。10~15日龄以后的雏鸭为亚急性经过,表现精神、食欲不良,闭眼、嗜睡、扎堆、渴饮,双翅下垂,羽毛松散,水样腹泻或粥样下痢,粪便粘结肛周及尾羽。雏鸭感染本病时呼吸道症状较少见,多见痉挛、喘息、眼睑及头部浮肿。典型表现为患病雏鸭猝然倒地即死。
剖检急性致死病例,见肝脏呈青铜色,肝表散布灰色坏死灶,气囊轻微混浊,外表有黄色纤维蛋白样病灶斑,盲肠内积液或形成干酪样物质,直肠壁变厚并有散在出血点。病鸭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炎、心外膜炎及心肌炎,呼吸道一般无明显变化。
本病初步诊断以临床症状,剖解病理及地区发病史等综合因素作为参考依据。为了提高准确率可采取病原学检查。取本病致死雏鸭的肝、脾、心血、肺、十二指肠和盲肠等重点器官的病料,进行病菌分离。制成病料涂片,经革兰氏或姬姆萨氏染色,置高倍油镜下观察,见直杆状菌、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大部分有鞭毛的特征性菌体、菌落,有较活泼的运动性。取分离菌接种于普通肉汤,置37℃室温培养18~24小时,见肉汤中产生轻度均匀混浊的絮状沉淀物。生化反应表现为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蔗糖、麦芽糖,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产生硫化氢。必要时取分离菌进行动物接种试验,菌液经口服或腹腔注射易感雏鸭,雏鸭表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并且又从该病死雏鸭病料组织中分离到沙门氏菌即可确诊。
刚孵化或新购进的鸭苗可用氟苯尼考和黄芪多糖可溶性粉剂饮水添加,混饮5~7天,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严格执行本场养殖环境、器械、基础设施、及饲管人员的卫生及防疫消毒制度,防止致病菌超标即可减少雏鸭发病。场内严禁犬、猫、鼠等动物,包括场外无关人员等随意进入鸭场,消除中间媒介构成的威胁。不将雏鸭与成年鸭混养,保护易感对象。养殖末期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彻底清除场内粪污、垫料等有机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栏舍应经高压水冲洗干净。在消除上述抑制因素后,坚持3~7次反复消毒,确保消毒灭源实效,同时应空舍一段时间,确保下一批次孵化的鸭苗不受本病威胁。
对检出感染本病的种鸭或种蛋应果断进行淘汰处理。当前治疗本病较安全、敏感性较强的药物包括氟苯尼考、乳酸环丙沙星、烟酸诺氟沙星等。重症病例以肌肉注射为宜,采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按0.5~1.5毫升/羽肌肉注射,每天1剂,连注3天,为避免病鸭产生耐药性,可将上述敏感药物隔天更换应用。对尚有饮食欲的发病雏群整群治疗,可用土霉素粉按0.2~0.4克/千克,或氟苯尼考粉按0.4~0.5克/千克拌料,每天2剂,连喂5~7天。
现代畜牧科技2014年5期